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实验考点汇总

发布 2021-05-07 22:20:28 阅读 6978

必修1的实验包括:

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3.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4.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5.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6.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7.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8.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9.**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10.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1.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12.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13.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

实验考查分析。

1.侧重考查实验原理、方法及现象的实验: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2.侧重考查实验操作技能的实验: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

3.侧重考查变量的分析及控制的实验: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影响酶活性的条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例1 对下列图示的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图1是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某视野中的图像,想要看清处于**期的细胞,应将装片适当向右移动。

b.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从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时视野较亮。

c.图2中①、②代表物镜,③、代表目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图中的组合是①③⑤

d.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在低倍镜视野中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就看不到了,则此异物可能存在于物镜上。

解析若图1是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某视野中的图像,则要看清处于**期的细胞,应将装片适当向左移动。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物像越大,通过通光孔的光纤越少,则视野就越暗。无螺纹的是目镜,目镜的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小,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有螺纹的是物镜,物镜的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小,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大,其物像的放大倍数小,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小,其物像的放大倍数大,故组合①④⑤放大倍数最大。

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在低倍显微镜视野中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说明异物不在装片上;转换高倍镜后,异物就看不到了,该过程中只有物镜发生了变化,故推测该异物可能在物镜上。

答案 d技巧点拨 (1)高倍镜与低倍镜的比较:

2)物像移动与装片移动的关系:由于显微镜下成的像是倒立的像(倒像与实物是上下颠倒、左右颠倒,如“b”字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q”字),所以,物像移动的方向与载玻片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记忆为:“像在哪个方向,装片就向哪个方向移动”)。

(3)调节视野亮度:欲使显微镜的视野亮度变暗或变亮,需要调节遮光器或反光镜。如由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后,显微镜的视野变暗,此时需调节遮光器,使用大光圈,或转动反光镜使用凹面镜。

如果要观察的对象为白色或浅色细胞,则要使视野稍暗一些,方法是把转换器调到较小的光圈,或旋转反光镜,使平面反光镜对着光源。

(4)目镜与物镜比较:

5)判断显微镜视野中污点的**:显微镜视野中的污点,可能在目镜、物镜上,也可能在装片上,但不会在反光镜上。判断方法:

转动目镜,污点动则污点在目镜上;换物镜,污点消失则污点在物镜上;移动装片,若污点动,则污点在装片上。

(6)放大倍数的变化与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变化的关系:

①一行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放大倍数与视野范围成反比的规律计算;②圆形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看到的实物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例2 在检测下列物质时所选用的实验材料、试剂和反应现象都正确的是【 】

a b c d

解析胡萝卜中含有色素,将遮蔽斐林试剂与还原糖的颜色反应,故不应选取其作为实验材料。豆浆中含蛋白质,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花生子叶中含有脂肪,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

有丝**中的染色体可被醋酸洋红染成紫红色。检测dna和rna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液。

答案 c技巧点拨。

注意事项 :

(1)还原糖取材一般用含糖量较高、白色或近于白色的植物组织,而不用红色、绿色或其他色深的植物组织如番茄、西瓜或菠菜等,不能选用不含还原糖的材料,如甘蔗等。

(2)有关蛋白质的鉴定:

①若用鸡蛋清进行蛋白质鉴定,需将鸡蛋清用水稀释,通常是0.5 ml蛋白液加入5 ml水,搅拌均匀。如果蛋白液稀释程度不够,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后会黏固在试管的内壁上,使反应不容易彻底,并且试管也不容易刷洗干净。

②鉴定蛋白质时,向2 ml待测组织样液中加入1 ml双缩脲试剂a液,摇匀,再向样液中加入4滴双缩脲试剂b液,摇匀,观察试管**现的颜色变化。

(3)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①区分色素提取和分离的方法:色素提取的方法是无水乙醇提取法,色素分离的方法是纸层析法。

②注意事项:a.滤液细线要画得细且直,以防止色素带重叠而影响分离效果;待滤液干燥后要再画一两次,目的是积累更多的色素,使分离后的色素带明显。

b.分离色素时,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细线,以防止色素溶解于层析液中而无法分离。

