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二年级下教材分析

发布 2020-12-03 21:20:28 阅读 5856

数学二年级下。

教材分析(要点)

教材总体说明。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科书共8个单元,其中穿插安排了3个数学实践活动,3个数学文化,其教学内容如下表:

各单元及各节目录一览表。

注:本册教科书共设计单元主题图4幅,课堂活动32个,练习17个,2个单元的整理与复习,1个总复习,3个数学文化。

第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是以一年级(上)“20以内数的认识”、一年级(下)“100以内数的认识”为基础,安排了数数、写读、读数、数的大小比较、较大数的估计等内容,目的在于为学生整体建构科学的数的概念,更好地认识万以内的数。

第三单元,三位数的加减法是在20以内数,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为基础,主要有整。

十、整百数的加减(口算)、加减法的估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及“探索规律、解决问题”等内容。“万以内数的认识”和“三位数的加减法”是本册教科书的重点。读写数中涉及“0”的读写、加减计算中的连续进位和连续退位,变化多、学生计算正确性差,探索规律和解决问题思考性强,这些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要特别注意。

第二单元“认识图形”是以一年级(下)初步感知和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为基础通过实际操作、观察、体验,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感知平形四边形,并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拼**形。

第四单元“千米毫米”是继二年级(上)认识了米、厘米,知道分米且具备了“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认识长度单位千米、介绍毫米的。对毫米学习的要求要低一点,《标准》表述的是“认识行米,知道毫米”。

第五单元安排的是有余数的除法。二年级(上)学生学习了表内除法(用口诀求商),三年级(上)将要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用竖式求商。而有余数的除法,正是沟通和连接这两部分知识,内容有除法竖式和认识、理解有余数的除法。

第六单元“时分秒”是在一年级(下)“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让学生在活动中建立“时、分、秒”的实际概念,并结合“时、分、秒”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七单元“统计”。学生在一年级(下)经历、体验数据最简单最直观的分类,本单元内容有数据的分类整理,初步接触最简单的统计表、统计图(仅限于一个方格表示一个数量)。

本册教科书安排了“学习‘当家’”、人身上的小秘密”和“每天锻炼1时”3个实践活动。在选材上充分联系学生在生活实际,考虑了学生的不同需要;在呈现方式上注重**并茂,突出可操作性。主要在于让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来体验生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本册教科书还安排了“聪明的高斯”、“七巧板”、“计量的发展”3个数学文化方面的内容,仍用***这种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儿童了解一点有关的数学史和数学发展的背景知识,丰富儿童对数学的认识。

在教学内容的把握上请注意:

1、数与代数在全册内容中占有重要地位。

重视对数的意义的理解,结合较大数的估计,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

淡化过份“形式化”和记忆要求,注重情境体验,过程方法。

注重探索和发现规律,注重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降低计算难度和速度的要求,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

减少单纯性的技能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

2、空间与图形突出图形的认识。

通过实践活动,增强直观体验,强调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直观集训平行四边形。

强调量的实际意义,强调测量过程。

加强对周围环境和实物的直接感知,发展空间观念。

注重几何内容的前后衔接,相互渗透,逐步深入,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3、统计内容突出经历统计过程,注意形成初步的统计观念。

形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统计需要,选择适当方法整理,经历对数据分类、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

根据统计图形回答简单问题,并与同伴交流。

4、实践活动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作为必须的学习内容。

改变传统教学造成学生“强于基础,弱于应用;强于答题、弱于动手:强于模仿,弱于创造”的局面。

改变学习方式,让学生亲自参与,切实感受调查分析、**推理、检验论证等数学过程与方法。

直接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小接触数学内容的现实性、问题性、综合性与探索性。

体验实践活动的基本过程“生活情境,发现问题——作出**,作好安排——动手实践,观察研究——得出结论,解释论证”。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领域。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万以内的数,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能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结合具体情境感受较大数的意义,并能估计。

3、正确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4、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平面图形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能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圆拼图。

5、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千米的含义,知道毫米,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6、结合实际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理解“余数必须小于除数”,会写除法竖式,能解决简单的有余数的实际问题。

7、认识钟表,能在实际活动中体会时、分、秒的长短,能结合具体情境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8、经历整理数据的过程,学习最简单的整理方法,认识最简单的统计图形,能完成相应的图形。

知识与技能——仍然是数学学习的重点。

对双基的认识不是一成不变的,打破传统的“学科中心”,突破陈旧的“知识体系”。

学习内容并不是以完全的“定论”方式呈现。强调用学生自己的语言描述计算方法。

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

注意过程与结果并重,在知识的形成与应用中学习知识,将过程与方法确立为课程目标。

二)数学思考领域。

1、在万以内数的认识中能借助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能结合具体的估算情境,解释估算的过程。

2、在认识简单平面图形与拼**形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概念。

3、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说出主要的思维过程。

4、能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能根据统计图表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归纳、比较。

数学思考——数学思维、数学方法、数学意识

数学思考是在学习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但它不以掌握数学知识为标志。

经历运用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及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理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经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三)解决问题领域。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了解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并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3、初步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解决问题——不同于传统的解题活动。

特别是不同于传统教学中强调“识别题型,模仿例题、回忆解法”等非思维性活动的解题。

核心是通过“观察、思考、猜测、交流、推理”等富有思维成分的活动才能解决的问题。

初步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与个性化,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学会与人合作、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方法,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

四)情感与态度领域。

1、在他人的帮助上,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拼**形、探索规律、数据收集、测量、体验时、分、秒等有趣、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上,能克服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测量、统计、实践活动等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在认识图形,时、分、秒,测量长度,探索规律,解决问题等内容的学习中,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

情感与态度——数学课堂教学中素质教育的认识。

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体验数学内容的挑战性、数学活动的探索性与创造性,感受数学结论的严谨性。

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形成事事求是的态度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4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个方面的目标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后3个方面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而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

学生在后3个方面的发展比单纯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发展更重要。

4个方面目标的实现不是“齐步走”,更不能“一刀切”,要注意处理达成、渐进、渗透的关系。

三、全册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

1、选材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

考虑地域不同,关注城乡,关注西部。

重视环境保护,重视儿童生活。

重视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认知需求。

2、倡导动手初、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数学知识是以结论方式呈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旧知和经验,为学生自主探索搭建认知平台。

注意体现挑战性、开放性,让学生充分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把合作交流作为学习行为与学习要求。

3、内容安排科学合理,呈现方式丰富多彩。

内容安排科学合理,以数的认识和计算为例。

1)万以内数的认识:数数——计数单位——数的组成——数的读写——较大数的估计。

2)三位数的加减计算:整。

十、整百数的口算——估算——竖式计算;口算、估算、竖式算都注重方法的多样化。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坚持 在体现新理念的同时注意具体措施的可行性 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两个基本原则,力求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 实用 开放的特点。注意符合教育学 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 主动求知...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六 表内乘法 二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2 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继续学习 的乘法口诀。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 难点是使学生熟记7 9的乘法口诀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关键是充分利用2 6乘法口诀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迁移学习 的乘法口诀。采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来激发学...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龙口市新港路学校康莺川。尊敬的各位领导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内容是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的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可分为四大板块 一 数与代数。第一单元 万以内数的认识第三单元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一 第五单元 万以内加减法 二 第六单元 混合运算。第八单元 两 三位数乘一位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