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质量管理

发布 2019-08-12 04:03:00 阅读 9752

第一节质量与质量管理。

一、质量的含义及提高产品质量的意义。

(一)质量的含义:是指产品、过程或服务满足规定或潜在要求的特性和特征的总和。

狭义的质量:指产品质量;

广义的质量:除了产品质量之外,还包括过程质量和服务质量,即还包括工作质量。

过程:指若干个程序或环节的连贯整体,如影响产品质量的设计、生产、操作、检验、维修等。

服务:包括企业性服务,也包括社会性服务,既有技术服务,也有其他服务。

工业产品质量特性有内在和外在之分:

内在质量特性:包括: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外在质量特性:指产品外观方面的颜色、造型、包装质量等。

1.性能:物质方面—尺寸、重量、强度、硬度等物理性能以及成份、纯度等化学性质;

结构方面—拆装、维修和更换;

操作方面—操作方便、灵活、轻巧。

2.寿命: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实现规定功能的能力。

3.可靠性:在规定时间内、规定条件下满足规定功能的能力。

4.安全性:在流通或使用过程中保证安全的程度。

5.经济性:寿命周期总费用的大小。

衡量工业产品的质量有:由国家工业部门统一制定的,称为国家标准或部颁标准。

由企业自行制定,经主管部门审批后使用的,称为企业标准,行业标准。

工作质量(工作水平)包括:人的质量意识、业务能力、态度、各项工作标准和工作制度。

衡量指标:不合格品率、废品率、迫修率等等。

二)提高产品质量的意义: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

1.提高产品质量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2.提高产品质量是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

3.提高产品质量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

二、质量管理及其发展。

质量管理:为达到或实现质量所进行的调查、计划、组织、协调、检查、处理及信息反馈等各项活动的总称。

工业发达国家的质量管理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质量检验阶段:对产品事后检查,防止不合格流入下道工序或出厂。(20世纪40年代)

(二)统计质量管理阶段:除进行成品检验外,注重采用数理统计方法来控制生产过程,事先发现和预防废次品产生。(40年代初期,从美国开始)

三)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由美国的费根堡和朱兰等人提出来,即实行产品生产全过程和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20世纪60年代初期)

第二节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一、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total quality control,简称tqc)

指在全社会的推动下,企业的所有组织、所有部门和全体人员都以产品质量为核心,把专业技术、管理技术和数量统计结合起来,建立起一套科学的、严密的、高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控制生产经营全过程影响质量的因素,以优质的工作、最经济的办法,生产出用户需要的产品的全部活动。

二、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一)质量管理的全面性—主要就是“全面”

全面”体现于四个方面:

1.tqc是全面质量的管理: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

2.tqc是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不论哪个部门的人员、厂长还是职工都应具有质量意识,积极关心产品质量。

3.tqc是全过程质量的管理: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的全过程所有环节的质量。

4.tqc是全社会推动的质量管理:需要全社会的重视和宏观上的控制和指导(如:立法、认证、监督等)。

二)质量管理的服务性。

具体体现在:为用户服务。

为下一道工序着想。

不合要求的在制品不能送交下一道工序,把下道工序当作用户对待。

三)质量管理的预防性。

优质产品是生产(包括研制设计)出来的,不是靠最后检验出来的。

要做到“防检结合,以防为主”

从管理“结果”发展到管理“原因”,管理工序,管理生产全过程。

(四)质量管理的科学性。

一方面,做深入实际,调查和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出规律,解决问题;另一方面,综合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第三节质量保证体系。

一、质量保证:指为使人们确信某一个产品或服务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必须的全部有计划、有系统的活动。

质量保证可以分为: 内部质量保证:包括评价、审核、质量成绩的评定。

外部质量保证

二、质量保证体系的含义及类型。

一)质量保证体系的含义—从企业整体出发,把各部门、各环节严密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任务、职责、权限、标准、制度明确,各方面的质量管理活动相互协调的质量系统。

质量保证同质量管理并无实际性区别,只是研究的侧重点不同。质量管理侧重于企业内部的质量问题;而质量保证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对企业外部的质量保证。

(二)质量保证体系的类型。

1.设计试制过程的质量管理:是指产品投产前的全部技术准备过程。包括:市场调查、试验、研制、产品设计、工艺设计、试制、鉴定等。

设计试制过程质量管理的具体任务有如下两项:

(1)根据实际调查,创造新产品或改进老产品,使开发研制的产品具有更高更好的使用效果,(包括技术效果和经济效果)。

(2)讲求加工的工艺性,要求设计质量易于得到加工过程的保证,并获得较高的生产效率和良好的经济效果。

设计过程的质量管理要抓好如下两方面的工作:

1)制定产品质量目标,做好设计审查、工艺验证、试制鉴定。

质量目标和质量标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质量目标:是对企业的新产品和老产品的改进所提出的质量要求。

质量标准:是对产品的质量要求及检查方法所作的具体规定。

2)进行产品质量的经济分析:根据质量与**、费用(质量成本或质量费用)的关系,确定最佳的设计质量水平(质量最佳点)。见图10-1:

二者之差为企业盈利,盈利区内一定存在一个盈利水平最高的最佳设计质量水平q0,称质量最佳点。

在设计过程中应按q0确定产品设计质量。

2.生产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严格“把关”,严格进行“控制”和“预防”。

(1)严格贯彻工艺,不断提高工艺加工质量,全面掌握生产制造过程的质量保证。一方面加强工艺的准备;另一方面,加强日常的工艺管理(工艺控制等)。

2)做好技术检验工作:[实行严格的技术检验,是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规定技术检验范围和设置专职检验点。

