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 学 导 练”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发布 2021-03-11 13:08:28 阅读 8411

“激、学、导、练”数学课堂教学。

模式。一、理论依据。

借助王敏勤老师的“和谐教育”、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邱学华老师的“尝试教育”、顾泠沅老师的“青浦经验”、张熊飞老师的“诱思**教学”等理论,同时借鉴魏书生老师的“六步教学法”、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李庾南老师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等成功的模式经验,根据“**建模”的指导思想,结合薛城区“三为主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和舜耕中学数学学科的课堂教学实际与班级实情,经过总结、归纳、调整、充实、完善,我们构建了数学“激、学、导、练”的课堂教学模式。

激”就是激发、激趣、激扬、激情、激活、激奋、激励之意。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使学生学有信心,学有兴趣,同时激发老师的执教激情,使教学活动充满张力,富有活力。师生、生生心灵的互动,让师生充满着热情,充满着精气神,师生皆全身心地投入课堂之中,融为一体,共同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共同享受求知的快乐。

用激情点燃激情,用实干带动实干,用智慧启迪智慧,教师智慧洋洋,学生信心满满。

学”,即学习。有自学,有对学,有互动,有交流。所谓自学,强调学生自主、自信、自为;所谓交流,强调自主学习基础上的交流、合作、竞争。

实现学生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地真学,体现真自主,体现真合作,体现真交。

第1页共7页。

流,做到以学定教,以学促教,以学评教。

导”,即引导,强调点拨、促进、升华。教师点拨方法、指导自学,鼓励学生思考与讨论,总结规律,做真正的导师。引导,不再是教师单纯引导学生,还包括学生引导学生,甚至学生引导教师。

教师为主导,导在学之后,导在急需时,重在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学会学数学。“练”,也就是练习、操作。有目标地练,有计划地练,有选择性练,有层次性地练,体现训练为主线,思维为主攻。

二、课型模式(一)流程。

1.基础知识课---激·学·导·练”教学模式流程。

激趣导入,提出问题→自主合作,解决问题→展示汇报,反馈点拨→巩固训练,拓展提高→当堂测试,课堂小结。

2.复习课---激·学·导·练”教学模式流程。

激趣导入,梳理知识→典题尝练,汇报点拨→变式训练,拓展提高→反思整理,归纳总结→评价反馈,布置作业。

3.试卷讲评课---激·学·导·练”教学模式流程:

激趣导入,呈现统计→自主合作,找准错因→优错例展,方法指导→变式训练,巩固提高→当堂测试,课堂小结。”

二)操作要领。

1.在备课时想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什么内容是非讲不可的?

什么内容可以不讲?2.方法:

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直至不教而教。先学,就是教师布置,学生自学,小组交。

第2页共7页。

流,班级研讨。以学定教,就是人第一,状态第一。由少到多,由慢到快。

3.怎样做好先学的布置(前置作业):低入,多做,深思,高出。

什么是低入:简单,根本,开放。抓住“简单、根本”形成开放空间,容纳学生的最广泛的活动,是整个教学的关键。

4.如何寻找简单和根本:思想发生的地方、新旧结合的地方。抓住核心,核心指的是核心内容、核心环节、核心思想、核心技术以及内容、环节、技术、思想的核心---感悟。

5.课堂学习模式:独立思考、分组交流。

如何组织小组合作?小组交流不是一个形式,而是学习的一种方法和一个过程。小组交流要落实,并提出要求:把小组最精彩的内容和全班交流。

6.教后反思:最大限度地相信学生了吗?还有什么可以再放给学生吗?有什么方法使学生做得更好吗?(吾日三省吾身)

再看学生在这节课的收获。我想,这一条标准应该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同。

那么,学生的收获包括什么?学生的收获包括:(1)知识点,包括概念、法则、公式、定理、公理等。

2)基本技能。

3)蕴含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4)思维训练。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5)解题经验。新课标中把学生的“解题经验”划归为基础知识。

第3页共7页。

6)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7.老师的作用?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学,而不是自己教,是形式上的、管理上的主导;而不是实质上的,教育微观过程中的主导。

“教师的最高境界,是”不见自我“。8.一种好办法:

有困难,找学生。三、具体观念。

1.学生观:学习的发生之处是学生,学生是最大的教学资源。

学生的起点非零。学生具有学习的天性。教育要尽可能顺应学生学习的天性,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还教育以本来面目。

教学最大的资源是学生本身,教育过程的主人和主力是学生自己,我们只不过是为学生自主发展的服务者。2.教师观:

