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翻越远方的大山 1
1、掌握本课生词新词。
2、能正确书写、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初步感知刘翔不断进到,不断超越自我的进取精神。
了解刘翔的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能从刘翔的故事中获得启示。
课件、小黑板、配套光盘。
一、**引路、导入课题:
1、**刘翔跨栏的**。
2、你们认识他吗?谁能介绍一下他?(多找几名同学,教师适当补充)
3、你们想不想知道他是如何变成“跨栏王”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写的这篇文章。(板书课题:翻越远方的大山)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教学要求:
1)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理解词义,读懂课文。
3)思考如下问题:
“大山”指的是什么?
文中有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
刘翔是怎样一步步打败约翰逊的?
2、学生根据要求自学。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车读。
跨栏田径决赛希腊雅典国际隐隐成绩纪录呐喊当初祝贺遥不可及风驰电掣。
读音注意:掣字形区分:纪记。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相机指导读易错、难读的句子。
文中有两处问句,要读好疑问的语气。
4、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1)谁能说说“大山”指的是什么?
2)文中有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
3)刘翔是怎么样一步步打败约翰逊的?从这你体会到了什么?
5、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解决。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让我们再次读课文,这一次请同学们默读,感受这些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想一想刘翔是在翻越这座大山时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读完后试着完成这样的填空:遥不可及-(站在山脚下)-(翻越大山)。
我们能按照这条时间线索把课文分成对应一座的三大部分呢?
第一部分(一至二自然段),主要写刘翔刚练跨栏那会儿,把约翰逊当成一座要不可及的大山。
第二部分(三至七自然段),写刘翔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来到了“大山”脚下。
第三部分(八至十一自然段),主要讲刘翔成功翻越了远方的大山,最终战胜了约翰逊。
远方的大山”对于刘翔来说是什么呢?他是怎么样翻越的?在翻越的过程中他遇到了哪些困难?
他最终成功了吗?在翻越的过程中他表现出了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学习1-7小节。
刚练跨栏那会儿,根本就不敢奢望有朝一日能亲眼看到约翰逊。在我看来,他就是一座远方的大山,我到山脚下的那一天都遥不可及,更别提要翻越这座大山了。”
1)你体会到了什么?(差距大、实力强)
2)从哪看出来差距很大?
奢望”:读。什么叫奢望?什么对于他来说是奢望?(亲眼看到其人)
远方的大山”:远、大、高不可攀/望尘莫及。
遥不可及”:什么叫遥不可及?什么对于他来说“遥不可及”?
连到达山脚下的那一天都遥不可及,更别提要翻越这座山了,所以对刘翔来说,这是一座矗立于“远方的大山”,要想翻越它,只能是一个过高的难以实现的希望,是——梦想!
3)这座山又远又大,想要翻越它真难啊!谁来一读这段话。(指名读第2小节)
那次,我没能进入决赛,只能作为观众在一旁感受约翰逊风驰电掣般的速度。”
1)、什么叫“风驰电掣”?(形容象刮风和闪电一样迅速)
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4、翻越远方的大山。
1、掌握本课生词新词。
2、能正确书写、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初步感知刘翔不断进到,不断超越自我的进取精神。
了解刘翔的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能从刘翔的故事中获得启示。
课件、小黑板、配套光盘。
教学过程:一、导入。
1、同学们,10道高栏、110米的距离、潇洒的动作,炮弹般的速度、不仅改变了一个民族关于速度的记忆,弥补了一段想象中的记录空白,同时也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刘翔——它已经成为了大家心中一个不容忽略的名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刘翔的自传体作品——齐读课题。
2、上节课,同学们围绕课题提出了几个很有价值的问题,今天我们就带着问题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3、出示:“远方的大山”指什么?(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你能找到答案吗?)
二、继续学习2-7节。
2)、约翰逊实力强劲,而我只能——作为观众……,连进入决赛的资格都没有。
3)、读一读,体会一下两者的悬殊。
整个2023年,我跟他的比赛近10次,竟没有一次超越他。但我跟他的差距越来越小,我屡屡拿第二,而约翰逊总是第一!”
1)、为什么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约翰逊是座“大山”?
2)、在这么多次的比赛中,约翰逊能稳稳地占据冠军宝座,可见其实力的强悍。
“很早就知道阿兰约翰逊的名字了”
成名时间很早,早就声名远播,是大家的偶像)
小结:事实上,阿兰约翰逊从2023年出道至今,已经在110米栏界奋斗了20年。4枚世锦赛金牌、1枚奥运会金牌、3枚室内世锦赛金牌,是110米栏界的霸主,无法超越的对象。
所以这样一个强劲的的对手在刘翔看来是一座“远方的大山”,翻越它便成为了他的一个很难实现的希望,一个——梦想。
刘翔就此放弃了吗?他选择了什么?(坚持)选择了——翻越远方的大山(点题)
那他又是(出示)怎样一步一步翻越远方的大山的呢?请同学们读一读3-7小节,找一找关键性的词句,体会体会。
学习3-7小节。
1、同学们,大山遥不可及,面对这座大山,刘翔是怎么想的?
出示:“刘翔啊刘翔,你将来能和他跑得一样快吗?”
1)刘翔是很多同学的偶像,你能读出他此时的心声吗?
