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审定改版最新教案。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学科。任课班级。
任课教师。年月日。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
学情分析 :
八年级学生语文从整体上看存在以下问题:
(1)、基础知识不扎实。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识拼音;有些同学古诗会背但不会写,或写不正确;至于改病句做过练过考过再考还是做不正确。基础知识不扎实,导致学生在做相关内容的选择题时错误率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阅读能力不强。
阅读短文,许多学生不能从文中提取正确信息,学生的语言的概括能力不强,不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至于赏析句子,只有少数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教给的方法进行答题。
(3)、作文水平不高。
从作文批改的情况来看,较多学生作文的字数不足,文章的段落少,语句不够通顺,中心不明确,有的同学作文只是从阅读短文中抄些内容,甚至个别同学一个字也不写,写作态度极差。21教育网。
针对上述情况,我认为,作为教者要强化基础知识、阅读和作文教学,使本年级的学生的语文成绩有所提高。改**度,关爱学生。放下架子,蹲下身子,走进学生的心灵,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情感的交流是我们工作的突破口,用情感到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能。我们的策略是:扶特---促中---培优,通过个别辅导和分散培优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扶特培优,具体做好四个字:
细,从细节、小事入手。盯,盯紧特殊学生,矫正他们的不良行为。帮,建立帮扶制度,建立课后辅导机制。
活,开展竞赛,开展活动。因材施教,分层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优秀生和特殊生,也要关注中等生和下等生,努力提高整体成绩。
2·2018春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1 社戏。教学目标】
1.理清**的故事情节和结构。整体把握故事情节。
2.学习理解**中的景美、情美、故事美,以及描写和表达方法。
3.**文中的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难点】
1.学***围绕看戏这件事,记叙详略有致,疏密相间的写法。
2.领会作者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3.了解**中的景物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4.掌握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解题导入。
社,指土地神及祭祀土地神的活动。社戏,指在社中进行的有关宗教、风俗的戏艺活动。在绍兴,社日演戏是由来已久的了,南宋时,陆游的“社日”诗中就已经有“太平处处是戏场,社日儿童喜欲狂”的题咏。
至清代,社戏成为戏剧的主要演出形式。
同学们,你们看过社戏吗?好看吗?你们喜欢吗?
如果你看过,那就请你把最有趣的情形展示出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假如你没看过,那我们今天就和鲁迅先生一起去看看他笔下的社戏是什么样的,是否也能引起你们对看社戏的向往。(分别请学生谈谈有关社戏的课外体验,自然导入介绍作家作品及对“社戏”的补充介绍。)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听课文录音或学生分读课文,提出要求:
1)标出自然段序号;
2)圈出读音有困难的字、词;
3)初步理出文章的大致结构。
2.为生疏字注音(根据“词语手册”等实际情况作增删),扫清文字障碍。
宕dàng 沁qìn 头昏脑眩xuàn 惮dàn踱duó
棹zhào归省xǐng行háng辈撺掇cuān duō
凫fú水撮cuō桕jiù楫jí旺相xiàng
3.学生复述课文主要内容。(先小组讨论再进行全班交流)
三、研讨结构,把握情节:
1.学生讨论课文的段落结构并复述各部分的大意。
第一部分:十年间两次看京戏的回忆。
1)第一次看京戏的情形。(至“不由的毛骨悚然的走出了”)
2)第二次看京戏的情形。(至“我后无回路,自然挤而又挤,终于出了大门”)
第二部分:平桥村随母归省的生活。
1)随母归省的时间地点缘由和平桥村的环境,突出平桥村是我的乐土。
2)交代乡间生活的小朋友的情况(热情、好客)和关系(平等)。
3)写平桥村的乐事(钓虾、放牛)。
第三部分:在赵庄看社戏的全过程。
1)看社戏前的波折。
2)去看社戏途中的见闻感受。
3)在赵庄看社戏。
4)看社戏后,深夜归航。
第四部分:看社戏后的余波。
四、研讨课文第。
一、二部分:
1.文章的重点是写看“社戏”,为什么用很大篇幅写在北京戏园里看京戏的情景?是否是多余之笔?
