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说课稿

发布 2020-11-19 23:31:28 阅读 1147

一、说教材。

1、《卖火柴的小女孩》是教育人教版第十二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内容均为外国文学或以外国人生活为题材的作品。

2、《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十九世纪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经典童话。它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

3、目标要求。

本文是学生自小就爱读的童话,过去一直侧重于欣赏故事情节和美丽的人物形象,而六年级的学生即将小学毕业,过渡到人生的下一个阶段,在这个转型时期则应指导学生驱策中学生通话的表达方法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因此,根据《语文课文标准》对5—6年级的目标要求,本课时的知识目标为学习。

作者基于现实展开合理想象的表达方法;过程和方法目标定位为在对课文重点内容的阅读理解中体验、感受小女孩的悲惨命运,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目标为感受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学会关爱他人,帮助他人。

4、学情分析。

本课故事性强,学生有学习兴趣,经过几年的阅读理解训练,已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已基本能够自己读懂故事。只是在重难点内容的学习上,老师还需适当的点拨,教给他们理解故事中深刻含义的方法。

5、教材重点。

写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从火柴的亮光中看到的种种幻想。这些幻象的美好与小女孩现实生活的处境形成强烈的对比,更加衬托出小女孩的可怜和悲惨。

6、教材的难点:

最后三个自然段中的两个句子,一是“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餓,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和 “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他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二、说教法。

传统的教学结构,局限于实现引导学生理解教材,掌握和巩固知识的近期目标,而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结构,在有效地实现此种近期目标的同时,更追求培养学生探索、创造精神,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开发学生潜在的智能,实现知识教育和发展教育的双重价值。

为此,我重新组合课文,采用变序法来组织课堂教学,即跳过第。

一、二段,先讲读第三段,让学生了解故事的结局;再讲读第。

一、二段。通过投影演示,读引入境,使学生体会小女孩种种幸福的幻想,以及她对美好生活的渴望,通过幻想反衬了小女孩悲惨的命运激发学生对小女孩的同情,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贫富不均的不合理的社会现象,从而从感情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采用这种方法是因为直接切入结局,能留下悬念,从而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迫切想了解造成小女孩这种悲惨结局的原因。

所以采用变序法进行课堂教学。

三、说学法。

教学中,我主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理解领悟为主轴的“三主原则”。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理解能力,为了突破重点、难点,我引导学生用“读-想-说”的方法来学习语文。循着作者的思路,先自读或听读课文,弄懂主要意思,在抓住重点句子,想想为什么这样写,说明了什么,最后联系课文、看投影,说说作者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

在读中披文入境,以真切的感情去理解课文内容,在想中去体会人物的悲惨遭遇,在说中提高认识,激发情感。

四、说教学程序。

如果说钻研教材,研究教法与学法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的话,那么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为使学生有所获,根据教材特点和所确定的教法和学法,我这课时安排如下三个环节:

一)用多**课件,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导入语:同学们,新年的钟声敲响了,人们沉浸在新年的幸福和快乐中,可卖火柴的小女孩却已经冻死在街头(随着**投影)出示小女孩已经冻死的**,激起学生的同情心。

接着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教师深情并茂地范读第三段,并顺势而导:同学们,你从第三段课文内容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质疑: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街头太不幸了,为什么课文却用两个“幸福”说她是“幸福”的呢?各小组合作**问题,领悟两个“幸福”的含义。

前一个“幸福”是指幻想中得到了幸福,第二个“幸福”是指小女孩死了才能享受幸福,才没有饥饿、寒冷和痛苦,通过指导学生从具体的语言环境,小女孩临死时的动作神态,去体会小女孩在大年夜这一本应拥有幸福和快乐的时刻,却冻死街头的悲惨命运。

进一步深究根源:是什么造成了小女孩悲惨的命运?使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悲愤心情,感受到他对劳苦人民给予的深深同情和对贫富悬殊社会的强烈不满。

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二)利用电教手段,视听结合,学习第一段。

体会小女孩现实生活之悲惨。抓“每一个窗子里都透出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理解体会小女孩内心的想法。

三)利用电教手段,视听结合,学习第二段。

第二段是全文的重点段,写小女孩在寒冷和孤独中一次又一次擦火柴看到的种种幸福的幻象。全段分五层来写,这五层结构相似,都是按“现实-幻想-现实”的顺序来写的。

教学时,我重点指导第一次擦火柴的内容。先让学生轻声读这部分,思考:小女孩在什么情况下擦燃第一根火柴?

