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设计

发布 2020-12-22 20:58:28 阅读 7183

授课教师:李立武

课题: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

教学内容:课本81页例题及“试一试”,课本第81页“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1、学生会读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的运算,掌握运算顺序,并能进行正确运算;

2、通过计算,进一步熟练乘、除计算。

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掌握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难点:加强对运算顺序的认识。能进行第。

一、二步的计算。

3、关键:通过混合计算使学生熟练乘、除计算。

教学过程:一、 复习铺垫。

1、 口算:

2、指名板演:

指名口述计算过程,集体订正。

提问: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顺序是什么?3、口算。

4 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将要利用到以上的知识,学习新的内容——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 新授。

1、 教学课本第81页例题“2×3×4”。

1)、指导读法。

2)、指导算法。

a)提问:这题中有几个运算符号?

介绍:像这样题目叫连乘。(学生齐说)

b)这题应按从左到右得顺序计算,先算2×3得多少?再算什么?(板书2×3×4=24)

c)与复习题相比。

提问: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相同?(计算过程相同,都是先算2×3=6,再算6×4=24;不同的是:

准备题中每一步都要把写下来,而例题则要把第一步计算结果记在脑子里,然后再算第二步)

2、 教学课本第81页例题第2题“36÷4×3”。

a) 出示复习题36÷4 ( 3 ( 将它改编成一道二步计算的算式。(出示例题)

b) 提问:这道题中有哪几种运算?

介绍:像这样的题目,我们叫乘、除混合运算。(学生齐答)

指名学生读算式,再齐读。

c)、提问:想一想,这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6÷4 ×3 = 27(指名学生口述,并板书)

(d)、小结:像这样的连乘、乘除混合运算的题目,都是按着从左到右的顺序来计算的。

3、出示课本第81页“试一试”中的两题。

a)、指名分别读一读。

说明:像“48÷6÷2”的题是连除。

(b)、提问:这两题都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在每题第一步下面画画线)

c)、学生练习。

d)、比较例题和复习题。

说说这几题在计算时有什么地方相同?

小结:今天学习了如何计算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试题,在计算时都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来计算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题。

学生练习。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a)、出示:3×3×5 24÷4×8 32÷8÷2

b)、请学生分别说说计算顺序及过程。(依次板书)

c)、学生练习。

请学生观察者三组题,看看每组题有没有联系?什么联系?

3、 完成“想想做做”第题。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指出:在读题、计算时,连乘、连除和混合运算的题目都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的。

五、布置作业。(见教材)

二年级数学上册公开课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 乘加 乘减 公开课教案。授课时间 2014年10月30日上午 星期四 第二节课。地点 打鱼小学二年级教室。授课教师 陆治星。课型 校内公开课。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乘加 乘减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p58例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学会乘加 乘减的计算方法。2 能正确地进行乘加乘...

二年级公开课教学设计

19.我喜欢的鸟。授课教师 黄阳阳 授课时间 2016 4 14 授课班级 二年级。课题名称 我喜欢的鸟 第19课 课时 1课时。课型 造型与表现?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在回忆 观察 分析与交流中,引导学生感受 体验鸟的美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对画家的艺术作品的欣赏过...

金龙小学三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设计

师 你真是太聪明了,回答的真好,表扬一下,鼓励鼓励 同学们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没有弄明白,刚刚我们把开窗 升国旗 推箱子分为平移,将钟表 风车 方向盘分为旋转,我们可以将它们称为什么现象吗?学 老师,我认为既然将开窗 升国旗 推箱子的运动分为平移那就称为平移现象。把钟表 风车 方向盘的转动分为旋转就是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