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汉语字典辞书编排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1. 按音序排列。
2. 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3. 按编码排列。
说文解字》东汉许慎,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它收字9353个,有重文1163个。
二、古代汉字的构造。
古文字: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
今文字:隶书、行书、楷书、草书(隶书,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六书:象形、指示、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用字方法)
最早关于六书的说法《周礼·地官·保氏》
六书的名称大致采用许慎的六,次序则采用班固的。
三、古书用字。
有四种现象: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繁简字。
古今字:指在某个意义上先后产生两种形体不同的字或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字来表示。(一对一的关系)
异体字:指读音、用法、意义等完全相同,而写法不同的一对或一组字,它们它们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相互替代。
异体字的类别:(1)结构类型不同埜——野。
2)构字偏旁不同体——躰。
3)偏旁位置不同胷——胸。
通假字:指古代汉语书面语言中,用与某词相同或相近而被借用的字,是假借的一种。
通假字的类型:(1)音同的通假畔——叛。
2)音近的通假亡——无。
繁简字:指简化字和被简化的繁简字合称为繁简字,特指与简化字相应的繁写楷书字体。
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今词义异同的情况大致如下:
一) 古今词义不同
有以下几种情况:
1、 旧词死亡社会观念的改变使有的词被其他词语取代。
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倡优”指表演歌舞杂技的人。现在叫做“演员”,旧词“倡优”也不用了。 有的词随着历史事物而消亡。
如:“膢”是古代祭祀饮食神的节日。后来这中祭祀形式消亡,“膢”这个词就不用了。
2、 古今同字异词
古代和现代用相同的字记录不同的词,该字的古义和今义不同。
如“抢”今天表抢劫义。 “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抢”是触碰的意思,二者完全不同。
三)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意义的多少不同。
2、词义的重点不同。
3、词义转变和感**彩不同
4、名物制度不同
而酒酸不售。”意思是直到酒味变酸了也卖不掉。“售”古今都有卖东西的意思,但是“售”在古代强调的是卖的结果,即把东西卖出去,卖掉。而今天“售”指卖的行为。
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怜”古今都有可怜的意思,但是古代还有“爱”的意思。
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睡”古今都有睡的意思,但是它在古代专指打瞌睡。现在则泛指所有的睡觉。
四)古今词义变化的类型(特点)
1、词义扩大。 (特点古义范围小于今义)
词义扩大的现象在汉语词义的发展变化中十分普遍。
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焚”本义是放火烧山进行围猎。 “象有齿以焚其身。”意思是大象因为有价值昂贵的牙而导致遭受围猎。后来“焚”的意义范围扩大,泛指一切焚烧。
古汉语许多词发展中由特指变为泛指,由专名变为通名形。
色”——古代的意思是脸色,后来的意思指颜色、色彩。
江”——古代为长江的专名,后来泛指江河。
河”——古代为黄河的专名,后来泛指江河。
2、词义缩小 (特点词的古义的大于今义,今义包括在古义之中。)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丈人”在古代是对老者的尊称。现代“丈人”专指妻子的父亲,即岳父。词义范围缩小了。
父母闻之,清宫除道。”“清宫”即打扫房屋。“宫”在古代是房屋的统称。后来“宫”专指宫殿,词义缩小。
3、 词义转移两事物之间相似或接近,词义由指甲变为指乙。 (特点词义的中心发生转移。)
夸父与日逐走。”“走”本来指跑,后指步行,行走。词义发生了转换。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兵”本来指兵器,后来指拿兵器的人,再由兵义引申为军队、战争。词义发生了转换。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狱”本来指案件,后来指监狱。词义发生了转换。
四、古代汉语词汇。
古代汉语词汇的构成(单音词和复音词,单音词最多)
古代汉语词汇的特点:(1)单音词占多数(一个音节的词叫单音词)一个字就是一个词。
2)单音词向复音词发展友——友好——朋友津——渡口。
3)一词多意。
一)单音词的特点。
多义性、灵活性、能产性。
二)复音词。
含义: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组成;书面上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组成;书面上只有一个字具有两个语素的一个词。
类型:1、单纯复音词。
指一个语素组成,它的每一个字只代表一个音节而不表示意义,只两个音节在一起时才表示意义。
2、合成复音词。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音节组合而成的词。
三)单纯复音词类型。
1、类型。a、叠音词:重叠两个相同音节而成的双音词,又称“重言”、“叠字”。摩拟事物的声音或描写事物状貌。
b、连绵词:由两个连缀在一起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同表异义的单纯词,又称“连绵字”“连语”
特点:一个语素、词形多样、相同或相近的读音。
同源词:指亲属语言中,词形、意义相关或相近的词。是古汉语中意义关系特殊的词;指同一语言直接或间接派生出来的一组意义相通的词。
同义词:意义相同或相近,或意义部分交叉。
同义词的类型。
1、等义词绝对同义词无条件同义词。
2、相对同义词意义在某一点上有交叉的同义词。
3、近义词意义近似的词。
同义词的辨析。
1、理性意义。
2、感**彩。
3、语法特点。
辨析同义词的依据和方法。
1、考查在文献语言中的用例。
