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发布 2020-03-17 01:24:28 阅读 1348

芙蓉区燕山二小任慧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很荣幸能够有机会在这里就二年级数学下册的教材分析与大家进行交流和**。大家都知道:

教材是最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但这一课程资源要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师正确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合理把握教学目标,设计切实可行的教学实施方案,并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因此,下面我就从解读教材入手,针对各部分内容提出一些教学实施建议,以供大家参考。

一、教材简析。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包括以下一些内容:表内除法,认识万以内的数,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认识锐角和钝角,初步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认识克和千克,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继续探索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其中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及用数学解决问题是本学期的重点内容。

(二)编排特点。

本册教材的编排和处理,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体现了前两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如:在每个教学单元的开始,教材都安排了即反映现实生活内容又包含有所学数学知识的主题图。使各部分知识的教学都从学生有所体验的实际问题或现实背景引入。

使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计算教学继续体现算法多样化。展示不同的计算方法,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思维习惯使用不同的方法计算,保护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其次,许多例题和习题具有开放性,提供让学生继续探索的线索,为培养学生**兴趣、创新意识创造条件。

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科学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解决问题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安排了解决问题教学单元,以学生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内容为素材,展示在实际活动中可能碰到的系列问题,让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

第二,结合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适时安排解决问题的有关内容,让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数与计算知识后,学习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改进表内除法教学的编排,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表内除法是第一学段的重要教学内容,理解和掌握表内除法计算也是学生需要掌握。

和形成的最基础的知识与技能。与现行教材相比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变化较大。

第一,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的基础上,教材集中安排了表内除法的教学“表内除法(一)”教学除法的意义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表内除法(二)”教学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和用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分段集中教学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又可以节省教学时间。

第二,除法的初步认识分“平均分”和“除法”两段进行。“平均分”通过组织开放性的操作活动,让学生从直观到抽象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及平均分的方法。“除法”则通过直观、操作展示了除法在应用时的两种实际操作的方法,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同时了解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和读、写法。

第三,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教学渗透于学习除法的含义和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中。除法计算教学与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结合编排,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有更多的机会练习除法计算,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所学习的除法计算知识有什么用处、如何用,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

万以内数的认识改变了原有的编排结构,先教学1000以内的数,再教学万以内的数,出现了数位顺序表和近似数。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编排具有承上启下的特点:在二年级上册教学百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三位数(几百几十)的笔算加、减法,为进一步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作好准备。

本单元还结合几百几十的加、减法,安排了估算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根据具体情况,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4、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实验教材在“图形与变换”单元安排了认识锐角与钝角、简单的图形的平移与旋转。一方面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锐角与钝角的应用,理解平移、旋转现象,另一方面使学生学会辨认直角、锐角、钝角,学会对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的方法,初步感受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5、教材继续注意提供既丰富有趣又富有挑战性的素材,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例如,在“找规律”单元,继续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又如在“图形与变换”单元,让学生用学具制作美丽而有趣的玩具等,这些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而且也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

二、单元教学建议

一) 解决问题。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会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编排的,教材安排了3个例题,教学目标如下:

本单元的教学,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让学生学会分析数量关系,明确解题方法。

教学时,我们要继续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主动获取数学信息、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这一环节十分重要,教师切忌急于求成,代替学生提出问题。当然,二年级学生的提问能力还有待培养,有时学生的提问往往踩不到点上。

这时,教师应注意及时点拨引导,指导提问方法。在学生描述信息、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还应与学生共同进行梳理,用较为简洁的数学语言表述已知条件和问题。教师还可以通过板书或多**呈现文字叙述的题目,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

学生提出问题后,建议大家就从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学会用分析法去分析问题,比如例1要知道“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就必须知道原来有多少人,又来了或走了多少人。例2要知道:

“还剩多少个?”就必须知道一共有多少个,买了多少个。通过训练,逐步培养学生养成看到问题,就能够主动想到:

“要解决 ,就必须知道 。”的思考习惯。

大家看,例1是一个用加法减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教学时,教师可以从一步过渡到两步,比如说引入时,教师可以先从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引入,创设这样的情境:原来看木偶戏的有22人,现在走了6人。

让学生根据这些信息自己提出问题:“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并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得出:

要知道“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就必须知道原来有多少人,走了多少人?然后自己解决。

接下来,教师将题目改编,增加“又有13人来看戏”的信息,让学生直接解决:原来看木偶戏的有22人,现在走了6人,又有13人来看戏。现在一共有多少人看戏?

