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发布 2020-12-14 11:56:28 阅读 4060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材料: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课本。

教学时数:80课时。

授课教师:张晓红余雁飞王伟赵轶平。

适用对象:小学二年级学生。

课程目标。1、数与代数。

除法:学习竖式除法及有余数除法,并正确掌握其书写格式。

混合运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

顺序,及小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并掌握相应的运算。

生活中的大数:认识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会读、会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加与减(一)、(二):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计算万以内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 空间与图形。

方向与路线:能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认识简单的线路图,能根据线路图说出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距离和经过的地方。

测量:通过动手测量操作和实际活动,感受1分米、1毫米、1千米有多长,以及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具体情景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认识图形:通过生活情境认识角,会借助三角尺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三种角;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

3、 统计与概率。

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能完成相应的图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做出简单的**。

课程内容。第一部分: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除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学习有余数除法(商是一位数)。结合分物的实操活动,是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把一些物体平均分后有时会有余数,进一步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和正确求商,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并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第二单元《混合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加减混合以及两步有括号式题)。结合实际情境,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也使学生体会到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及“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顺序,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并掌握相应的运算。

3、第四单元《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大数的实际意义,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使学生体会验到“一千”、“一万”有多大,能结合实际,对万以内的数进行估计,能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认识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会读、会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

4、第六单元《加与减(一)》、第八单元《加与减(二)》。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整。

十、整百、整千数的加减的口算,探索计算万以内数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培养估算意识,并能运用估算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确定,形成习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二部分:空间与图形。

1、第三单元《方向与路线》,借助实践活动,认识八个方向;能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认识简单的线路图,能根据线路图说出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距离和经过的地方,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第五单元《测量》,通过动手测量操作和实际活动,感受1分米、1毫米、1千米有多长,以及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具体情景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3、第七单元《认识图形》,通过生活情境认识角,会借助三角尺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三种角;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能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会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设计图案。

第三部分:统计与概率。

第九单元《统计》,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能完成相应的图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做出简单的**。

另外本学期的学习,还安排了一系列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第四部分: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的正文或习题中,安排了丰富的实践活动。例如:

1.到操场上看一看,说一说校园内各方向分别有什么。

2.贴一贴。希望小区示意图。

3.找一找生活中的大数,并与同伴说一说。

4.估一估,数一数,有多少片树叶?说一说你是怎样数的。

5.走一走,10米大约有多少步?100米大约有多少步?估一估,1 000米大约有多少步?

6.量一量,比一比,说一说一些物体的长度。

7.拿一张不规则的纸折一个角,再摸一摸。

8.用附页1中的七巧板拼出长方形、正方形。

9.用学过的图形设计漂亮的图案。

10.把几十粒黄豆泡在水中,记录生长情况,制成统计图表。

通过以上一系列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课程实施。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对本册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一)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在本册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教材通过数小正方体木块,10个是一长条,100个是一层,这样的10层就是一千个,有这样10个大正方体就是一万个,体会“千”“万”的实际含义。利用自制的方向板,在教室内或操场上辨认方向。通过数学游戏你问我答,神奇的“495”练习万以内加减法,通过设计图案复习认识图形,通过实验泡黄豆,填写和绘制统计图表等,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本册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流。例如,“乘车去机场”,有25人,面包车限坐8人,小汽车限坐3人。

可以怎样派车?你认为怎样派车合理?先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想出一种方案就可以,在小组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达。

特别是在回答怎样派车合理时,答案不要求一致,只要合理即可。又如,在**“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越大,与边的长短没关系”时,组织学生进行学具操作,挪动用两根硬纸条做成的活动角的边;用两块不同大小的三角尺,比较它们的对应角,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这一知识。

三)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本册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技能。例如,估计一筒花生有多少粒,一篇文章有多少字等。在进行万以内加减法计算时,先估计得数的大致范围,再进行计算。

在学习测量时,先估计测量的物体有多长,再实际测量,这样做,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估计技能。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探索计算方法时,必然算法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如,计算102+129=?

学生在估计得数的大致范围后,在进行实际计算时,可能有以下方法,都应受到鼓励。

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各种算法,应引导学生观察数目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在进行验算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验算。

四)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本册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例如,学习“洗衣机”这一节,研究“如果用节余的钱买一台**是960元的洗衣机,需要几个月?”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可能有以下做法:

960-438=522(元) 522-438=84(元) 需要攒3个月。

438+438=976,两个月不够,需要攒3个月。

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在本册教材中,安排了多个实践活动,教师要充分利用,精心组织学生开展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过程。

课程评价。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一)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应该考查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否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还应重视了解学生数学思考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谈一谈自己的想法。例如,实践活动“有多少片叶子?

”在进行这一活动中,我们首先考查学生参与程度,了解学生能否独立估计和设计数数的方案,能否与他人合作和交流。同时也要了解学生在活动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和进行数学思考的情况。在数叶片时,根据叶片分布情况,学生可能。

三十、三十地数;五。

十、五十地数、一百、一百地数,都是可以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分析和评价。在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时,可以采用成长记录袋的方式,以反映学生进步的历程,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二)适当评价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二年级的学生往往需要借助具体事物或实物模型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重点考查学生结合具体材料对所学内容实际意义的理解。例如,评价学生是否能正确数出万以内的数,并能正确读写。

可以数小正方体,数不同面额的人民币,指定一个数,在小方格中涂色等活动。又如,考查学生对本册所学的几何图形是否有所认识,可以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借助三角尺辨认直角、锐角、钝角等。

三)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要注意考察学生能否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是否愿意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学生提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给予定性评价。

二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人教版二年级下学期 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 白寨镇试验小学。课程类型 必修课程。适用年级 二年级。总课时 60课时。设计教师 赵莉。设计日期 2012 2 14 学生 教材及其他资源背景分析 一 学情分析 通过上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基本适应了学校生活,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方面,能熟...

二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樊丽珂。课程类型 必修。教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授课时间 60 课时 授课教师 樊丽珂。授课对象 二年级学生。本期学习目标 数与代数 1.数的认识。1 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2 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2.数的运算。1 结合具体情景,体会四则运...

二年级数学 下册 课程纲要

尚庄小学二年级数学 下册 课程纲要。设计教师 日期2012.1 适用年级 二年级。本册内容包括 解决问题 表内除法 一 表内除法 二 图形与变化 万以内数的认识 克和千克 万以内加法和除法 统计 找规律 第一单元 解决问题 共四个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