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按现在初课的内容记录)
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一题:空气。
一、空气的组成。
1、实验:红磷在空气中的燃烧。
2、空气的成分(按体积算):
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49%;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2、基本概念。
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等。
2、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如:空气、矿泉水、医用酒精等。
3、用途。1、氧气的用途。
2、氮气的用途。
1)做填充气(2)做保护气(3)做冷冻剂(4)化工原料(制化肥、硝酸)
3、稀有气体。
氦、氖、氟、氪、氙。
电光源等用途。
4、保护空气。
1、污染的危害: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
2、污染源:煤和石油的燃烧,工厂排出的废气。
3、污染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粉尘。
学后应知: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大约是:
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49%;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2、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等是纯净物,空气是混合物。
3、物质的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反应就能表现出来,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是否溶于水等。
4、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要防止污染空气。
习题:1、造成空气的污染源是:(煤和石油的燃烧,工厂排出的废气)。
污染物是:(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粉尘)。
2、成年人每分钟大约吸入氧气8l,大约需要空气(40)l,在这些空气中氮气约为(32)l。
3、下图是用排水集所法收集好的无色气体,静置于实验桌上。请你判断与这种气体的相关的物质性质是(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4、拉瓦锡为了研究空气的成分,曾把汞放在密闭的的容器中加热,得到了红色的粉末氧化汞。再把这一红色粉末加热,得到了汞和氧气,写出上述两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加热。汞+氧气氧化汞。
加热。氧化汞汞+氧气。
第二题:氧气。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温度极低时,可变为淡蓝色液体或淡蓝色固体。
二、氧气的性质:
一)用实验来检验氧气的性质:
1、实验——木条在氧气中复燃。
现象分析与结论:带有火星的木条在在氧气中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
点燃。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2、实验——硫在空气里和在氧气里燃烧的比较。
点燃点燃。硫+氧气二氧化硫 ( s+o2so2 )
3、实验——铝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分析与结论:铝箔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生大量的热和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氧化铝。
点燃。铝+氧气三氧化二铝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化学性质活泼,能支持燃烧,能跟磷、硫、铝等很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点燃。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点燃点燃。硫+氧气二氧化硫 ( s+o2so2 )
点燃。铝+氧气三氧化二铝
三、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没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2、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
注:以后的学习中并不局限在氧气)
3、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习题:1、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d)
a、气有体受热体积膨胀 b、汽油挥发 c、氧气在极低温度下变为淡蓝色液体d、蜡烛燃烧。
2、 有三个集气瓶,其中分别盛有空气、氧气、二氧化碳,要鉴别它们较好的方法是(c)
a、倒入澄清石灰水、b、用带火星的木条c、用燃着的木条d、用燃着的红磷。
3、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属于氧化反应的是(),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a、b、c、
d、4、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气体,b在a 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体c,d是一种无色气体,把d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会变浑浊,试判断a、b、c、d各是什么物质。
a、氧气。b、硫。
c、二氧化硫。
d、二氧化碳。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1:水的组成。
一、 水的组成。
实验——水的电解。
正极产生:氧气(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负极产生:氢气(与少量空气混合近火焰**)
通电。h2o———h2话+码o 2
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二、基本概念。
单质:组成中只含同种元素的纯净物。
化合物:组成中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
由此可知单质、化合物均为纯净物。
习题: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
a、水 b、空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
二、 氢气的性质。
氢气是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在空气中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放大量的热,燃烧后生成水,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产生**。
习题: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 自然的物质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错)
2)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对)
3) 冰与水混合得到混合物(错)
4) 水电解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对)
课题2:分子和原子。
实验:水中加入品红溶液(品红在水中扩散)
苯分子的**展示。
硅原子的**展示。
浓氨水与酚酞水同放在倒扣着的大烧杯中,结果酚酞液慢慢变红。
氨分子扩散实验:
倒扣在大烧杯中:
氨的分子在不断运动,运动到空气中,由从空气进入酚酞溶液中,所以酚酞溶液变红。
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对分子的总结: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物质受热,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
用图来说明分子与原子。
对分子和原子的概括:
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分子不变)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分子改变,原子不变)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原子的构成。
原子构成的示意图。
构成原子的粒子的电性和质量。
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1.6726x10—27kg
原子核。中子不显电性:1.6726x10—27kg
原子。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是质子质量的1/1836
几种原子的构成。
一、 原子的构成。
质子 原子核。
中子 原子。
核外电子 原子核=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思考讨论:原子中存在着带电的粒子,为什么原子不显电性?
质子与电子带电,但它们带的电性是相反的、数量是相等的,所以原子不显性。
二、 基本概念:
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质量。
如:一个氧原子质量是“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的16倍,氧的相对原子质量即16。
一个镁原子质量是“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的24倍,氧的相对原子质量即24。
质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均为1中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思考与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原子不能再分。
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电子构成。
c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实际原子质量的简称。
d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2、以氧原子为例,说明构成原子的粒子有哪几种?它们怎样构成原子?为什么整个氧原子。
不显电性?(氧原子的核电荷数是8)
原子核内8个电子,核外电子也是8个电子,而两者带的电荷正好相反,故氧原子不显电性。
课题2:元素。
一、 元素。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元素。
二、 元素符号:
表示一种元素。
意义。表示1个原子。
表示氢元素。
例:h 表示1个氢原子。
氢h;氧o;碳c;溴br;钠na;镁mg;铝al;铁fe
元素符号及其对应的名称,可查元素周期表,请熟记常用元素的元素符号及名称。
习题:1、 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并不均匀,如非洲多金矿,澳大利亚多铁矿,中国富产钨,但是从整个地壳含量分析,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是(a)。
a铝al b硅si c氧o d 铁fe
2、 实验室中,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或加热锰酸钾的方法都能产生氧气,这说明两种物质中都含有(氧元素)
3、 某种矿泉水的标签上印有水:硒0.013、锶0.0596、锌0.00162、钠18.4、钙4.66,质的成分如下:这里的硒、锶、锌、钠、钙指的是(a)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单质。
4、 关于二氧化碳叙述正确的是(d)
初三化学笔记
初三第一学期化学知识整理。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联系 化学变化中往往伴随着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区别 判断依据 有无新物质生成。2 实验室安全要求。1.不能用手接触药品。2.点燃气体前先要验纯。3.着小火用湿布 沙土覆盖 4.滴瓶内胶头滴管不可洗。3 伤害处理 化学灼...
初三化学笔记
化合价记忆口诀 一价氯 负 氢钾钠银。二价氧 负 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单质零价要记全。溶解性记忆口诀。酸都溶。碱中溶四类,钾钠钙和钡。钾钠铵硝溶。氯化物中银不溶。硫酸盐中钡不溶。碳酸盐中多不容,只有钾钠铵可溶。第一课。一 变化。变化 1 化学变化 ...
初三化学期中检测初三化学
2014 2015第一学期期中检测初三化学试题。一 选择题。1.下列各组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全部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a 煤气燃烧水变蒸气b 瓷碗破碎剩饭变馊。c 菜刀生锈水果腐烂d 灯泡发光冰块熔化。2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3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分子的是。a 过氧化氢 h2o2 b 二氧化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