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回乡偶书教学教案

发布 2020-12-17 07:53:28 阅读 523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2个字,会写三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

2、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学古诗,在读、想、演中理解诗的意思及所表达的情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热爱家乡。

重点难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学古诗,在读、想、演中理解诗的意思及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背诗导入。

1、同学们,你们会背哪些诗了呢?

2、课件依次展示《村居》、《所见》、《咏柳》诗歌的**。

师:今天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幅图,你能用学过的或自己积累的诗句来描绘看到的景象吗?

3、师:小朋友们看,几句简单的诗句就可以描绘出我们看到的景象,这就是诗歌的神奇之处。那你们知道咏柳的作者是谁吗?(生:贺知章)

5、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今天我们来学习由贺知章写的另一首诗歌,题目叫—《回乡偶书》(课件出示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学法指导。

学习一首古诗,我们要过四关,这四关分别是:我会认、我会解、我会读、我会想。同学们,你们能和老师一起顺利过关吗?

三、第一关:我会认。

师: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翻到115页,自由地大声地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然后去找一找树叶。

师:老师发现你们读得可认真了,接下来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比比谁的字音读得准。

师:好了是吗?那陈老师要来考考你们了,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能把字音读准了。

(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谁愿意来试试?(2个)下面我请一位小老师来带领大家读,谁行?(1个)我们一起来准确地读一读。

四、第二关:我会解。

1、解题:你会扩词吗?我们来扩词!

回:回家回来回到乡:家乡故乡乡土。

偶:偶然偶尔偶遇书:读书书写书信。

连起来就是:回到家乡偶尔写下这首诗。

2、第一句:离:离开回:回来。

整句句意:年轻时离开家乡,年纪大了才回来!

第二句:音:声音口音改:改变。

整句诗意:我的口音没有改变,但是两鬓的头发已经斑白了!

第三句:识:认识。

村里的儿童已经不认识我了。

第四句:客:客人何:**。

笑着问我是从哪儿来的。

五、第三关:我会读。

指导读好升降调、重音、长音。

六、第四关:我会想。

师:请再读读这句诗,对这个“客”字你还有什么疑问吗?(“客”是谁?贺知章。“客”从**来?板书“何来”“客”来做什么?)

师:小朋友们真会动脑筋,提了不少好问题。老师也来问你们一个问题:

诗句里的“客”也就是贺知章是指从外地来这里做客的客人的吗?(板书“客?”)请你们仔细地读读诗歌,也可以观察一下插图,找找答案吧。

(生自读诗歌,观察插图。)

师:心中有答案了吗?谁来说说看?

(生交流:贺知章不是做客的客人。)你从诗歌的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

(生:他从小离开了家乡,到老了才回来。)(少小、老大变红)(生:

乡音无改……)

师:贺知章爷爷三十六岁离开家乡到外地做官,到八十五岁才回到家乡,整整五十年哪!他时时刻刻都在想念家乡的亲人,盼望着可以早日回家乡看看,每当他看见天上的明月圆了,他会默默的吟诵起李白的静夜思——(生齐诵)

每当遇见故乡的故人时,他想问问家里的近况,可最终,他只是像王维一样,问了问窗前的寒梅——(生齐诵王维的《杂诗》)

现在终于盼到这一天了,当他走在回乡的路上时,他说——少小离家老大回。

当他从镜湖看见自己斑白的两鬓时,他说——乡音无改鬓毛衰。

当他看见村里的孩童时,他说——儿童相见不相识。

当孩子们把他当做客人时,他说——笑问客从何处来?

七、拓展训练。

师:其实,贺知章回到家乡后,面对熟悉的情景,一共写了两首《回乡偶书》,刚才我们学的是第一首,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第二首,相信你们会有新的感受。指名读——齐读。

(出示诗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配乐朗诵)

二年级语文上册《回乡偶书》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上册 回乡偶书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理解诗中的2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2 通过品读诗句了解词句的含义,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理解 偶 鬓 衰 客 等字的意思,会写 鬓 衰 两个字,理解诗句的意思能有感情朗读这首诗。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感慨万千的真实情感。教学过程...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回乡偶书

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诗文加上题目和诗人,简简单单35个字,一下子就读完了,这样的文体到底应该怎么教?有的老师觉得诗还不容易,读通 读顺 读出诗的节奏,大概了解意思不就行了?于是,这样的课堂,很是枯燥,一遍又一遍地读,读完后高年段的让学生一句一...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回乡偶书

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诗文加上题目和诗人,简简单单35个字,一下子就读完了,这样的文体到底应该怎么教?有的老师觉得诗还不容易,读通 读顺 读出诗的节奏,大概了解意思不就行了?于是,这样的课堂,很是枯燥,一遍又一遍地读,读完后高年段的让学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