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池县大水坑二小:张明江。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虽然在教师年龄结构、教学设施和教师业务素质等方面没有优势可言,但是学校在如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课教学效果上没少动心思。学校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教改教研活动,力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这些活动没有彻底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方法,对教师的思想观念也没有根本的改变。
尤其是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要求尚有很大差距,素质教育和课堂教学改革的理念没有完全转化成教师的教学行为。不少人只停留在认识层面,面对当今先进的教学思想和各种教学模式,一些教师持观望态度,等靠思想严重,不能主动地在教育理论指导下对课堂教学改革作更深入的思考,认为这些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甚至还很遥远。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好像是个别教师的事。
在课堂教学形式上教师大多是各吹各的号,课堂教学改革在学校很难全面推开。这些问题和矛盾在教学实践中集中表现为课堂教学理念的成旧和课堂教学效果的低下。因此,学校认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是推进素质教育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
与此同时盐池县教育体育局发文要求在全县开展“推进课堂改革构建高效课堂”活动,学校借势在全校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工作。学校也认识到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必须有一个切实有力的抓手。就在这时县教育体育局请来了山西太谷县教研室的张四保主任,在县城为全县中小学中层领导和各科教师代表作了“二十四字教学模式”和如何构建高效课堂的讲座。
回到学校后我们结合学校实际拟定了以“导学案”模式为抓手构建高效课堂的工作思路,以此来提高学校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理解“导学案”模式和构建高效课堂的意义,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把认识统一到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工作上来。让全体教师了解什么是“导学案”模式,所谓“导学案”模式是教师根据学生实际以课程标准、课本为纲,以学案为载体,以学生为主线,设计的学生课程学习方案。“导学案”模式是以学案为媒介,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新知,让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完成学习任务。
“导学案”模式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我发现,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最终目的是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导学案”的设计。
导学案”的设计对我校教师来说绝对是一件新生事物,没有见过“导学案”的范本。开始讨论阶段,教师不知从何下手,就在全校教师困惑之际,县师资培训中心组织全县教师开展“导学案”设计活动,为我们提供了各科“导学案”范本。学校要求全体教师认真研究,在学校”导学案”模式刚开始实施的阶段,教师可以仿照范本进行仿写,以后逐步形成自己的“导学案”设计。
在活动中学校要求“导学案”的设计要做到学导结合,“学”指的是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地学,“导”是指教师有效恰当地指导和点拨,二者有机地结合才能真正实现课堂的高效。学生的学要注重自学,主动性,会学且学会。“导学案”设计重点突出一个导字,要学会作一个智慧型的懒老师,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自我探索在深入思考中发现疑点,强化思维活动。
“导学案设计要遵循以下原则:主体性(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导学性(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性(尽可能设计可供学生在研究中学习的内容)、层次性(关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开放性(有可供师生丰富完善的空‘白’)、创新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民主性(师生可共同参与)、实践性(让学生在做中学)。”
3、“导学案””的结构是: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内容、合作讨论、成果展示、达标测试、导学反思。学习目标:
依据学情、新课程标准、教材制定。自学内容:依据教学目标制定。
包括问题、习题、方法、应用、例题的概括总结。合作讨论:提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等,准备小组互动和大组讨论。
成果展示:在大组讨论后通过概括总结完成知识建构,形成自己新的观点、经验和知识体系汇报展示。达标测试:
依据目标和内容编制检测题。通过迁移炼习,拓展新知,当堂检测学习效果。对于重难点,将重难点分散在导学案中,必要时给予一定的“知识支持”,力求在学生自学过程中能够各个击破,然后针对学生对重难点的解决情况或症结所在集中点拨。
课后反思导学得失为下一次教学做好准备。
1、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在导学案的指引下认真学习。可让学生在导学案上作批注,可以是预习知识的重点,可以是相关的已学知识,也可以提出质疑,把本节课在导学案上体现的重点,根据自己的预习进行说明。
2、做好分组工作,将学生分成2人一小组和4人一大组,成员要搭配好,指定组长对小组各项活动负责。
3、教师要制定好评分考核细则,设计记分表,实行**式评价,确定奖励等次和奖项。
在我校刚开始使用“导学案”教学时,并未引起老师和学生的重视,教师觉得不习惯,总想在课堂上讲,对一些学生不会的知识有些着急,往往会出现角色有“导”变为“教”的情况,有些教师干脆不用“导学案”用教案。学生更不适应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组织不严密,分工不明确,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性不高,自学效果很差,教学任务完成情况不理想,家长也有意见。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和训练,大部分学生已经体会到“学案”的好处,我们也看到了学生的变化、教师的变化以及师生关系的变化。
教师也在“导”上下足了功夫,从问题的设计,重难点的突破,都逐渐适应了导学模式。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不论从形式上还是效果上都明显好多了,展示交流时学生会说了也敢说了。导学案增加了学生自主、合作和交流学习的时间,通过组内交流、合作学习促使学生思维发生碰撞,迸发智慧的火花,每个人都会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让学生感受了自主学习的快乐,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率。
导学案的实施增加了同学间的交流,**式评价促进了学生间的互助学习,融洽了同学间的关系。通过导学案的引导,同学们养成了课前主动学习、课上积极参与合作**活动、课后反思问题、总结知识规律的好习惯。
我们发现导学案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比如:低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不能很好地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自学合作的意识都比较差,展示交流时表达不准确。高年级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并没有达到全员参与,共同学习的目的。
学习困难的学生参与积极性低,班里学生多讨论展示不够充分等。针对以上问题我校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加强学习小组建设,完善小组**式评价机制,激励组内互助,组间竞争,以组考核,奖励到位,促使学生全员参与。
2、加强课前预习检测,要求教师重视预习设计,层次性与针对性要强,为学案实施做好准备工作。3、对低年级学生的培训学校要作为重点来抓,尤其是一年级学生是最困难的,在课堂上要用多种激励手段来鼓励,小组自主学习要强化训练。
一学期来,我们通过使用“导学案”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有信心,只要在正确的教育理论指引下,努力实践,我们的课堂必然会焕发勃勃生机,收到更好效果。
注释:①《24字教学模式操作手册》张四保。
构建高效课堂模式
测 当堂课测验,及时反馈教学效果。下面,我以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76页 倍的认识 一课的教学为例,具体谈谈课堂各环节的设计和呈现。开课之初,教师给学生亮出了本课学习目标 1 体验 一个数的几倍 的含义 2 学会解决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的数学问题 3 培养善于思考的习惯。让学生明确本课在知识上 ...
高效课堂导学案模式定稿
学习目标 1 熟练掌握按多关键字对记录进行排序 2 了解并掌握引用不同工作表中的单元格数据求平均数 3 会用excel软件的 图表向导 建立不同的图表,并学会对图表进行简单的修改。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建立图表来表达班级同学的身体健康信息。学习难点 不同工作表的单元格数据引用及建立图表。知识链接 回...
创新模式构建高效课堂
创新模式,构建高效课堂。赴静宁学习心得体会。马营镇锦屏初级中学霍蕊珍。五月五 九日,在县教体局的组织和安排下,在学区 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有幸有机会去静宁学习。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一项艰巨的工程,也是一个不断创新的工程。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创新,人们对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