2、借助训诂书的词义训释(互训、同训、逆训)
3、探索词义的派生和引申关系。
4、查看各自的反义词。
四)词的本义、引申义。
1、本义:在文献语言所使用的几个意义中作为引申、派生起点的那个意义。
2、引申义:在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中,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
例如“道”的本义是道路,由这个意义派生出来的途径、方法、道理、规律、学说、引导等义项都是它的引申义。
五、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
含义:在特定的语言环境和语法结构中,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可以临时地不固定改变原来的基本功能、基本词性而灵活运用,这种用法称之为词的活用。(陈承泽《国文法草创》最先提出)
使动用法:指具这种用法的词能使它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成为某种人或事物产生某种动作行为,具有某种性质状态。“使宾语怎么样”
一)名词用作动词及其语法标志
名词在句中处于动词谓语的位置,并且有动词的语法特点,叫名词用作动词。
1、副词后的名词必定用作动词。例如:
1)晋灵公不君..(晋灵公的行为不像一个国君)。(左传》)
2)孟尝君客我..(孟尝君把我当作门客了)。(国策》)
2、介宾词组前的名词必定用作动词。例如:
3)师还,馆于虞...驻扎在虞国)。(左传》)
3、两个名词连用,如果它们不是并列关系、偏正关系、同位关系、判断句的主谓关系、那么其中一个名词必定用作动词。例如:
4)曹子手.(手提)剑.而从之。(《公羊传》)
4、能愿动词后的名词必定用作动词。例如:
5)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旬子》)
5、名词前后用“而”连接,这名词一般用作动词。例如:
23)孟尝君怪其疾也(孟尝君对冯谖回来得这么快感到奇怪),衣冠而...见之(就穿上衣服戴上帽子去接见他)。(国策》)
名词作状语
二)名词作状语,所表示的意义大致有以下六种:
1、表示比喻。例如;
1)天下云.集而响应(天下百姓像云块那样聚集在一起,像回声那样互相呼应[响:回声]),赢粮而景.(yǐnɡ)从(背着粮食像影子跟随人那样跟随着陈胜)。(贾谊《过秦论2、表示动作所用的工具。
例如:2)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秦惠王用车拉裂商鞅成几块,然后巡行示众 [徇:巡行示众])。史记》)
3、表示行为的根据。例如:
3)失期(耽误了规定的日期),法.皆斩(按照秦朝法律都要斩首)。(史记》)
4、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例如:
4)夜.缒而出(在夜里把烛之武从城墙上缒下去,让他出城去)。(左·僖三十年》) 5、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5)夫山.居而谷.汲(jí)者(住在山顶上,到山谷中来取水的人),膢臘(lóulà)相遗以水(在膢祭和臘祭的时候以水互相赠送)。(韩非子》)
6、表示对人的态度。例如:
6)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范氏和中行氏都像对待一般人那样对待我),我故众人..报之(所以我就像报答一般人那样报答他)。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史记》)
三)名词用作使动用法
名词用作动词并且带宾语,主语表示的人或事物使宾语表示的人或事物发出这个名词用作动词后所表示的动作行为,叫做名词用作动词后的使动用法。
1、一般名词的使动用法。例如:
1)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国:建立国家。齐桓公会见天下诸侯而使异姓诸侯建立国家)。(史记》)
2)鲁欲将吴起...史记》)(鲁国想让吴起当将领。)
3)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韩非子》)
2、方位名词的使动用法。例如:
4)我疆我理(我划定田界,我治理田陇),南东..其亩(亩:田陇。使那田陇或朝南,或朝东。)。诗经》)
5)故王不如东苏子...让苏代到东面去)。(史记》)
四)名词用作意动用法
这是指名词用作动词并且带宾语,主语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事物或人是用作动词的那个名词所表示的事物或人,或者主语在意念上把宾语所表示的事物或人当作用作动词的那个名词所表示的事物或人。例如:
6)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儒行》)
7)盖天下言治生,祖白圭...天下人说到做生意,都认为白圭是鼻祖)。(史记·货殖列传》)
8)公子乃自骄而功之..,窃为公子不取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9)(云)友风..而子雨..(云把风当作朋友,把雨当作儿子)。(荀子》)
古代汉语复习
二 句子翻译 1.公曰 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2.祭仲曰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 大都不过叁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3.公入而赋 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 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4.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
古代汉语复习
1.假借 古时候,语言中的某个 词 本来没有替它造字,就依照它的声音 假借 一个 同音字 来寄托这个 词 的意义。许慎说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难 原是鸟名,借为 艰难 之难。2.通假 就是 通用 借代 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
古代汉语复习
一 默写。1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 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 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2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