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汇总

发布 2020-11-17 22:09:28 阅读 3695

四年级下册。

1运动与力。

活动目的:**怎样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活动材料:风车、易拉罐、文具盒等。

活动过程:1.吹气或者用手煽风,观察风车的运动状态。

2.用力推静止的易拉罐,观察易拉罐的运动状态。

3.用力拉或者用手推静止的文具盒,观察文具盒的运动状态。

活动现象:1.用力吹纸风车,静止的纸风车会动起来。

2.易拉罐原来是静止的,用手使劲碰一下,易拉罐开始滚动,它的运动状态就改变了,用手挡一下滚动的易拉罐,易拉罐就停止了。

3.文具盒原来是静止的,用手使劲碰一下文具盒,文具盒开始滑动,它的运动状态就改变了,用手挡一下滑动的文具盒,文具盒就停止了。

活动结论:改变物体运动快慢,使物体启动或停止,需要给物体施加力。

2小球的运动。

活动目的:**物体的运动路线。

活动材料:小球、硬纸板、弹力绳、橡皮筋等。

活动过程:抛小球,抛出去让它自由下落;推小球,让它在桌面上滚。

动;拿起小球,让它直接下落;弹力绳连接小球,使小球来回运动;用纸板拍击小球等,观察小球的运动路线。

活动发现:小球的运动路线有时是直线,有时是曲线。

活动结论:按照运动路线,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两类: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3运动的形式。

活动目的:**物体的运动形式。

活动材料:小木块、钢尺、风车等。

活动过程:1.在桌面上推小木块。

2.把钢尺一端按在桌子上,另一端露出桌面,用手拨动。

3.用嘴吹风车或拿着风车轻轻跑动,让风车转起来,观察现象。

活动结论:物体运动的形式有平动、振动、转动等。

4声音的产生。

活动目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活动材料:钢尺、音叉、杯子、空塑料瓶等。

活动过程:1.把钢尺一端放在桌面上,另一端露出来,用手轻轻拨动,观察现象。

2.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观察现象。

3.将一杯水倒入另一杯水里,观察水面有什么现象。

4.嘴对着塑料瓶口吹气,观察发生的现象。

活动现象:钢尺的另一端振动,并且发出声音;水面振动,并且发出声音;瓶口振动,并且发出声音。

活动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5声音的传播。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知道声音在固体、气体、液体中传播。

实验材料:闹钟、塑料袋、水槽、水、玻璃钟罩、抽气机等。

实验步骤:1.把闹钟放在空气中,能否听到声音;把闹钟放在真空的玻璃钟罩内是否能听到声音。

2.用手指轻轻敲桌面或桌腿,将耳朵贴在桌面上,能否听到声音。

3.把闹钟用塑料袋扎好,放在水槽中;将耳朵贴在水槽上,能否听到声音。

注意事项:将耳朵贴在桌面上时,要堵住另一只耳朵,一定不能用力敲击桌子,以免损伤耳朵。

实验现象:除了在真空玻璃钟罩内听不到声音外,其余都能听到声音。

实验结论:声音可以在固体、气体和液体中向各个方向传播。

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

实验器材:铝箔、棉线、尼龙绳、木质米尺、音叉、音叉锤。

实验过程:1.找一位同学在材料的另一端倾听,一位同学在一端敲击抵住材料的音叉。

2.仔细听比较铝箔、棉线、尼龙绳、木质米尺传播声音的效果。

实验现象:使用铝箔听不到音叉的声音,感受不到音叉的振动。

使用木质米尺听到音叉的声音较小,感受到音叉轻微的振动。

使用棉线听到音叉的声音较高,感受到音叉较强的振动。

使用尼龙绳听到音叉的声音高,感受到音叉强烈的振动。

实验结论:声音在四种物质中的传播效果依次是:铝箔、木质米尺、棉线、尼龙绳。

6声音的变化。

实验目的:明白声音有强弱、高低之分。

实验器材:钢尺、橡皮筋、钉有钉子的木板、试管、烧杯。

实验步骤:1.用手把尺子压在桌子的边沿,先将尺子伸出桌面长一些,再将尺子伸出桌面短一些,用同样的力分别用手拨动尺子,仔细听声音的高低变化。

2.将尺子伸出桌面一定距离,先轻后重拨动按在桌上的钢尺,仔细听声音强弱变化。

3.用同样的力依次敲击4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的同一位置,仔细听声音强弱变化。

