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词法。
一、单音词。
1、常用实词。
是指含有实际意义、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的词语,一般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及代词。
掌握课文中的重要实词词义,多读,积累。
2、常用虚词。
没有完整的词汇意义,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意义的词。中考考查六个重要虚词,包括“之、其、以、而、何、于”。
如“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而”是连词,表示转折。
3、常见通假字。
通假字,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如“尊君在不”中“不”通“否”。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中“知”通“智”。
4、词性活用。
1)名词用做动词。
驴不胜怒,蹄。之。”(名词“蹄”用做了动词“用蹄子踢”)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域”用做动词“限制”)
2)名词做状语。
学而时。习之”(名词“时”表示“按时”)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名词“日”做了状语,表示“每天”)
3)形容词用做名词。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袆、董允等,此皆良实。
.。”良实”意思是“忠良诚实”,这里指“忠良诚实的人”)
温故。而知新。”(故、新”用做名词,旧知识、新知识)
4)动词用做名词。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出”“入”表示名词,支出、收入)
5)使动。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使之挨饿)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使……受惊、使……鸣叫)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使之活下来)
6)意动。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认为……美)
二、多音词。
1、同义复词。
意思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词连用,表示同一个意思的复合词。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必能裨补。.阙漏。”
2、偏义复词。
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起来,当作一个词使用,在特定语境中,实际只取其中一个词的意义,另一个作陪衬,这类词就叫偏义复词。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出入”是反义词,此处只取“入”的意思。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重点在“异”
3、固定结构。
是以、所以、然则、须臾“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
.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古代汉语句法。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直接作谓语而表示判断的句子。其谓语所表示的内容和主语所表示的内容是同一关系或类属关系。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和现代汉语很不相同,它一般不用判断词,而是把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直接用作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说明主语所表示的事物是什么、属于什么或不是什么、不属于什么。
翻译时,都要添加上判断词“是”。古代汉语的判断句的常见格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
在主语后面用语气词“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表示判断。这是最典型、最常见的一种格式。
例如: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醉翁亭记》)
2.“…者,……只在主语后面加语气词“者”,谓语后面不加语气词“也”。
例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3.“…也”主语后面不用“者”,只在谓语后面用“也”来表示判断。
例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4.“…主语和谓语后面不用语气词。
例如:七略四库,天子之书。(《黄生借书说》)
二、被动句。
1.用介词“于”“受……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例: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孟子》二章》)
2.用“为”表被动。
例: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3.用“为……所”表被动。
例:为。乡里所。患。(《周处》)
4.无任何标志的被动句,仅是这些动词本身表被动含义,需根据上下文来判断。
例:①帝感。其诚。(《愚公移山》)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三、省略句。
古代汉语里,在不影响语意表达的情况下,某些句子成分往往省略,从而使语言更加简练,更具文言气息。这种省略了某些成分的句子,就叫做省略句。句子成分的省略,古今汉语都有,古代汉语的省略句比现代汉语的省略句更常见、更复杂。
省略句有主要成分的省略和次要成分的省略。主要成分的省略有主语的省略、动词谓语的省略、宾语的省略等,次要成分的省略有介词的省略、介词宾语的省略、定语的省略等。
1、主语的省略。
文言文的主语省略,指逻辑上有主语而形式上无主语的情况。省略的原因比较复杂,有承接上文省略的,有呼应下文省略的,有因对话省略的,也有因意思很明确、
主语不必说出省略的。另外,在文言文中,代词“之”“其”都不用作主语,也使得主语省略的情况比较普遍。
例如: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
浩汤汤,()横无际涯。(《岳阳楼记》在这段话中,主语“洞庭湖”全部承前省略。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
《曹刿论战》)
这段话中的省略,是因为对话。“对曰”前面省略了主语“曹刿”;“忠之属也”前面省略了指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的主语“此”或“是”。
文言文省略的主语,有时前后不一致,其中间的转换,只能根据上下文及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辨认。
例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这段话的主语全未出现,但省略的主语并不一致。前三句及后两句的主语是桃花源里的人,而“具答之”的主语却是“渔人”。(省略主语的现象相当普遍,尤其是在翻译题中,“补充主语”往往会占一分,而学生往往也会漏掉,要提醒学生注意。
)2、动词谓语的省略。
