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布置的基本模式

发布 2021-03-07 07:29:28 阅读 4880

昭仁中心校席婷。

小学数学作业包括课堂作业,家庭作业两种。课堂作业是学生在校期间最经常的独立学习活动;家庭怎样是学生放学回家到家里的学习活动。有效、高质量的作业对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形成就技巧技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重要作用。

但是,目前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时间、作业数量。作业形式及批改方法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目前作业存在的问题

一)作业内容大一统。

长期以来,关于作业的布置,大家多习惯于统一的内容。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学习内容相同,年级相当,布置内容相同的作业,似乎很合理,作业量也好控制。但是仔细想来,却存在不少弊端。

其一,统一作业对于每个学生来说负担不均。同样的作业量对某些学生来说是适当的,对另一些学生来说可能会很吃力,而对于学习很好的学生来说可能容易得不值一做。也就是说,同样的作业给学生造成的负担是不同的。

其二,统一作业针对性不强。学生在整个课堂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的情况千差万别,作业做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有的需要巩固记忆,有的需要进一步的理解,有的需要拓宽视野。统一作业很难针对不同的学习基础安排不同的练习。

其三,统一作业,使学生的主体作用难以发挥,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作业布置较随意。

目前布置作业的时间大多在下课时间或下课前几分钟匆忙布置,可以说是为了布置而布置,随意性很大,常使学生感到作业困难或不知所措,有的老师甚至随意翻开课本,让学生从第几题做到第几题,或今天做单号题,明天做双号题。学生在此情形下完成的课外作业,质量是很难得到保证的。

三) 作业数量过多。

不少老师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大搞题海战术,追求面面俱到,多多益善,把学生看成是无限容量的存储器,认为做得多才能记得牢,甚至要求学生把做过的练习册、考试的试卷一字不漏的抄几遍。这种超量繁多的课外作业对于小学生来说,不仅对学习的巩固和提高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反而会增加学生的疲劳度,导致学生厌恶乃至放弃课外作业。

四)批改方式陈旧。

目前的课堂作业,大多数老师习惯看着学生独立做,等学生做完以后老师把作业抱到办公室进行批改,批改后由课代表发给学生。老师哪道题有“×”学生要重新做一遍,直到老师批“ˇ”为止,这个过程大都由课代表完成。老师、学生是不见面的。

学生只管在教室里做作业,老师只管在办公室里批改作业,老师、学生“分工”明确。学生只管做作业,不管作业质量的评价;老师只管批作业,当作业质量的检查员和裁判员。而家庭作业的批改则往往由课代表代劳,检查的只是看是否完成,对完成的质量是不过问的。

五)作业形式单一。

多少年来,小学生数学家庭作业的特征是“三个基本”。基本上是课堂教学的机械补充与延伸;基本上是书面作业(笔头作业);基本上是抄抄算算。具体的讲就是数学作业一味的计算,形式单一。

课本上的一些题目在学这部分内容时曾作为课堂这样让学生做过一次,学后面知识时前面的课堂这样就是今天的家庭作业。学完本单元,这些题目还要做一遍,期末复习时还要再做一遍,不少题目学生一个学期要做五至八遍,机械重复,学生毫无兴趣。翻开学生的课本清楚地看到,不少学生课本习题前密密麻麻地记号就有五六种之多,究其原因就有每次作为家庭作业,都要标识不同的记号,以防止遗漏和记错。

这种等单一形式的这样,常使学生感到厌烦、反感、甚至放弃做。

六) 强调学科本位,这样综合性不强。

教师布置家庭作业往往各顾各,不考虑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不考虑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综合培养。新时期的家庭这样要完全突破传统思维定势和模式,着眼“素质”目标,体现“家庭”特征,这样形式要灵活多样,内容要丰富多彩,要重视学科之间知识的相互沟通和渗透,智育与德、体、美育融合统一。

七) 作业偏重基础,不讲技能。

由于教师在布置家庭这样时,过于重视基础知识的练习,忽视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学生往往是解题的高手,解决真实情景中问题的能力弱。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每一个小学数学教师都应认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一)关于课堂作业。

课堂作业是学生及时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

课堂作业要坚持当堂布置当堂批改,尽可能面批面改,因为这样做有利于信息的及时反馈;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例如:敬老院里有老奶奶14人,平均年龄79岁,有老爷爷12人,平均年龄77岁。求敬老院老人的平均年龄。

这是我在讲完平均数应用题后向学生布置的一道课堂作业题,在我当堂批改时发现一学生这样列式:(79+77)÷(14+12),计算结果:6岁。

这时我微笑着向全体学生说:有的同学把敬老院老人的年龄算成6岁,这哪儿是计算敬老院老人的年龄,我看倒像计算幼儿园小朋友有几岁。学生听了我的话都笑了。

不过我发现当天的这样没有一个学生出现错误。就这样,老师不过适时的提示,一句笑话,就胜过数十句算理的讲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关于家庭作业。

