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认识厘米》教学设计

发布 2020-12-26 10:51:28 阅读 1660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0-52页。

教学目标:1.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计量单位的必要性,形成相应的长度观念。

2.使学生联系具体情境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初步的1厘米的实际长度表象。会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线段或物体的长度。

3.尝试估计物体的长度。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限整厘米),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愿,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学会用尺量物体的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表象。

教具、学具准备:多**课件、学生尺、小正方体、练习纸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简单讲述)

老师小时候听过的一个故事《科利亚的木匣》,你们想听吗?

讲述故事:主人公科利亚刚刚5岁的时候,只会数到十。他妈妈要带着她去别的地方了,所以他从家门口向前走了十步,挖了一个坑,他把一个木匣放进坑里,木匣里盛着各种各样好玩的东西。

四年过去了,妈妈带着科利亚回到了故乡,这个时候科里亚已经是一个9岁的大孩子了。

他回到家里惦记着他的木匣,于是从家门口向前走了十步,动手挖起来。他挖呀,挖呀,你们说他能挖到他的木匣吗?

小朋友们,你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吗?

预设:因为他长大了,步子也变大了, 10步的长度也变了,所以找不到了。

如果你是科利亚,你有更好的方法或者更好的工具来测量长度吗?

预设:可能有学生会说尺子。

二、观察操作,内化新知。

师:对啊,小朋友身边都有尺,它呀,是测量长度的工具。可是老师发现你们的直尺都是不一样的,你们能找到彼此直尺上相同的地方吗?再和老师的尺子比较一下,看看有何相同之处。

1.认识直尺。

观察:以同桌小组为单位,将直尺放在一起观察,看一看说一说比一比。

交流各组的发现(以下顺序可互换))

直尺上的数字:(出示直尺课件)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把直尺上的数字。老师的是尺的一部分,你的尺上数字是从几到几的呢?生回答。

师:数字有多有少,但不管是多少,都是从0开始的。你知道这里的“0”表示什么意思吗?“0”在这里表示的是起点。我们在测量长度的时候一般都是从“0”开始的(师指出是“0”刻度线)

还有其他相同的地方了吗?

直尺上的竖线:

生:很多竖线。

师:是的,有很多竖线,我们把尺上的这些竖线叫做“刻度线”,“刻度线”有长有短。

长刻度线下面都对应着一个数字,对应几就是刻度几,这就是刻度……课件展示)

2.认识1厘米。

1)师:细心的小朋友还发现尺上有两个字母,cm,(课件突显两个字母)这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师:它表示的是厘米,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认识它(板书课题:认识厘米)

师:1厘米有多长呢?它就藏在我们的直尺上。

1厘米是刻度0和刻度1之间的长度。(课件,红色横线展示)

2)师:除了这一段是1厘米,直尺上还有1厘米吗,你能自己找到吗?

找一找,说一说……

师:小朋友找到了这么多的1厘米,那老师有个问题:如果是刻度6到几也是1厘米呢?

预设:生回答:刻度6到7,刻度6到5也是1厘米。

向学生翘起大拇指,评价学生真不错,我们有的时候换个角度想想会有不同的收获哦。

3)刚才找了尺子上的1厘米,接下来老师把1厘米从尺子上变出来,看谁看得最仔细。

师实物投影示范:大拇指的指面和食指的指面分别对准刻度线0和1,然后保存手指不动,小心翼翼地用手指拿起来,横放竖放,放远放近,问学生这是1厘米吗??然后告诉学生,大拇指的指面和食指的指面之间的距离就是1厘米。

学生跟着老师做一做,初步感受1厘米的长度。

学生自己试试看,再放到尺子上比比。记住了吗?

4)直接手势比划出1厘米,再调整。

轻轻地闭上眼睛,1厘米有多长呢,记到脑子里去了吗?

接下来请你们直接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教师直接对学生的比划进行纠正)

5)身边的1厘米。

师:那你们用比划出来的1厘米来量一量身边或者是身上有没有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

预设:手指宽,纽扣,图钉的长,书本的厚度,橡皮,田字格的一边长,小正方体……

老师也找了些东**在这些数字下面,你们看看在实际生活中它们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吗?

课件出示:各种**,让学生判断。

当出示小正方体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学生来验证一下,把小正方体放进你的大拇指和食指指面之间,看看是不是1厘米。

师:找了那么多1厘米长的物体,那你们觉得长度是1厘米的东西怎么样?

预设:很短,很小。

师:因此,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我们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3.认识几厘米。(提醒学生尺子放好)

1)课件出示2厘米的线段(下面有尺子)

谈话:你知道这条线段多长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预设1:它有2个1厘米,所以它是2厘米。

预设2:它从0到2,所以是2厘米。

师评价:对啊,从0到1是1厘米,从1到2是1厘米,它包含了2个1厘米,所以是2厘米。马上就把我们刚才交的好朋友1厘米用上去了,量出了这条线段的长,真棒!

