化学复习笔记

发布 2021-05-12 06:36:28 阅读 6465

空气氧气。

重点难点。一) 空气。

1. 空气的成分(体积分数):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2. 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粉尘。1)污染二氧化氮主要**于矿物燃料。

气体二氧化硫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一氧化碳一半以上来自汽车尾气。

2)防治措施:消除污染源,植树造林,改变燃料结构,工业的废气经处理后再排放,加强空气质量监测等。

二) 氧气。

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1.物理性质相同情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大。

不易溶于水。

与非金属反应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

2.化学性质与金属反应比较活泼的气体,与化合物反应具有氧化性。

3. 用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4. 制取。

1) 实验室制法。

2kmno4===k2mno4+mno2+o2↑

化学反应原理 2kclo3===mno2) 2kcl+3o2↑

2h2o2===mno2) 2h2o+o2↑

催化剂mno2(或红砖粉末,土豆,水泥,铁锈等)

固固加热型。

发生装置。实验装置固液常温型。

排水法。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

检验: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

验满: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

2) 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

三)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1. 测定原理:红磷在密闭的容器中燃烧,消耗氧气,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大气压将水压入密闭容器,通过测定进入容器中的水的体积来测定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p+5o2==(点燃)2 p2o5

3.实验现象:红磷燃烧,生成大量白烟,水进入原容器且水的体积约占原容器中空气体积的1/5.

4.注意事项:不能用硫、碳、铁、镁等代替红磷。因为硫和碳燃烧后都产生气体,导致测得氧气的体积有偏差;铁在空气中难以燃烧;而镁在消耗氧气的同时,还与氮气、二氧化碳反应。

a.红磷的量不足。

5.实验失败的主要原因 b. 装置漏气。

c. 装置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考点清单。一空气。

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致是氧气占21%、氮气占78%、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

2.在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中,红磷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同时钟罩内的水面上升,并约占钟罩体积的1/5.

3.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氛围粉尘和气体两大类。从世界范围看,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污染物较多的是:

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在我国,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出的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后,易形成酸雨。

二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1.氧气的物理性质。

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

2. 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

3. 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

三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实验室制氧气的化学反应原理。

1)实验室制氧气,在常温下可采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来制取,其化学方程式为2h2o2===mno2) 2h2o+o2↑

2)实验室还可采用单独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来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

3)实验室还可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2kclo3===mno2) 2kcl+3o2↑

2.实验室制氧气的装置。

1)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发生装置为固液不加热型,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为固固加热型。

2)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和不易溶于水的性质,收集氧气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两种,收集较纯净的氧气要用排水法。

3.检验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表明该气体为氧气。

4.验满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表明该瓶氧气已经收集满。

5.催化剂,催化作用: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水。重点难点。

一水的组成。

二水的净化。

1.自来水生产流程:水源——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配水。

2.净化水的常用方法:吸附,沉淀,过滤,蒸馏。

3.硬水变软水的方法:煮沸,蒸馏。

考点清单。1.水的组成:

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它们的体积比为1:2.其化学方程式为2h2o===通电)2h2↑+o2↑。

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同时验证了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2.水被污染后会给人类造成灾难。工业生产的三废以及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江河中,都会使水受到污染。

3.硬水是含有较多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不含或含有较少的钙、镁化合物的水;硬水和软水常用肥皂水来区分。

微粒构成物质。

重点难点。1.分子,原子,离子的基本概念。

分子在不断运动着能应用分子的性质。

性质 ②分子间有一定间隔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1)分子分子的质量、体积很小。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不是唯一的)

2)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原子不显电性,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3) 离子。

1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分阴离子和阳离子两种。

2 原子与离子的关系。

阳离子得到电子变原子,原子失去电子变阳离子。

阴离子失去电子变原子,原子得到电子变阴离子。

2.分子原子离子概念的判断。

3.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1) 宏观意义:表示一种元素。

2) 微观意义: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3) 金属、稀有气体和部分非金属的元素符号,还表示该种元素所组成的单质。

4.元素的简单分类。

金属元素(除汞外,所有带“钅”字旁的元素)

元素非金属元素。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结构为稳定结构的元素)

5.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二物质分类。

金属单质。单质非金属单质。

一种元素) 稀有气体单质

纯净物 (根据元素的氧化物。

种类来分无机物酸。

物质(根据物质碱。

的种类来分化合物盐。

有机物。混合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

混合物与纯净物的区别与联系。

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与联系。

考点清单。一分子原子离子。

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有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不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物质的分子发生变化。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具有质量很小,体积小,不停地运动,分子间有间隔等性质。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科学实验证明,原子是由属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

由于原子核所带的电量和核外电子所带的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因此原子显中性。不同类的原子,它们的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即核电荷数不同。同种原子的核电荷数相同。

原子核虽小,但仍存在复杂的结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两种微粒构成的。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中子不带电。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中考化学复习笔记八

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笔记八。2019年的中考已落下帷幕,不知道大家考的如何呢?紧张的复习又一次开始了,今天查字典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化学的知识点,来帮助大家提高化学的学习能力,希望各位考生在2019年的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1 蜡烛燃烧实验 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 火焰 焰心 内焰 最明亮 ...

高分子化学复习笔记

单体 能通过相互反应生成高分子的化合物。单体单元 聚合物中具有与单体的化学组成相同而键合的电子状态不同的单元称为 重复单元 聚合物中组成和结构相同的最小单位称为 又称为链节。结构单元 构成高分子链并决定高分子性质的最小结构单位称为 聚合反应 由低分子单体合成聚合物的反应称做 连锁聚合 活性中心引发单...

化学笔记整理

1.1化学使世界更加美好。1 物质的运动和变化。1.分辨自然科学研究对象。2.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 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例 矿石粉粹 水的三态变化 碘升华 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 汽油挥发 铝压成铝箔 伴随现象 仅形态 大小 形状的变化。化学变化 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例 木炭燃烧 铁生锈 食物腐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