透过火柴的亮光,她看到了什么?结果怎样?再出示课文插图投影,**结合,让学生以真切的心情去分析、探求问题的答案,形象地感受并说出小女孩的幻象。

然后归纳学法:“读-想-说”。因为学生已基本掌握了这种学法,所以后面的教学我要求学生运用上面学到的方法带着投影出示的思考题来学习第二-五层擦火柴的内容。

从小女孩的幸福幻想中,学生不但感受到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体会到她在现实中的悲惨生活。最后指导学生朗读本段中的重点句子。

三)总结全文,拓展思维。

(1)同学们,卖火柴的小女孩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生活,只有死路一条,只有死亡才能摆脱痛苦。那么,大家设想一下,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现在来到我们中间,你会对她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2)教师小结。

a、同学们说得都很好,都是有爱心的好孩子。如果卖火柴的小女孩能来到中国,来到我们中间,她就不会有痛苦,不会有孤独了。她会有许多爱她的小伙伴。

现在,同学们想象一下,她来到我们中国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把悲惨的结局改成美好的未来,试编一个小故事,并把它写下来讲给同学听。

b、从小女孩的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的悲惨遭遇,我自然地想到我国唐代诗。

人的两句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课件出示)

释:朱门:指做官的有钱的人家。

这句诗非常著名,它是封建社会贫富不均的缩影。从卖火柴的小女孩想到这两句诗,又从这两句诗想到卖火柴的小女孩,说明不仅我国封建社会是这样,当时的丹麦王国也是这样。

对比小女孩,这不禁使我想到了你们,你们生活在祖国的怀抱,你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呢?这一切对于你们来说可能算不了什么,甚至认为是一件极平常的事,可卖火柴的小女孩连这极平常的生活都享受不了。

3)小结结束。

安徒生被称为“世界童话之王”,台湾女作家张晓风曾写过这样一首诗:我们一起来读读(课件出示,教师配乐朗读):“如果有人5岁了,还没有倾听过安徒生,那么他的童年少了一段温馨;如果有人15岁了,还没有阅读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少年少了一道灿烂;如果有人25岁了,还没有细味过安徒生,那么他的青年少了一片辉碧;如果有人35岁了,还没有了解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壮年少了一种丰饶;如果有人45岁了,还没有思索过安徒生,那么他的中年少了一点沉郁;如果有人55岁了,还没有复习过安徒生,那么他的晚年少了一份悠远。

”同学们安徒生的作品是可以伴我们一生的,希望你们课后能够像今天一样用心去阅读,用心去感受安徒生的其他作品,一生都能有安徒生的作品相伴。

五、说板书。

成功的板书是文章结构和内容的浓缩,既突出文章的重点,又反映文章的中心。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我的板书设计力求做到三个体现:体现课文脉络、体现文章重点、体现文章主旨。

根据课文内容,我设计本课的板书如下:

卖火柴的小女孩。

火柴―――幸福幻想―――冻死街头。

大年夜―――火炉―――温暖―――坐。

光头赤脚――烤鹅―――食物―――捏。

又冷又饿――圣诞树――欢乐―――微笑。

奶奶―――爱抚。

六、说教学特色:

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安徒生童话他们可能会觉得浅近,因此,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找准教学的切入点,给学生一个新的视角,激发他们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是每个教师都应重视的问题。因此本科我的教学特色,就在于引导学生通过重读童话,达成对幸福的多元理解。

卖火柴的小女孩说课稿

卖火柴的小女孩 第一课时说课稿。永昌镇校东小学胡元朝。尊敬的各位领导及评委们 大家好!现在我对 卖火柴的小女孩 第一课时的教学进行说课。一 说教材。卖火柴的小女孩 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四组第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是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的童话,它主要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故事。安...

卖火柴的小女孩说课稿

卖火柴的小女孩 说课稿。康家坝村小学刘艳妮。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是来自康家坝村小学的教师刘艳妮,我为大家说课的课题是 数字化图书馆 应用背景下的阅读教学之 卖火柴的小女孩 我将从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法学法 设计理念 设计环节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效果 八个方面展开说课。1 教学内容。卖火柴的...

卖火柴的小女孩说课稿

卖火柴的小女孩 说课稿。启明中学小学部 周洲。一 说教材。卖火柴的小女孩 是人教版第十二册第四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一篇家喻户晓的著名童话。也是一个具有鲜明特性和典范意义的作品。主要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有力地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