2)练一练(课件出示练习题)这条呢?

出示4厘米的线段(尺子在下面),这是几厘米呢?

提问:4厘米里包含( )个1厘米呢?

7cm厘米有(7)个1cm,6个1厘米是(6)厘米,8厘米里面有8个( 1cm )。

小结:测量线段长度的时候,我们一般都是从0开始测量,有几个1厘米它就是几厘米。

3)测量长度,估计长度。

a、请学生测量并把测量结果写下来,师巡视测量方法。

找出错例和正确的测量方法,投影展示,说说你赞成哪种测量方法?为什么?

再请学生量一量长方形短边的长度是多少?

b、在量之前,谁能来估测一下它的长度呢?

20、在观星过程中,我们看到的天空中有一条闪亮的“银河”光带,实际是由许许多多的恒星组成的一个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银河系。我们生活的地球在银河系。说说你是怎么估计的?

提问:这次在测量之前,你有什么友情提示吗?

7、月球的明亮部分,上半月朝西,下半月朝东。测量的时候尺子一定和测量的物体要放平,从刻度0开始测量。

4、画一画。

学了这么多,你想不想自己来画一条几厘米的线段呢?那我们就一起来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吧。

10、由于人口迅速增长、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世界人均供水量自2023年以来开始减少,而且持续下降。生自己操作,说说是怎么画的?同桌相互交换量一量是否是5厘米。、

课件展示画法,可以先画两个端点,再连起来。

7、将铁钉的一部分浸入硫酸铜溶液中,有什么现象?过一会儿,取出铁钉,我们又观察到了什么现象?(p36)自己再画一条喜欢的线段,喜欢几厘米就画几厘米。

5、拓展提高:红色彩带的长度(坏的尺子)

师:现在请你看屏幕,将出现一条红色的彩带,请你看看它的长是几厘米(抢答)。(课件展示5厘米)

9、物质的变化一般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很多,最重要的特点是产生了新物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物理变化。 生可能会出现5厘米和6厘米两种答案。

师:我听到两种答案,要么是5厘米,要么6厘米,有争论。但最后的答案当然只有一个,到底是5厘米还是6厘米呢?请说出你的理由,要尽量想办法说服他们。(先请认为是6厘米的说)

预设1:我觉得是6厘米,因为从1到5就是5个了,再加上0,就是6个。所以是6厘米。

预设2:我觉得是6厘米,因为从0到6是6个,我们不能把0忘记了,就像黑板上写的,0表示起点。

预设3:我觉得是5厘米,因为我数的是格子,不是数。

13、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包括围绕行星转动的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系。 预设4:我觉得是5厘米,虽然0到6是6个数,但是0前面没有数了,也就是说从0到1是1厘米,从1到2是1厘米,从2到3是1厘米,从3到4是1厘米……

师评价:孩子们,通过刚才这个争论的过程,,我看到了我们这种互相争论、互相倾听、互相学习的氛围,很好。坚持自己的意见,还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刚才大家说的都有自己的理由,无论你说对了,还是说错了,都是勇敢的,好样的。

那这个答案到底是几厘米呢?不是老师说了算的,我们应该研究这条线段与1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看它包含了几个1厘米。请看看屏幕,我们数一数。

师生齐数几个1厘米。5个1厘米就是5厘米。

小结:是啊,几个1厘米连起来就是几厘米。

6、认识大约几厘米。

11、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有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了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出示大手掌,猜猜看这是谁的手掌呢?告诉学生这是老师的手掌,我想量一量我的手掌宽是多少?(课件出示**和尺子,课件出示大约几厘米)

17、大熊座的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星组成的北斗七星,再出示小手掌,再猜这是谁的手掌呢?告诉学生这是我女儿的手掌,她今年才4岁,我们来量量她的手掌有多宽?(尺子出现,大约几厘米)

答:火柴燃烧、铁钉生锈、白糖加热等。(1)像这样比几厘米少一点点,或者比几厘米多一点点,可以说是大约几厘米。

2)量一量你的手掌宽。

3)汇报交流:有的手掌宽大约6厘米,有的宽大约7厘米,因为我们的手不一样大,所以测量的结果也不一样。

17、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4)自己读一读,记住它们。它们可是我们随身携带的尺子哦。

四、总结回顾,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帮科利亚找到了测量长度的好方法了,他一定会非常感谢你们的。回家后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物体,来量量他们的长度吧。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认识厘米教学设计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西师版教材二年级上册54 5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3.会用尺子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使学生养成细心 认...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认识厘米教学设计

学习必备欢迎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西师版教材二年级上册54 5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3.会用尺子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使学...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认识厘米教学设计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西师版教材二年级上册54 5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3.会用尺子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使学生养成细心 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