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发布 2021-03-07 12:47:28 阅读 9127

是根据既定材料,对材料进行分析、提炼,从而得出一定的看法和观点的一种作文形式。

材料**】一.寓言故事、历史事实。

二.诗歌、漫画、名人名言。

三.新发生的事件、报刊上的新闻。

四.一段歌词、一组素材。

五.一句格言、一个成语。

审材常见病症】

一。 脱离材料随意而为。

二。 朦胧感知似是而非。

三。 抓一鳞而弃全鱼。

四。 抓现象而弃本质。

材料形式】材料可分为单则材料和多则材料。

1、寓言材料。

题目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与的文章。(60分)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现实材料。

第一种重在对材料本身的评论类。

题目2: 最近两年,社会尤其是青年十分流行“恶搞”,主要有:颠覆名家名作,如“名著”新编,完全颠覆以前人们心中的人物形象;将《无极》改编为《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一些酒店模拟伟人如***等招揽生意;甚至有些酒店让员工扮演皇军招待客人;将很多古代文人改变为武林高手等等。

对此,有人认为:这可以培养中国人的幽默感;有人认为可以缓解生存压力;有人认为是一种流氓文化的甚嚣尘上;还有人认为应该立法禁止。

那么,你怎样看,写一篇议**。

第二种提取观点再展开议论类。

题目3: 武汉市鄱阳街有一座建于2023年的6层楼房,该楼的设计者是英国的一家建筑设计事务所。20世纪末,也即那座叫做“景明大楼”的楼宇在漫漫岁月中度过了80个春秋后的某一天,它的设计者远隔万里,给这一大楼的业主寄来一份函件。

函件告知:景明大楼是本事务所在2023年设计的,设计年限为80年,现已超期服役,敬请业主注意。

80年前盖的楼房,不要说设计者,连当年施工的人,也不会有一个在世了吧?然而,至今竟然还有人为它的安危操心!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议**。

3、哲理性材料(包括诗歌、名言等)

题目4:读诗,不仅能带来美的享受,还常常伴有哲理的启迪,引发对生活的思考。读下面这首短诗,你有怎样的感悟呢?

写一篇不少于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要写成诗歌。沙。

世上。好像——只有沙最不值钱,然而。

最宝贵的东西——金。

就在它的里面。

题目5:茫茫人世,滚滚红尘。面对熙来攘往的人群,凡高只把他们分为两类:

一类是千方百计活出样儿,一类是怀平常心活出味儿。活出样儿和活出味儿有什么差别吗?凡高的这段话对你有什么启发?

请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自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立意要注意什么】

1、一定要真正全面理解材料,抓住材料的主旨、核心读懂材料的以下方面:

1)人:有哪些人,主要人物,次要人物。

2)物:哪些物,重要的物,次要的物。

3)事:主要事件,起因、经过、发展、结果。

4)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5)中心:想反映的中心是什么。

6)作者的议论:看作者的议论提示,看材料有无倾向性。

2、立意时可以选取一个侧面,一个角度,但不可断章取义,“一个侧面,一个角度”不等于“一个字一个词”。

3、注意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区别。话题作文的要求是“不脱离话题的范围”,材料作文的要求是“不脱离(材料)及材料的含义”,两者差别相当大。

表达上的主要问题:1. 不善于处理命题人提供的材料。

命题者的要求是“不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那么行文应该紧紧围绕此来写作。阅卷时发现许多同学撇开材料,一上来就提出如“和谐,创新,美,平凡”等立意,行文时也不提及材料,更不用说在结尾时点题、扣题了,结果导致完全偏离题意。

2. 不善于分析。罗列事例,所列举的事例之间没有相应的过渡语句,“材料+观点”现象严重。列举的事例不典型,常常是张。

三、李四、某某人、我自己。引述事例方法不当,叙述过于详尽。

3. 套作严重。一种情形:

很多文章几乎是以前高考作文“位置与价值”“乌鸦与老鹰”“材与非材”的翻版。第二种情形:大量使用半成品段落。

有的学生背了很多万能开头,万能结尾,作文时直接往上搬用,而且这些开头结尾与文章主题毫无关系。故而本次出现了很多开头结尾完全一样的作文。第三种情形:

对例子的使用从模式到语言惊人地相似。甚至有的同学的文章全部由“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的颁奖词构成。

4. 文体选择上偏向了议**,记叙文极少。

5. 总体书写不够工整,书写潦草,字迹难辨。错别字比较严重。

6. 没有完卷的情况比较普遍。

审题立意】原则。

一.全面的观点二.联系的观点三.发展的观点。

方法。一.抓关键句法二.因果分析法三.多个角度法四.整体把握法。

审题立意之方法。

抓关键句法】

一。开头句二.结尾句三.对话句四.结语句。

例。有人问巴西球员贝利:“你最满意的进球是哪一个?”贝利答道:“下一个。”

关键句:下一个。

立意:永不满足再接再厉追求是无止境的。

训练一。材料:鞋匠的好奇。

燕子是一种候鸟,起初人们并不是这么认为的。冬季燕子在池塘的冰下越冬——这是古希腊伟人亚里士多得得出的结论。天经天义,人们尊奉了2400多年。

18世纪,瑞士巴赛尔城的一位修鞋匠,看到棚下筑巢的燕子,好奇心使他写了一张纸条—“燕子,你在何处越冬?”,并将它绑在燕子的腿上。第二年春天,当这只燕子翩然而归时,鞋匠意外地发现了一张新的字条:

“雅典,在安托万家越冬”。鞋匠的好奇使一个被信奉了2400多的的谬误终于得以澄清。

关键句。好奇,往往是发明和创新的原动力。

训练二。鲜花感谢细雨:“是你把我滋润得这般俊俏,这般美丽。

” 细雨说道:“要感谢还得感谢春风妈妈,是她让我这样做的。” 多么动听的语言,多么和谐的春天,只有经历过严冬的人,才能感受到这景象的可爱。

关键句。多么和谐的春天。

训练三。2023年全国卷作文:

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上暴风雪。他深知不尽快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他走啊走啊,腿已经迈不开了。

就在这时,脚碰到一个硬邦邦的东西,扒开雪一看,竟然是个快冻僵的人。登山者犯难了:是继续向前,还是停下来援救这个陌生人?