合理选择工序的检验方式:

按工序过程次序不同:(预先检验、中间检验、最后检验)

按检验地点不同:(固定检验、流动检验)

按检验数量不同:(全数检验、抽样检验)

按检验预防分:(首件检验、统计检验)

发挥专群结合检验:(工人参加检验,实现自检、互检和专职检验相结合。)

3)掌握质量动态,加强不合品管理。

1 建立健全不合格品的原始记录;

2 定期召开不合格品质量分析会,做好不合格品的统计分析工作;

3 建立不合格品的技术档案。

4)搞好工序的质量控制:[控制数理统计的理论,运用质量控制图在制造过程中对产品质量进行控制]

1 建立工序管理点和tqc小组;

2 建立和健全工序控制的各种管理工具和图表。

3..辅助过程的质量管理:包括:工具工装制造、设备维修、物资**和动力**等。任务:① 做好本身的质量管理,为制造过程提供良好的生产条件;

② 提高服务质量。

4.使用过程的质量管理:

1)积极做好对用户的技术服务工作:

1 编制产品使用说明书;

2 传授安装、使用和维修技术;

3 提供配件**;

4 设立维修网点。

2)做好使用效果与使用要求的调查。

(3)认真处理出厂产品的质量问题。

三、质量保证体系运转的基本方式。

一)pdca循环的工作步骤——由美国质量管理学家戴明首创。

plan(计划) do(实施) check(检查) action(处理)的缩写。

见右图:pdca管理循环图,包括:

四个阶段、八个步骤,如图10—2所示。

1.计划阶段:制定质量目标、活动计划、管理项目和措施方案。

包括4个步骤:

(1)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

(2)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各种原因。

(3)从各种原因中找出主要原因。

(4)针对主要原因拟定措施,制定计划,确定目标。

2.实施阶段:即计划的组织落实。⑸ 传达措施,认真执行。

3.检查阶段:⑹检查实施过程的效果和问题、经验。

4.处理阶段:即总结经验,巩固成绩,提出存在的问题,(1) 总结经验,把行之有效的办法标准化,以巩固成绩。

2)把没有解决的遗留问题,转入下一个循环,继续解决。

二)pdca循环的特点。

1.大环套小环,互相促进。

企业工作是一个大pdca循环,各车间、各部门的管理又都有各自的pdca循环。

大环指导和推动小环,小环又促进着大环。

2.爬楼梯式循环上升。

不断循环,不断上升。

每转一次都有新的内容与目标。

四、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

以质量环为理论依据(如图10-5),使质量保证体系贯穿于质量环的各个环节。

一)质量保证体系的内容。

1.建立一个综合的质量管理机构:

在厂长领导下,履行质量管理的职能;统一组织、计划、协调的活动;检查督促各部门的质量管理活动;组织厂内、厂外的质量信息反馈,掌握动态。

2.制定明确的质量计划,建立严格的质量责任制:

质量计划:质量目标计划(也称质量发展规划):

指导和组织企业质量保证体系活动的战略目标,提出奋斗目标,如更新换代,产。

品质量升级等计划目标。

质量指标计划:根据质量发展长远目标,分别制定年、季度计划,确定年度、季度目标。

质量改进措施计划:是实现质量指标的物质技术组织基础,按项目制定,完成时间进度、费用、预期效果等。

质量责任制:指明确规定企业各部门,各岗位和每一职工在质量管理方面的职责,具体任务和权限,使质量工作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

3.实现管理业务标准化,管理流程程序化。

管理业务标准化:重复出现的管理业务,按照其客观性质,分类归纳,制定标准,纳入规章制度,形成例行规范,作为管理准则。

管理流程程序化:把质量管理业务处理过程所经过的各环节、各管理岗位、工作步骤和使用的管理凭证如实地记录下来,认真分析研究,加以改进,使之合理化。

4.建立一套高效灵敏的质量信息反馈系统。

厂内:企业内部质量信息的反馈流转,包括工序质量测试,出厂成品检验,生产现场动态,质量基础资料等。

第十章整理

第十章资料整理讲课稿。资料整理的阶段,是社会调查研究深化 提高的阶段,是由感性认识相理性认识飞跃的阶段,社会调查结果的可靠与否与质量优劣,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这个阶段。本章在说明资料整理的概念 意义和原则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文字资料整理和数据资料整理的程序与方法,阐述了资料净化的问题。其中重点是掌握文...

第十章作业

第十章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一。选择题。1.有一带负电荷的大导体,欲测其附近p点处的场强,将一电荷量不是足够小的正点电荷放在该点,如图,测得它所受电场力大小为f,则。a 比p点处场强的数值大。b 比p点处场强的数值小。c 与p点处场强的数值相等。d 与p点处场强的数值哪个大无法确定。2.对于带电的...

第十章作业答案

10 27 电量q均匀分布在长为2l的细杆上,求在杆外延长线上与杆端距离为a的点p的电势 以无穷远为零电势点 解 取如图所示的电荷元dq,它在p点产生的电势为。则整个带电直线在p点产生的电势为。10 30 一半径为r的均匀带电圆盘,面电荷密度为。设无穷远处为零电势参考点,求圆盘中心点o处的电势。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