例3 正确选择实验材料是得出正确结论的前提。下表是有关实验材料的选择,正确的是【 】

解析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用于观察叶绿体;公鸡的成熟红细胞含有细胞核及复杂的细胞器等的膜结构,不适用于提取并研究细胞膜的化学组成;洋葱根尖分生区的细胞无大液泡,不能用于**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答案 c技巧点拨 (1)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不能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因为该细胞无细胞核,也就几乎不含dna和rna

(2)不能用观察叶绿体的材料来观察线粒体(因为叶绿体中的色素颜色会掩盖健那绿染液染色后的颜色变化)。

(3)观察细胞的有丝**时,应注意观察呈正方形的根尖分生区细胞(若为长方形的细胞,可能是根尖的伸长区或成熟区的细胞,没有**能力)。

(4)观察叶绿体时,若选用菠菜叶则取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因为靠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较大且数目较少)。

(5)**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应选取成熟的植物细胞(含有大的液泡)为实验材料。

例4 根据以下实验内容回答问题:

1)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完成的是填序号),实验中需要水浴加热的有填序号)。

(2)在上述实验中,常用到酒精的实验有②⑤⑥其中酒精所起的作用分别是。

(3)实验⑥和实验⑧在染色之前,都使用了一定浓度的盐酸处理。其中,实验⑧用盐酸可改变___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实验⑥用盐酸和酒精混合,对材料进行解离。在两个实验操作中,都要注意盐酸的浓度,处理材料时的温度和。

解析 (1)生物组织中的脂肪被苏丹ⅲ染成橘黄色微粒,该微粒需借助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及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都属于观察细胞的内部结构,观察细胞的内部结构都需要显微镜。用斐林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需要水浴加热2 min后观察颜色变化。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实验中,滴加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1~2滴,以洗去浮色;色素和酒精都属于有机物,依据物质的相似相溶原理,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使用酒精的作用是提取绿叶中的色素;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实验中,解离液中酒精的作用是迅速杀死细胞,固定细胞的**相。

(3)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盐酸的作用:一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二是使dna和蛋白质分离。在⑥和⑧两个实验中除了注意盐酸的浓度、温度外,还要注意处理的时间。

答案 (12)洗去浮色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杀死并固定植物细胞 (3)细胞膜时间。

技巧点拨 例5 某科学工作者为**西红柿生长的最佳光照强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首先取若干生长状况相同的西红柿植株,平均分为7组,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实验开始时测定co2的浓度,12小时后再次测定co2的浓度。

实验结果如表:

请分析回答:

1)这一实验的自变量是写出该实验设计的一种无关变量。

2)实验中第1组在12小时后 co2浓度变化的原因是。

3)如果在实验过程中使用了不同品种的西红柿植株,这样的做法违背了科学实验设计的原则。

4)若将第7组植株突然移至第4组的条件下,短时间内光合细胞中的atp含量会填“增加”或“减少”)c5的含量会填“增加”或“减少”)。

5)该实验设计尚不能确定西红柿生长的最佳光照强度,请你提出进一步**的实验设计思路:__

解析 (1)由**中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光照强度是该实验对实验结果能够产生确定影响并且可以控制的因素,故光照强度为自变量;温度、二氧化碳浓度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随机影响,但并非实验要控制的因素,为无关变量。

2)实验中第1组没有给予光照,在此环境中,植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导致co2浓度升高。

3)单一变量原则是指**某种因素对实验的影响时,要保证其他变量相同,否则多变量的实验就没有意义了;在**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时就要以光照强度为单一变量,保证温度、co2浓度和所用材料的生理状态相同。

必修1考点归纳

一 集合。1.集合的特性 列举法 描述法。1 已知六个关系式。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6b.5c.4 d.小于4 2.空集。1 设u为全集,集合a b满足abu,则下列关系中,一定为空集的是 a.b.c.d.2 已知六个关系式。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6b.5c.4 d.小于4 3.子集。1 设集合,且...

必修二高考考点汇总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及18个文言虚词。必修二。2 安 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19 道 有碑仆道,其文漫灭游褒禅山记 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20 得 暂得于己,快然自足兰亭集序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赤壁赋 耳得之而为声赤壁赋 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古人之观於天地 山川 草木 虫鱼 鸟兽,往...

2023年考点汇总 必修二

2015年考点汇总。必修二。中国古代史 经济史 古代中国的经济。考点 农业。考试内容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技术成就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考点 手工业。考试内容 官营手工业与民间手工业的经营形式 纺织 冶金和制瓷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 古代中国手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