心灵深处翻江倒海之后,他毅然作出决定,脱下手套,给那人做按摩。经过一番按摩,陌生人可以活动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最后,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困境。

问题:找出上述材料中的关键词句,说说它们对审题有什么限制和启发?

参***:①“途中遇到暴风雪,他深知不尽快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这句话对选择的环境作出了限制:

考生必须表现主人公在较为艰难的情况下作出选择,而不是在较为宽松的心态下作出的选择。

“登山者犯难了:是继续向前,还是停下来援救这个陌生人?”这句话很重要,这表明文章要强化这是一个二难选择,要有矛盾的心理。

关键句。“陌生人可以活动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困境。”这句话体现了救人=自救。

因果分析法】

例猩猩喜欢喝酒。村里人摆上甜酒,用大小杯子装着。猩猩见了,知道是**。

但其中一个对大家说:“何不尝一点点呢?不吃多了就行!

”于是大家先喝小杯,不久又取大杯喝。它们实在抵制不住甜酒的**,大饮而醉。村人趁机追捕,无一幸免。

立意:戒贪婪。

训练四。材料:

古代有一个渔翁,一天,在井里网捞了两条大鲤鱼;第二天,在井里捞到了三条鲫鱼;第三天,仅仅捞到了几只米虾;第四天,第五天……什么也没捞到,这是为什么呢?

立意:到广阔的空间去撒网,方有丰硕的收获。

训练五。有盲子过涸溪,失坠,两手攀木楯,兢兢握固,自分必坠深渊。过者告曰:

“无怖,第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楯长号。久之,手惫,失手坠地。

乃自哂曰:“嘻,蚤知是实地,何久自苦耶?”

立意:学会放手。

走出思维的定势,战胜自己。

要善于听从别人的意见。

训练六。记得在做生物实验时,把一只青蛙放在装有沸水的杯子时,青蛙马上跳出来, 但把一只青蛙放在另一个温水的杯子中,并慢慢加热至沸腾,青蛙刚开始时会很舒适地在杯中游来游去,直到它发现太热时,已失去力量跳不出来了。

析:放进沸水跳出。

慢慢加温死了。

立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多个角度法】例。断章。

卞之琳。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你:看风景,成风景。

索取与奉献人活着就是为了别人其实你很美因为有了你共同的风景。

相互欣赏。和谐之美风景你我他营造共赢的风景相映成趣的美丽。

欣赏你。你也是一道风景世界因你而美丽。

训练七。一户人家五个儿子:一个瞎子,一个驼子,一个跛子,一个愚笨,一个浪荡。

然而这家人却过得其乐融融,因为家长对五个儿子各有安排:老大眼瞎,让他按摩;老二背驼,让他搓绳;老三足跛,让他纺线;老四愚笨,让他务农;老五浪荡,让他经商。一家人各展其长,各得其所。

从家长的角度——合理使用人才 ②从儿子的角度——扬长避短。

训练八。萤火虫是肉食小甲虫,它的食物是蜗牛。蜗牛一旦有什么危险,就把头缩进硬壳里,很多天敌拿它无可奈何。

小巧、柔弱和笨拙的萤火虫如何对付它呢?萤火虫的头顶有一对颚,那东西细得像头发,很尖利。萤火虫捉蜗牛时,先用颚在蜗牛身上轻轻敲打,而蜗牛根本不把萤火虫放在眼里,甚至觉得被敲打几下如同按摩一样很舒服。

萤火虫的敲打,是向它注射一种毒液。蜗牛在毫无警觉中被麻痹,直到失去知觉。当蜗牛被毒倒后,萤火虫再注射另一种液体,使蜗牛的肉变成流质,然后用管状的嘴喝掉。

写作指导 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材料作文写作指导2 材料作文写作指导2 材料作文并不是新生事物,它可以有效的防止学生猜题押宝。所以中考又出现了材料作文,或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结合型的作文。它们共同显现出这样的规律 一是材料作文覆盖了记叙文 说明文 议 应用文这些所有可考的文体。二是材料作文覆盖了命题 半命题 自由命题这些所有的命题形...

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材料作文是近几年来中高考中常见的作文命题形式,有些学生由于平时训练得好,对此成竹在胸,多获得高分 而有些同学由于没能掌握这种作文的技法而束手无策,难以下笔,那么,如何写好这类作文呢?第一 读 要读懂材料,对所给材料进行 艰苦 的剖析 尤其是材料中关键的词句 领悟其主旨意义,理出其中所蕴涵的深层的写作...

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作者 柴晓山。作文周刊 中考版 2008年第23期。主旨内涵 所谓材料作文,就是根据所给材料按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这种形式的作文训练对于培养考生的审题能力 分析问题的能力 提炼文章中心的能力以及联系实际展开联想 构思表达的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审题立意上看,材料作文要求考生根据材料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