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

发布 2020-11-18 21:12:28 阅读 6127

第二单元教材解读。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选取了四篇写秋描景的文章,多个侧面丰富了儿童对秋天的感受。分别是《古诗三首》《秋天的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听听,秋的声音》。这组教材的内容主题是:金秋时节。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美丽;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秋天的情感。《古诗三首》《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是精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是略读课文。课文从多角度描写秋天,有的表达了在秋天里人们对家乡的怀念;有的记叙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欢乐;有的描写了秋天美好的景色。

教材里处处洋溢着浓浓的秋意,那秋天的山、秋天的雨、秋天的色彩、秋天的声音,都会使人们心中产生不同于对其他季节的感受。《古诗三首》描写了秋天的美丽风景,重点是朗读和理解古诗,领略秋天的美好风光,体会古诗包含的情感。《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作者记叙了“我”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路上行走的情绪。

重点是感受作者热爱自然的情怀,体会作者奇异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秋天的雨》 从几个方面介绍了秋天的雨,重点是理解体会秋雨的美好,体会作者对秋雨的喜爱之情。《听听,秋的声音》是一首现代诗,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

本单元的语文素养主题是:利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本单元所选的四篇文章中,语言非常优美、生动,有些词语对于大家来说比较陌生,特别是《古诗三首》的字词比较难理解。

学会用查字典、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学时,给足时间引导学生用恰当的方法理解词语。

二、丛书分析。

本单元配套主题丛书《成长乐园》共选入18篇文章。经典诵读中还选入四首与秋天这主题相符的四首古诗。

丛书分为三个版块,以人文主题为主,以素养主题为辅组织文章,具体分析如下:第一版块“秋的踪迹”主要选取了不同作家如严涛、苏联作家尼·斯米尔诺夫等,他们从不同角度写出了对秋天的独特感受。第二版块“秋日的童话”以充满童趣的语言写出了红叶、霜这些秋天的景物在秋天里经历的趣事。

第三版块“四季雨歌”写出了四季更迭,雨的不同特点。

本单元的《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第一版块“秋的踪迹”已放入本单元课文中进行拓展学习。第二版块“秋日的童话”,第三版块“四季雨歌”应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充分尊重其个性化的体验和感悟。一篇篇如诗如画的美文通过个性化的阅读,从而获得对美文、对秋天的独特感受。

阅读应重点放在学生对文章感悟和语言积累。

三、学习目标。

1、利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2、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感受秋天的美丽。积累优美的语言。

3、学会写日记。

4. 古诗三首。

学习目标。1.会认本课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山行》。

3.初步感知古诗大意。

4.能借助注释、看图、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词语,进而理解古诗文。

5.学习一组写秋景的古诗,感受作者对秋天的赞美,体会借景物描写抒发的情感。

教学重点。会认本课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初步感知古诗大意。

教学难点。学习一组写秋景的古诗,感受作者对秋天的赞美,体会借景物描写抒发的情感。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引入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诗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理解词语,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4.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三、识字写字。

1.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

2.组内合作识字:互读、互听、正音。

3.教师引导:鼓励学生当小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重点交流识字记字方法。

1)按照字的结构划分识记生字;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特征,想办法记住这些字,找出难点字和书写上应该注意的问题。

3)教师范写难点字,强调重点笔画。

寒:上下宽中间窄,中间是三横两竖,下边的撇和捺要舒展。

径:左窄右宽,左边是彳,右上边第二笔点在撇的下边中间位置、上边不交叉。

四、品读释疑。

1.再读课文:读《山行》,理解诗意。

2.诗意: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3.课文整体感知。

诗的前两句: “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

“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

诗的后两句: “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①点明写傍晚之景。

②傍晚晚霞和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格外美丽。③诗人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表达对红叶喜爱。④停车久,观察细才能悟出 “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霜叶红于二月花”,运用对比的方法,写出深秋的枫叶形象生动,这是全诗的中心句。 “红于”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诗人通过描写了一幅秋景图,表达对红叶的喜爱之情,赞美秋天的美丽。

4.交流:《山行》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物?从哪些地方发现的?(核心问题)——课后第2题。

明确:《山行》这首诗写的是秋天的景物。从“寒山”“霜叶红于二月花”看出来的。

5.积累诗人杜牧写秋景的诗句。

6.课文主旨。

山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串珠问题1)

1)小组讨论。

2)组内派代表发言。

3)教师明确:《山行》是一首明丽、充满生气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秋景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写的是在“山行”途中目之所及的景物,表达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五、本课小结。

山行》是晚唐诗人杜牧所写的一首清新俊逸的小诗,诗歌描绘了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构成的山林秋色图。作者主要以秋天为主题,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我们可以在观赏胜于二月春花的火红枫叶的同时,感受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机。