4.用同样的力拨动绑在两个钉子之间的橡皮筋,先拨动松弛时的橡皮筋,再拨动紧绷时的橡皮筋,仔细听声音高低变化。

5.用嘴分别在装有不同水量的试管口吹气,仔细听声音的强弱、高低变化。

实验现象:1.用手拨动伸出桌面的尺子,发现尺子伸出越短,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伸出越长,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2.先轻后重拨动按在桌上的钢尺,轻轻拨动钢尺时,尺子上下振动的幅度小,发出的声音弱;用力拨动钢尺时,尺子上下振动的幅度大,发出的声音强。

3.依次敲击4个装不同水量的杯子的同一位置,杯子里的水越多,发出的声音越低,杯子里的水越少,发出的声音越高。

4.拨动绑在两个钉子之间的橡皮筋,橡皮筋松弛时,它发出的声音低,橡皮筋紧绷时,它发出的声音高。

5.用嘴在试管口吹气,试管装水越多,它发出的声音越低而弱,而试管装水越少,它发出的声音越高而强。

实验结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发出的声音越弱,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发。

出的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速度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振动的速度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8探索地球。

活动目的:证明地球的形状。

活动材料:地球仪、小船模型。

活动过程:将小船模型贴着地球仪表面来回移动,从地球仪的另一侧观察小船。

活动现象:船只消失在海平面。

活动结论:地球是球形的。

9认识太阳。

模拟实验:太阳有多大。

实验材料:直尺、红色圆形纸片。

实验方法:1.测量圆形纸片的直径。

2.两名同学面对面站立,并且在一条直线上。

3.一名同学手持圆形纸片,当做“太阳”,另一名同学双手持直尺,两人视线保持水平,并且眼睛保持约20厘米的距离,观察此时圆形纸片的直经。

4.手持直尺的同学向后退,同时通过直尺观察圆形纸片直径的变化。

10登上月球。

实验名称:模拟月球环形山形成的实验。

实验器材:托盘、细沙、石子等。

实验步骤:1.在托盘内铺上约3厘米的细沙。

2.从不同的高度往沙盘里丢下一些相同大小的石子。

3.再从同一高度丢下大小不同的石子。

4.观察石子坑影子的变化。

实验现象:实验一:从不同的高度往沙盘里丢下一些相同大小的石子发现:

高度越高,形成的环形山就越大;高度越低,形成的环形山就越小。

实验二:从同一高度丢下大小不同的石子发现:

石子越大,形成的环形山就越大;石子越小,形成的环形山就越小。

实验结论:月球上环形山的形成与流星体撞击月球有关。

实验说明:在距今约30亿年前,空间的陨星体很多,月球正处于半融熔状态。巨大的陨星撞击月面时,在其四周溅出岩石与土壤,形成一圈一圈的环形山。

18灯泡亮了。

实验名称:**基本电路的组成(或:**灯泡亮了的秘密)。

实验目的:学会连接电路,了解一个完整电路的组成。

实验器材:电池及电池盒、开关、导线、灯泡及灯座等。

实验步骤:1.用导线把电池(装入电池盒)、开关、灯座(固定好灯泡)依次连接起来。

2.合上开关,灯泡就亮起来了。

3.打开开关,灯泡就灭了,这样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实验结论:一个完整的电路主要包括电源(如电池)、开关、导线、用电器(如灯泡)四部分。

实验说明:实验步骤中,让学生明白各部分的作用:开关:控制灯泡亮灭;电源:电的**;用电器:用电工作的机器,统称用电器;灯座、电池盒是附属部分。

19导体和绝缘体。

实验目的:判别导体和绝缘体。

实验器材:电池、电池盒、开关、小电珠、灯座、导线若干、检测物品(剪刀、铅笔、回形针、橡皮、塑料圆珠笔等)、检测液体(自来水、纯净水、盐水)