学生有了前面的铺垫,很多学生会直接用剩下的人数加上新来的人数,也就是16+13=29人。这时教师要适时追问:16是怎么来的?

引导学生说出22-6=16人以及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在学生交流分析思路时,教师要强调为什么用两步,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因为要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就要知道“原来有多少人”和变化的人数,现在变化情况由原来只有人走变为即有人走了,又有人来了,所以必须要用两步计算才能解决。

从而强调学生要学会看图,养成认真审题,明确题意再动笔的好习惯。那么在学生汇报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时候,教师一定要问一问每一步解决的是什么,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培养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找到解决两步计算问题的方法。

在学生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还要突出一题多解的能力的培养。教学时,在学生独立尝试解题后,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反馈与交流,引导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思维活动,呈现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使学生体会到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例1,除了书本给出的两种方法外,也许学生还会提出“13-6+22”的方法,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思路,只要学生能正确表述解决问题的思路,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另外,在方法发散时,可能有学生会把分步计算和列综合算式的两种不同形式看做是两种不同的方法,这时教师要适时指出分式与综合算式其实是同一种思路,只是表示方式不同而已,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将其他思路的分步列式改写成综合算式的形式。

例2、例3的分析模式大体上可以参照例1进行,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例2的教学中,小括号是教材第一次出现,使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又是本节课教学中的难点,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现实情境,帮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明确小括号的作用,初步掌握小括号的使用方法。由于教材中缺少四则运算的练习,仅通过一个例题的教学是不可能让学生掌握小括号的使用方法的。因此,建议老师们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这部分的单项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并初步体会小括号的作用。

而且这种练习要贯穿在整个学期中,通过练习多次进行渗透与指导,让学生逐步掌握。

例3的教学,因乘加、乘减是上期的学习内容,其学习难度不大,因此建议教学时可以将数据改为,更为开放。这样在就可以得到2×4+3和3×4-1等多种不同的解题策略。在练习设计时,教材第9页的做一做是一个开放的习题,但我认为针对性不够,建议大家围绕乘加、乘减有针对性的设计练习,我个人认为练习二的第4题和第5题在学生进行基础练习之后是不错的选项。

至于练习的发展走向,我个人觉得可以向三步拓展,如在最后可以设计这样类似的习题:一枝自动铅笔2元钱,4枝一包,现在有5包整的,3枝散的,求一共多少钱?这里需要提出来的就是,大家一定要注意把握好度:

一步是基础,两步是关键,三步是发展。不要一味求新求难,一定要注意保底教学。在练习环节,我们还可以针对性地设计一些补充条件、按要求编应用题或选择信息后提问解答等多种形式的开放练习。

最后要说明的就是关于解决问题的书写格式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是不是必须列综合算式和使用小括号、综合算式要不要脱式计算、解答后要不要写答语等?由于这些内容到三年级后都会具体学习,本册教材只是做了简单的介绍,课标上也都没有作要求,因此在教学时,建议大家对学生也不要做统一要求,对于那些能够提前掌握的学生我们可以给予鼓励和表扬,对于那些学习稍困难的学生不要强求。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二 教学实施建议。一 表内除法教学要重视概念的形成过程,关注计算能力的培养。表内除法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包括除法的意义 用乘法口诀求商和用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中应关注以下几个问题。1 除法意义教学要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体现概念的形成过程。相对于加法 减法和...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一 教学内容。这册教材共包括九个单元,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1.数与代数。主要包括表内除法 万以内数的认识及万以内数的加减运算。这三部分内容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时经常用到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2.空间与图形。主要学习图形平移与...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第3单元。图形的运动 一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主要包括轴对称图形 平移和旋转。教材的编排意图是让学生在折纸 剪纸的活动中体会图形的轴对称特征,认识平移和旋转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不管是轴对称图形,还是平移和旋转这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从数学的意义上讲,轴对称是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