教师是生命的牧者。

教师的作用是统合或提出学习的主题与需要解决的问题,维持必要的教学秩序,给予学生支持与鼓励,做到恰到好处的引导。教师与学生相互学习、相互欣赏的平等关系。

3.教学观:教皈依学,教学从”教“转变到促进学生的”学“。

教学要从”教“转变到促进学生的”学“。教师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见自我“。

核心任务不是自己”教“,而是组织学生”学“、服务于学生的”学“。他要为学生创造生机勃勃的、令学生”忘我“的课堂。

4.评价观:从控制生命到激扬生命,把评价改为”评研“。

第4页共7页。

把评价改为”评研“就是削弱传统评价的比较功能,保留其诊断的功能。”评研“使评价的主体由外部(如教师)变为内部自身(学生自己)。

5.德育观:学生快乐、美好的学习生活是德育的真正基础。

产生德育问题的一个重大根源,是由于教学不当而造成的学生厌学、受压抑、无心向学。学生美好德行的建立、人格的建树,不能依靠外在的说教,而必须依靠学生自身的体验和感悟,必须经过学生的内化去实现。四、特点:

具有”四突出“的思想特点。

1.突出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上教师少讲(教师讲话时间不超过十分钟),其余时间都交给学生。小组讨论、上台发言、交流体会、自主学习,发动所有的学生参与学习。

。突出学习,以学习为基调。不仅重视学习的内容,更强调学习的方法。

3.突出合作,以小组合作为学习的主要形式。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4-6人,无论是课前准备还是上课时的学习,每位学生都必须在小组内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突出**,让学生自己主动地进行学习。强调自学。

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说,老师在认真倾听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进行指导,创造条件让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都有收获,潜能得到发挥与拓展,以此获得知识,形成能力。五、方**。

学先于教,学大于教,反对”保姆式“的教育,把教转化为不教,从仿生转向靠生——全面地依靠学生,依靠生命的精彩。核心任务不是自己”教“,而是组织学生”学“、服务于学生的”学“,创造生机勃勃的、令学生”忘我“的课堂。

第5页共7页。

1.”先做后学“。练在讲之前,教师要善于设计更多、更有效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做“、”多做“。

2.”先学后教“。”先学“作为”后教“的前提条件,以利于更好地开展师生、生生之间以教学内容为中介的交往,提高小组讨论、组间答辩、师生相互质疑等多种教学形式的教学效率,把教堂变为学堂,课堂由过去的教师”一言堂“变为师生”群言堂“。

3.”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以老师的无为造就学生的有为。

教学设计时简单明了,抓住主要,根据学生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目标、教学内容和方式。教师从系统的高度把握本学科的知识,教有价值的内容,开发和利用学生资源,使教学活动优质高效,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前进,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过程的学习“,掌握正确的思维路径和方法。

4.”教少学多“。一是”小立课程“,实行简约化教育,教导基础知识和方法。

教师备课变做”加法“为”减法“,对教材重构,突出知识主干,”讲在关键处“,讲述在学生的”多做“和”深思“中,实现科学思维的积累和深化。二是”大作功夫“,大量删减可以不由教师讲而让学生自学和感悟的内容,把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拥有的基础资源充分调动起来,腾出更多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从中感悟,改变传统教学的细致讲解的教学方式。

5.”五个放手“。放手让学生做课前准备、放手让学生大胆去想象、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亲自实践、放手让学生相互评价。

6.不教而教。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是基于自己的思考,在互相启发、质疑和**中进行的。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真正做到全面依靠学生。把教学内容从一大。

第6页共7页。

堆知识点转变为知识的”灵魂和线索“,引导学生就解决问题独立思考。较多时间组织指导学生在独立**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学习,创造最大的空间,引导学生采用个人、小组和班级的多种方式的自主学习。此外,如前述,讲在关键处,化少量时间在关键处点拨,同时启发学生相互质疑和评研。

学生学习的核心部分应该是发展感悟,积累的意义也在于感悟的形成。

第7页共7页。

121导学练阳光课堂教学模式

121 导学练阳光课堂教学模式。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这是叶澜教授所着力倡导的一个教育命题。课堂是学生与教师共同成长的温馨 家园 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 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

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县域集体备课后的数学课堂模式。为了加强对高校课堂的推进力度,教研室于4月22日在县城的三所学校组织了各科的县域集体备课,共同商讨一节课的导学案的制作和操作过程,最后由一名教师进行实践操作。在活动最后我们分析了课堂存在的问题,并研讨了今后的课堂操作模式,供大家参考。关于数学课堂目前存在的问题是 一 独...

“学议展导练”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固隆乡中心学校。课堂教学是实施主体多元发展性教学系统的关键环节,是学校实施 主体 多元 和谐 生动 教育的主阵地,是全面铺开教育实验的突破口。因此,打造高效课堂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我校推进 主体 多元 和谐 生动 教育实践向纵深发展的迫切任务。学议展导练 双主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