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研读。刘霖霖。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材料研读。
一。教材分析。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科书共分为十个单元。首先,第一单元认识有余数的除法,让学生经历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理解余数的含义,并能够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第。
二、四、六、八单元的数与代数领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能够用语言和符号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进行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由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到简单的万以内的加减法再到稍复杂的万以内的加减法,最终能够掌握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和两步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并学会分步计算解决乘加、乘减、除加,除减的问题。
第。三、五、七单元是几何与图形领域,从开始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分米,毫米,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和简单的换算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能够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最后能根据**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课本的第九单元是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使学生能够分类统计,用**,画图等方式呈现出整理结果。
并学会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最后一单元总复习,回顾整理全册内容。下面我主要说一下有余数的除法。
二。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2.掌握除数和余数的关系。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有余数除法的计算,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学难点是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四。教学内容。
本章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乘除法的意义,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学生学习多位数除法竖式及进一步应用除法解决问题的基础。表内除法主要研究正好分完的情况。而有余数的除法,只要研究分后有剩余的情况。
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学习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两部分内容相互练习,也是今后继续学习除法的基础。
在上课时给学生提供了摆小棒这一活动,第一次摆请每个同学用八根小棒摆正方形,正好能拼成两个正方形,没有剩余。体验正好分完的情况。第二次摆请每个同学用九根小棒摆正方形。
九根小棒能摆两个正方形,还余下一根。明确剩余的不能再摆一个正方形,也就明确了除数产生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引出今天要研究的内容-有余数的除法。
下面让学生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这一概念。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同桌合作。继续添加小棒的根数摆正方形,观察还可能剩下几根小棒,并记录下来。
最后将所有的算式排列起来,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发现呢?学生会发现除数都是4,余数有1.2.
3。这是提问学生,余数能不能是四呢?能不能是比4
大的数?通过观察,不管给多少根小棒,余数都只能是1.2.3.让学生感知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五。发现的问题。
在讲授根据排列规律找第几个图形是什么形状时,学生对商的理解比较迟钝。练习了好多题,还是不能快速准确的找到答案,反思我的教学是不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六。总结。
通过这次教研能使自己更加稳固的掌握学科知识,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 五单元测试。一 计算。1 看谁算得又快有对。2 列竖式计算 带 的题要验算 3 估算。二 填空。1 笔算加减法时要从 位算起,相同 要对齐。2 比425少263的数是 比631多259的数是 3 两个加数都是238,和是 比最大的三位数少204的数是 再加上 就和450同...
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培训心得
今天在听了专家的报告和 了两节优秀课例后,我发现目前小学教育已经不只是知识的讲授,而更应该关注孩子们数学学习素养的提升。我们要让孩子们去体验过程 感悟思想 积累活动经验,这样日积月累孩子们的数学能力就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专家已经给予了我们理论上的引领,我们每一位数学老师都应该在每一节课堂上有意识的去...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共五课时。课题 信息窗1 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年级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学重点学情分析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同学们喜欢野炊吗?想帮野炊的同学解决问题吗?野炊时大家一共带了9个面包,要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平均分给9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二 运用情景探求新知。1 图上这些同学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