动词谓语一般是不能省略的,因为它是句子中最主要的部分,省略了就会影响语意的表达。但在古代汉语中,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动词谓语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在译成现代汉语时,被省略的谓语要补充出来。
例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这段话中的“再”和“三”都是数词作状语,其后的动词谓语“鼓”都承前省略了。
3、宾语的省略。
古代汉语动词宾语的省略,要比主语的省略少,一般都是承接上文而省略。省略的宾语往往可以用代词“之”来代替。
例如: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狼》)
动词“投”的后面省略了宾语“狼”或省略了用来代替“狼”的代词“之”,动词“从”的后面省略了宾语“屠”或省略了用来代替“屠”的代词“之”。
四、倒装句。
词序固定,是汉语语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所谓词序固定,就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主语——谓语——宾语”这一顺序不能颠倒,定语和状语在它所修饰的中心词之前,补语在它所修饰的中心词之后。这个语法规则是古今汉语所共有的特点。
但是,在古代汉语里,也有一些特殊的词序是现代汉语少有的,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倒装句”。
1、谓语前置。
即主谓倒装,在古汉语里的感叹句、疑问句、祈使句,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把谓语放在主语的前面,加重谓语的语气或感**彩。
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正常语序应为“汝之不惠,甚矣。”
2、宾语前置。
古代汉语里,谓语后面的宾语,由于种种原因往往要提到谓语的前面。这种谓宾的倒装,在古代汉语中是正常的,并有一定的规律。
1)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作宾语时一般放在谓语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例如:①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十则》)
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例①中的“何”是“有”的宾语,提到了“有”的前面,“何有”即“有何”。例②中的“何苦”即“苦何”,也是疑问代词作宾语而前置的情况。
疑问代词如果作介词的宾语,也要放在介词的前面。
例如:①何以战?(《曹刿论战》)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疑问代词“何”“谁”分别作介词“以”“与”的宾语,所以提到了介词的前面。(2)在否定句中,如果宾语是代词,宾语必须前置。
例如:宁信度,无自信也。(《郑人买履》)
3)用“之”“是”作为标志的宾语前置,以加强语气,“之”“是”只起到提前宾语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
例如: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何陋之有”即“有何陋”(有什么简陋)。
3、介宾短语后置。
介词“以”“于(乎)”“自”等后面带上宾语,组成介宾结构。这种介宾短语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放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前边充当状语,在古代汉语中,却多数放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后边充当补语。从现代汉语的角度说,古代汉语介宾短语的这种位置,就叫做介宾短语后置。
例如:①祭以尉首。(《陈涉世家》)②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
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以上诸例中的“以尉首”“以当世之事”“于长勺”都是介宾短语,在原文中分别放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作补语。译成现代汉语时,则要提到谓语之前作状语。如“祭以尉首”要理解成“以尉首祭”,译成现代汉语就是“用军尉的人头来祭奠”。
4、定语后置。
现代汉语里,定语一般都放在中心词的前面,起修饰限制作用。但在古代汉语里,为了突出和强调定语,有时也会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这种情况叫做“定语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一般都应提到中心词前边来。
另外,定语后置时,往往在中心词和定语之间加“之”字,有时也在定语后面加“者”字。
例如: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为学》)
例句中“僧富者”即“富僧”。
五、固定句式。
1、“不亦……乎”,译为“不是……吧”。
例如:(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求剑若此,不亦。
.惑乎。?2、得无……乎,得无……耶,译为“恐怕……吧”或“莫非……吧”。
如: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3、如……何,译为“对……怎么办”。
例如:如太行、王屋何?
4、孰与,与……孰,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例如:吾孰与徐公美?
5、何……之有,疑问代词“何”同它所修饰的中心词共同作“有”的宾语。为了。
强调宾语,把“何”提前。“何有”之间嵌入结构助词“之”作“何”提前的标志。
表示反诘。可译作“有什么……呢”。
例如:宋何罪之有?
6.非……则,表示选择。可译作“不是……就是……”
例如:非死则徙尔。
7.此所谓……,译为“这就是所说的……”此之谓……,译为“这才叫做……”表判断。
例如: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8、“顾……哉”翻译为“反而……吗”,例如“顾。不如蜀彼之僧哉。?”
古代汉语词汇
词汇变化的动力,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有了新的事物,产生新的表达需求 一是人们认识的变化,对原有的事物有了新的认识或仅仅出于表达方式的创新,产生表达上的变化。壹,古代汉语词汇的构成。古代汉语的词汇形式。一,单音词。二,复音词,包括 连绵词,叠音词,合成词三类,其中,合成词中又有并列...
古代汉语词汇
单音词和复音词。知识回顾。1 古代汉语词汇的构成及特点。2 单音词的弱点。1 单音词多义造成的语义模糊性。2 单音词又容易形成同音词 单音词向复音词发展的历史。为了使语言按自身的规律向表达日趋精密的方向发展 复音词越来越多了。汉代以前 较慢 魏晋六朝之后,加快步伐 五代十国之后 突飞猛进 一 单音词...
古代汉语复习
二 句子翻译 1.公曰 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2.祭仲曰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 大都不过叁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3.公入而赋 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 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4.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