1)找出两次看京戏时的场面和人物描写的句子。
2)这些句子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意在用看京戏的令人生厌反衬社戏的令人神往。欲扬先抑,增强**的表现力。
比如:戏院里的场面是那样的嘈杂、混乱、龌龊,这恰好与看社戏时和谐、清新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照;“我”在戏院里向坐在近旁的胖绅士请教,对方“很看不起似的斜瞥了我一眼”,态度是那样的冷漠、傲慢,这恰好又与看社戏时小朋友们的互相友爱形成鲜明的对照;看京戏和看社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京城生活和江南水乡生活的不同,显然,作者的感情是倾向于后者的。
2.为什么作者说平桥村“在我是乐土”?“乐”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后讨论。)
明确:1)民风淳朴、乡民善良的乡村,对一个在封建家庭中生长、受各种规矩束缚的孩子来说,确实是自由快乐的天堂。“我”作为客人,在这里“得到优待”,钓到虾“照例是归我吃的”,小伙伴们对“我”体贴照顾的无微不至,在“看社戏”一节中这种友爱和照顾表现得淋漓尽致。
2)也因为在这里,“我”可以免念那些陈腐无用的经书,而且也没有那么多规矩可循,即使“打了太公”,全村“也绝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对自幼就压抑在封建道德秩序中的“我”而言,这样的自由是一种多么宝贵的享受。
3)更加重要的是,在农村可以亲近大自然,“掘蚯蚓”、“钓虾”、“放牛”,相对城镇宅院中那种苍白无味的生活而言,无疑是新鲜有趣、极具魅力。因此,“我”对这样的“乐土”、这样的童年往事,“一直到现在”,也念念不忘。
五、小结。1.教师再次强调有关鲁迅的重点介绍、课文的结构安排意图。
2.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与体会,提出质疑。
六、布置作业:
1.抄词(见《词语手册》)各三遍。
2.再读课文,找出文中表现景美情美故事美的句子(至少三句),并分别说说美在**。
3.思考课后“阅读练习·**”三、四题。
第二课时。一、研讨课文第。
三、四部分:
讲析上节课的作业第2题,在学生分组**的基础上,全班讨论。
一)找出文中的景美、情美、故事美,并举例说明。
1.景美:(突出去看戏的途中景色和归航途中的景色,可以从写的不同角度去分析。)
色彩,如豆麦的“碧绿”,远山的“淡黑”,月光的“皎洁”,渔火、灯光的“红”,航船的“白”;
气味,如豆麦和水草的“清香”等;
声响,如船行的“潺潺”声,孩子们的笑声,横笛的“婉转,悠扬”;
此外,如“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表现船行之快,用远山来陪衬;直接描写船,“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2.情美:(这一内容较多,主要是孩子们的热情好客无私聪慧等品质。)
如“伴我来游戏”,“虾照例是归我吃”,“我们是朋友,即使偶尔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小小,也决没有一个会想起‘犯上’两个字来”;当“我”为没看成戏而不乐时,“他们都叹息而且表同情”并想出了好办法,陪“我”去看戏;“我有些疲倦了,托桂生买豆浆去。……现在去舀一瓢水来给你喝罢”。还有偷豆一节,写出了双喜的精明能干,阿发的无私,大伙的团结协作。
另外,还有六一公公送豆的淳朴好客。
3.故事美:(主要突出有波澜曲折的情节和孩子们的动作和活动描写等。)
如看戏前的风波,使故事波澜曲折,出门一节的动作描写,既写出了孩子们的能干,又写出了大家快乐舒展的心情,归航一节既写出了孩子们的欢乐又表现了他们高超的架船本领,最有趣的是偷豆一节,真是让人回味无穷。
二)指导朗读几个重点段落,进一步体会文中的景物美、情感美和故事美,如:
1.情感美——开船出发:“一出门,……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2.景物美——月夜行船:“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散发出来的清香……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3.故事美——月下偷豆:“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 9课
1 9课 1社戏。课后反思 社戏 这篇文章,篇幅较长,内容丰富,亮点繁多。要想讲好,实在不易。本教学方案,从实际出发,安排学生在课前预习课文,并注意保护学生最纯正的自主感受,在课堂上一开始就安排学生畅谈阅读课文后的第一印象。不管好坏,教师一律给予鼓励,这就一下子激发了学生自主 的兴趣与信心。接下来,...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4卖炭翁
卖炭翁教案。青浦区大盈学校成慧教学目标。1 通过反复诵读,把握诗歌内容,领会诗歌所表达的中心。2 通过朗读领会人物形象,感受作者情感。教学重点与难点 领会人物形象,把握诗歌所表达的中心。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白居易诗进长安 导入,了解其人其事。师 顺势导入 白居易在诗歌上一向主张 文章合为时而著,...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外古诗词诵读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课外古诗词诵读。式微 子衿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 诗经 的文学常识,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把握这两首诗的内容及其思想感情。重点 2.学习 诗经 中赋 比 兴的创作手法及其章法节奏的特点 分析诗歌的语言特色,体会诗歌的音韵美 意境美 含蓄美。难点 3.感受诗歌的艺术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