实验步骤:一)、制作检测电路。

1.把电池装入电池盒。

2.把小电珠装入灯座,注意装小电珠时不要太用力。

3.用导线把电池盒、小灯座、开关连接起来,并留出检测线,注意所用导线两头的绝缘层一定要事先剥去。

4.检测电路的通电情况。

二)、检测物品的导电性能。

1.**:哪些物体能导电?2.用检测电路分别检测物品的导电性能∶将检测物品分别接入检测电路,通过小电珠的亮与灭来判断物品的导电性能。

3.学生边实验边记录。

三)、检测液体的导电性能。

1.**:哪些液体能导电?2.用检测电路分别检测液体的导电性能:将检测电路留出的两根检测线都放入液体中,通过小电珠的亮与灭来判断液体的导电性能。

3.学生边实验边记录。

四)、检测人体的导电性。

1.介绍验电球。

2.用验电球检测人体的导电性:用两只手分别接触验电球的两个触点来判断人体的导电性能。

3.根据实验结果,准确认识导体和绝缘体。

4.整理器材将实验材料整理好。

实验结论: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如回形针、铁钉、盐水、人体等;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如橡皮、木头、纯净水等。

21设计小台灯。

活动目的:设计小台灯。

活动步骤:1.明确做满足什么需求的小台灯。

2.选取合适的制作小台灯的材料。

3.画图设计制作小台灯。

4.分享和改进制作小台灯的方案。

22制作小台灯。

活动目的:1.了解简单电路的构成。

2.能够画出简单的电路图。

3.手工制作小台灯。

活动材料:纸杯、二极管、led灯、导线、支架、开关、电池盒等。

活动步骤:1.把二极管插入灯罩(纸杯)内分开弯好,把2根导线分别连接二极管两极(注意长的是正极接红线),然后插入可弯曲的塑料短管内。

2.接着泡沫底座与塑料管对插,组成小台灯的支架。

3.在电池盒内安装好电池,把以上装置用双面胶与电池盒粘贴固定即可。

4.修整电池盒上导线的长短,然后把小台灯支架上的导线和电池盒导线正极与正极、负极与负极(红与红)连接,电路连接完成。

5.把开关打开,看看小台灯是不是亮了,检测一下手工制作小台灯是不是成功?6.根据实验指导学生自己试着画出电路图,并标出小灯泡的正负极来。

活动说明:电池盒导线的正负极不要直接接触,以免灼伤孩子的手。不能直接用家里、学校插座中的电做实验,以免引发触电事故,致人伤害。

23太阳能小台灯。

活动目的:设计制作太阳能小台灯。

活动材料:太阳能电池板、底座、连接器、开关等。

活动步骤:一)、设计。

1.画图设计制作太阳能小台灯。

2.认识太阳能电池板的构造,并选取合适的制作太阳能小台灯的材料。

3.分享和改进制作太阳能小台灯的方案。

二)、制作。

1.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底座、连接器,用双面胶把各部分固定牢固,防止脱落。

2.连接开关。

3.连接线路、安装灯。连线时,线路的正负极要连接一致,小灯和导线的正负极也要一致。

4.完成制作。

5.测试太阳能小台灯。测试时,注意观察小灯是否明亮。进行调试,保证能够点亮小灯。

活动小结:太阳光通过太阳能电池板为小灯泡提供了电能,太阳能小台灯是能源技术产品。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青岛版五年制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 变色龙 教案。一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 了解一些动物是怎样适应环境的。2 能列举一些动物适应环境的事实,如冬眠 保护色 拟态等。科学 1 学生会查阅书刊和其他信息源。2 学生能用简单的 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 1 愿意合作和交流,能从活动中体验到合作...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3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1 创设主动 的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教师启发学生自己找出岩石的特征,不仅使学生 学会 知识,还使学生 会学 知识。2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让学生进行独立的实践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比较 分析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3...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

1 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实验。实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实验验名称。实锥形瓶 细玻璃管 胶塞 染色水 烧杯2只 热水验器材。实1.在锥形瓶内灌满酒精,用插有细玻璃管的橡皮塞把瓶口塞紧,验使液面升到管内。步骤。3.将锥形瓶从热水中取出,又会发现什么?实1.液面不断升高。验现象。实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验结。精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