笔者认为,如果教师在笔者家庭作业时运用一定的策略,并认真研究作业的形式,不仅可以使形式高质量地完成家庭作业,而且能使学生形式在作业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乐趣。

1. 布置家庭作业的策略。

1) 分层作业。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学生的身心发展由于受先天禀赋以及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有差异。同样的作业,一般的学生只要五。六分钟就可以完成,而“学业不良”的学生要拖上半小时或一小时。

所以,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必须采取“家庭作业分层”的策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地选择自己的那一组作业,摘到属于他自己的“果子”。学生的家庭作业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a组:基本题,重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一般适合“学困生”;

b组:综合扩展题,以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为目标,一般适合中等生;

c组:聪明题,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一般适合优秀生。

由于分层作业的难度适宜,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自定作业不再有困难。即使有困难,努力一下也能较快完成,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这无疑能激发完成作业的乐趣。这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向更高的层次挑战。

2)明确要领。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碰到有些学生因忘记了“做什么家庭作业”或是“家庭作业的要求含糊”而导致家庭作业没有完成。为了提高家庭作业的质量,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时应该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通过作业想使他们学到什么,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 作业的形式。

根据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家庭作业一般分巩固性作业、准备性作业、合作性作业、实践性作业、阅读性作业等。

1)巩固性作业。所谓巩固性作业,就是根据课堂教学中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实际情况,需要课后进一步巩固的练习。课堂上大部分习题可以作为巩固性作业的内容。

这类作业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和熟练各种技能、技巧,巩固对概念的理解,是家庭作业的主要内容。

2)准备性作业。这是在学习新知识前,复习巩固学过的内容,且是新知识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技巧以及思考方法的一种家庭作业。例如:

学习两步应用题教学前可设计连续两问的简单应用题的练习;小数除法教学前可设计一些整除除法和商不变规律的练习。准备性作业对学习新知识起着重要作用,学生如果能认真正确的解答它,吸收新知识就水到渠成了。从知识正迁移的理论上分析,设计准备性作业,就是充分发挥了知识的正迁移作用。

这样既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又降低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难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合作性作业。现代教学的最显著特征是“立体化”、“群言堂”,即通过对具体教学问题合作学习(如讨论等),确保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与课本之间的多渠道的信息交流。然而,根据我国目前班级人数较多,加之受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够畅通,因此,要注重设计合作性家庭作业弥补这一缺陷。

合作性家庭作业是居住在附近的学生共同讨论解决的,对讨论的结果可由同组的一名学生在第二天的数学课上向全班同学汇报(也可以由本组同学轮流汇报)。通过这样的家庭作业练习,既可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实践性作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巩固已学知识,弄清概念,**新知识的作业。课程标准要求:

“数学就是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如教学“实际测量”以后,可布置学生课后到野外实地步测、目测,在实地测量一块地的面积,向农民了解情况后算出单产。

总产;学过“百分数”以后,让学生做黄豆发芽率的实验,要求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参观饲料厂,考查各种饲料的配比方法……学生在一次次的实际应用中,有效地把学到的书本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既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学到了课堂上没有的知识,同时还了解了社会、生产发展的情况,体验了学习数学的快乐,认识了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和社会价值,从而以正确的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去。

等等,都是学生愿意知道而课本内无法接触的内容。给学生介绍”哥德**猜想“的研究情况,讲述勇攀数学高峰的陈景润的故事。

数学作业的形式多种多样,老师在布置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来确定。关于家庭作业,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但研究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提高家庭作业的质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家庭作业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

尽可能多的给学生创造时间,让他们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从而充分发展他们的天性,锻炼他们的能力;使孩子们有足够的机会观察和参与**生活,学会与**的交往。原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谈到家庭作业时说:“在做作业时必须给学生休息的时间,休息的时间要这样配置,即当作业完成,学生将大大感到疲惫的时候,休息应比开始作业的时间长一些,休息的次数也要多一些”。

管理的基本模式

管理的三个基本模式。围绕企业的发展史,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有三个基本模式。第一个基本模式是指令式管理,以泰勒的科学管理为典型。第二个基本模式是目标管理,以德鲁克的思想为典型。第三个基本模式被认为是21世纪的管理模式,管理的重点转移到了价值观的管理。这三个基本管理模式,也是社会学进步,对人性的认识不断...

CE的基本模式

目前欧盟认可的申请ce标志的模式有如下八种 一 工厂自我控制和认证。模式a 内部生用于简单的 大批量的 无危害产品 工厂进产控制 行自我合格评审和声明 技术文件保存十年。二 由测试机构进行评审。模式b ec型式工厂送样品和技术文件到测试机构供评审,测试机评审 构出具证书。注 仅有b不足于构成ce的使...

作文基本模式

作文模式 十句作文法 第1 段 引言段 s 1 引出主题,即引出本文要讨论的问题,如宠物问题,体育问题,大学生打工问题等。s 2 确立论点,即表明作者对这个问题的基本看法,比如是赞成还是反对等。第2 段 正文段 s 3 承上启下,重复上一句的论点,提纲挈领本段要讨论的几个论据。s 4 第一论据 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