激发了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大自然了解,渴望走进大自然的愿望。

六、作业布置。

背诵课文。默写《山行》。(课后第1题)

点拨:背诵课文,一定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的最好。默写一定要注意写完整,包括题目、作者、内容、标点符号。

教学板书。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作者资料,引入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诗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理解词语,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4.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三、识字写字。

1.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

2.组内合作识字:互读、互听、正音。

3.教师引导:鼓励学生当小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重点交流识字记字方法。

1)按照字的结构划分识记生字;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特征,想办法记住这些字,找出难点字和书写上应该注意的问题。

3)教师范写难点字,强调重点笔画。

赠:右边中间框要扁、里面是中竖、左点和右撇,不是日或田。

盖:上窄下宽,中间是王字,下框要扁、里面是两竖、下横最长。

四、品读释疑。

1.再读课文:读《赠刘景文》,理解诗意。

2.诗意: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

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景是在初冬橙黄桔绿的时节啊!

3.课文整体感知。

诗的前两句:这两句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读了这两句脑海**现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荷花已经黄的、白的、紫的……各种颜色的菊花在秋风秋雨中枯黄、卷曲的花瓣,随风飘落,但是还是不肯低下高傲的头颅,仍然露出孤高之态。

诗的后两句:这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硕果累累、成熟丰收,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

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4.《赠刘景文》这首诗写了秋天哪些自然景物?你还知道秋天哪些景物是什么样?(核心问题)——课后第2题。

明确:《赠刘景文》这首诗写了秋季的景色,从枯荷(荷尽已无擎雨盖)、残菊(菊残犹有傲霜枝)、“橙黄橘绿时”这些地方发现的。我还知道秋天的风,卷起了片片黄叶,在街道和巷子里吹。

又到家家户户储存秋菜的季节了。大白菜、土豆、萝卜、冬瓜……堆满了菜店的棚子。田野里那好闻的气味。

红薯地都翻过了,玉米秸已砍倒,摘完棉花的花棵立在地里。经过秋霜的红薯秧,叶黑黑的,一团团堆在地头,发出一种甘甜的味道。……只要能体现秋天的特征就可)。

5.阅读方法解密:七言诗的朗读。

6.课文主旨。

赠刘景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串珠问题2)

1)小组讨论。

2)组内派代表发言。

3)教师明确:《赠刘景文》的大意是: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诗人一反悲秋的调子,突出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唤起学生面对生活要乐观向上,不泄气,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

五、本课小结。

赠刘景文》第一句以荷败、菊残,写出了秋末的特征。接下来诗人以橙子的金黄与橘子的青绿,把深秋的景色点缀得色彩鲜明而富有生气。诗人在此一反悲秋的调子,突出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擎雨盖”指荷叶。第二行诗赞颂了菊花的残枝有傲霜凌寒的气概。唤起了我们面对生活要乐观向上,不泄气,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

六、作业布置。

读下面两行词语,你想到了什么样的景象?

寒山残菊萧萧梧叶。

枫林霜叶橙黄橘绿。

点拨:注意放到理解古诗句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只要能体现秋天的情景就可以。

参***:寒山:寒山是深秋时节的山,此时山上的树木叶子五彩缤纷的,秋菊开得正艳,柿子树上挂满了柿子迎面凉爽的风吹过来……

残菊:眼前出现黄的、白的、紫的……各种颜色的菊花在秋风秋雨中枯黄、卷曲的花瓣,随风飘落,但是还是不肯低下高傲的头颅,仍然露出孤高之态,移情手法写出了菊的内在精神,示人以凛不可犯的气概。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试卷

小学三年级第二单元语文试卷。1 基础。1 读拼音,把词语端正地写在田字格里。y j ji o ju n k o ch xi n p s n b y n w n l x n zh n j n z zh zh n b i 2.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欢 乱跳人喜爱阳光明 闻鸡起 学苦练五 缤纷你挤我 争奇...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检测题新人教版

一 读拼音,写词语。8分 hu zh zh nb i zhu n o t r n k och ji oju n s nb du c n 二 辨字组词。10分 峰 诚 纪 穷 耍 蜂 城 记 究 要 捎 杂 著 坑 则 悄 朵 着 抗 侧 三 照样子,写词语。12分 自言自语。严严实实。不清不楚。四 ...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兖州大安小学2014 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质量监测。时间 60分钟满分 100分 班级姓名等级 一 看拼音,写词语。10分 sh sh s y n t o tu sh b zh u ji ng lu l y y c n c n zh nl n l m ng 二 比一比,再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