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上好作文指导课

发布 2021-03-08 01:06:28 阅读 8029

作者:张晓。

**:《青年文学家》2024年第09期。

写作,在语文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它既是人们表情达意,交流信息的需要,又是一个人语文能力的综合反映。因此,语文教师应努力朝着加强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方向发展。下面,我就根据学生的实际,结合自己的理解体会,简要谈一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一、课前写好“下水文”

教师要上好作文指导课,课前必须写好下水文,做到胸有成竹。这是因为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应当做到:让学生写文章前教师先“下水”,了解“水”的深浅,品尝写作的甘苦,这样写作指导才能导在点子上。

同时,写下水文不仅是为了给学生拿出一个“样子”,更主要的是督促施教者练好写作基本功,取得指导的主动权,在指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教学相长,提高作文指导课的质量。

我坚信教师在设计每一道命题时,无不希望学生容易写,喜欢写,决不是有意刁难。可是,毕竟师生之间存在许多诸如年龄、阅历、喜好、知识水平、心理素质等差异,这些都将转化成各种障碍,集中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中。倘若教师在布置命题的同时能辅之以一篇下水文,许多问题将迎刃而解。

教师写下水文供学生模仿是一条符合写作心理学和学生心智发展水平的科学途径。它的优势很明显:能示范、引导孩子选择有效的写作材料,组织通顺、流畅的语言进行表述:

能够把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

二、现场观察指导。

要想让学生把作文写得具体、生动,现场观察指导很重要。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越细致,脑子里的印象也就越深刻,写成的作文里才可能生动、具体。如在教学三年级第一学期要求写一处景物的作文。

为了便于观察,我就出了这样一个题目“校园美景”,我利用休息时间仔细地观察校园的塔松、水杉树,小花圃里的龙爪菊、桂花、栀子花,它们都有哪些特点,该用哪些修辞来描写这些景物。先打下腹稿,列出提纲,再把它写下来。我是这样指导观察的:

“同学们,大家看,走进校门,你首先看到了什么?同学们立刻回答:“塔松”。

我又问,它是什么颜色的?同学们回答说:“是绿色的”。

我紧接着问:请你们想象一下,它们站在这里像什么呀?有的说:

“像塔松”,有的说:“它们像警卫在为我们站岗放哨。”还有的说:

“它们像穿着绿军装的士兵一样。”我又追问:不论是春夏秋冬,还是雨雪霏霏,“塔松”屹立在这里,可以看出塔松有什么精神呢?

再指导观察操场边的水杉树,“它们长得怎么样?有多高、多粗,叶子是什么形状的。”春夏秋冬叶子的颜色有什么变化?

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展开想象,后来有个学生在作文中是这样描写的:“操场边的水杉树有几丈高,有碗口那么粗,叶子像梳子齿,它们春夏秋冬穿着不同的‘衣服’。春天,水杉树发出嫩绿的芽儿,远远看去,像穿上了一件浅绿色的纱衣;夏天,叶子长得特别的茂盛,水杉树像穿上了碧绿的衣服;秋天,水杉树的叶子变黄了,最后,由黄变得火红了,看上去像穿上了黄红相间的花衣服,冬天,水杉树的叶子落光了,光秃秃的,我想它一定很冷。

”通过以上指导和启发,学生观察细致,说的具体流畅,反映在作文里,也就言之有物,形象生动了。

怎样上好作文指导课

作者 张爱萍。语文教学与研究 教研天地 2008年第05期。语文新课程认为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形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而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让许多语文老师感到困惑的事。前段时间有幸参加了某市 新生代 初中语文教师作文课堂教学风采展评活动的观摩,引发了...

写作指导 怎样上好作文指导课

怎样上好作文指导课。怎样上好作文指导课。肖红海。我近三年初三作文的感悟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形式,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而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让许多语文老师感到困惑的事。上学期有幸听了马晓华老师的作文指导课!很受启发!引发了自己对写作指导课的思考。本人在此谈...

上好作文指导课

作文指导目的在于使学生明确要求,释疑解难,开拓思路,完成初稿。我分五步进行 1.抓 题眼 审题目,选材料。要求学生弄清本次作文的要求,训练学生根据要求去作文的能力。我根据不同题目,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1 文章的题裁是什么?这篇文章是要求写人记事 还是写景状物的?2 写作范围有什么限制?3 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