2)这句话虽然是一个问句,但是刘翔心中有答案吗?
3)带着你的体会读一读这句话。
2、齐读第5小节。
1)虽然他向着他的目标又更进了一步,但是那一次还是留给了他无限的遗憾。遥望着约翰逊胜利的背影,他会想写什么呢?
2)交流。3)虽然这次比赛给刘翔留下了遗憾,但更激起了刘翔不懈奋斗的动力。引读:他进入决赛的机会——,和约翰逊面对面过招的次数也——,整个2023年——
3、出示:“整个2023年,我跟他的比赛近10次,竟没有一次超越他。但我跟他的差距越来越小,我屡屡拿第二,而约翰逊总是第一!”
1)、在这么多次的比赛中,你看到他的努力了吗?
2)、当他屡屡拿第二的时候,他还会想什么?
交流。4、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只要拼搏就一定能超越,即便——引读第7小节。
三、齐读8-11小节。
1、你读出他的心情了吗?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兴奋、激动)从**看出来的?
2、指导朗读:你走进了刘翔的内心,读好它!(指名读)
3、他成功翻越了大山,超越了约翰逊,他的高兴不言而喻。(齐读)
四、总结。1、同学们,超越约翰逊是刘翔的梦想,它看似遥不可及,难以实现,但刘翔凭借着自己不畏艰难、顽强拼搏、敢于超越的精神,成功地——齐读,文章学到这,你有什么感想?
2、练笔,交流(成功就是翻越远方的大山!)
3、刘翔不是作家,可《翻越远方的大山》一文,却深深吸引了我们,因为他用真心、真情记录了自己内心最真的感受。同学们,用笔真切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推荐阅读《我是刘翔》。
习作1》1.看图,读例文,学习例文是怎样用语言描述图意的。2.阅读例文后的习作要点指导,初步懂得观察多幅图习作的方法。3.根据练习要求,采用学得的方法,学习写多幅图习作。
看懂图并表达。
能结合平时的积累,把多幅图的内容表达得较为具体、生动。
多**。一指导看图。
1.看第一幅图,说图上画了什么。读例文中的第一段话,说哪些是画中有的,哪些是画中没有的。明白看图写话要看清画了什么,看懂讲了什么事。
2.看第二幅图,说一段话。读例文,说说写得好的地方。明白看多幅图要几幅图连起来看,看图想象可以想象人物语言、动作等。
3.看第。三、第四幅图,读例文,再次感受多幅图看图写话的要点。4.看四幅图,读整篇习作,了解分段、二、给习作取题目等的注意点。
1.(出示四幅图)这儿共有四幅图,注意在看多幅图的时候,一定要一幅一幅地看,这样才能看得清楚,也才能把图意弄明白。
2.看第一幅图(1)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妈妈和一个小朋友。我们给这个小朋友取个名字叫宋霞。
妈妈拿着衣服,这件衣服比较厚。宋霞在穿衣服,这是一件毛衣。两个人都笑眯眯的。
)2)有一个小朋友叫段秋霞看了这幅图后写了这样一段话,请你看一看哪些是图上画的?哪些是图上没有的?图上没有的内容,小作者是根据什么来写的?
出示:春天到了,妈妈给宋霞脱掉棉衣,换上了一件毛衣。宋霞觉得很轻快。
“妈妈给宋霞脱掉棉衣,换上了一件毛衣”是图上画的,“春天到了”、“宋霞觉得很轻快”是根据图意想出来的。)
3)指导:看图的时候,我们除了要看图上画了什么,还要根据图中人物的动作、表情等来想象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板书:画了什么?讲了什么事)3.看第2幅图。
1)请看第二幅图,就用我们刚才的方法,先仔细看一看图上画了什么,再想一想发生的事情,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看一看段秋霞同学是怎样来写这幅画的。读一读,你认为他哪儿写得比较好?出示:
宋霞家门口有一棵小树干上捆着稻草。那是去年冬天,她和好朋友郑美荣给它穿的棉衣。宋霞对郑美荣说:
“天气暖和了,小树也该脱棉衣了吧?”
这段话写得好的地方:观察到了小树还捆着冬衣,观察到了人物在说话。想象了小树捆冬衣的原因,想象了人物的语言)
3)宋霞怎么会想到也要给小树脱棉衣的呢?(因为天热了,妈妈给自己脱了棉衣。)对!
看多幅图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把几幅图的意思连起来看,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图画的意思。(板书:几幅图连起来看)
4.请看看第幅图,再读读段秋霞根据第幅图写的话。说说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出示:
她们从家里拿来剪刀,把捆稻草的绳子剪断,稻草便掉了下来。小树挺直了身子,好像也轻松了许多。不几天,便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值得学习的地方:“把捆稻草的绳子剪断,稻草便掉了下来”观察得很仔细,“家里拿来剪刀”想得很合理。最后一段的描写,不但能看懂图意,“挺直了身子”把小树写得很精神,“好像也轻松了许多”能联系第一幅图中的描写,把小树当人一样写活了。
“不几天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嫩绿”这个词用得好。)
5.看了四幅图,写了一篇短文,段秋霞还给这篇文章取了个题目,就叫“脱棉衣”。短文一共分四自然段,大家来看一看,段秋霞是怎样分段的?(一共有四幅图,分了四段。
一般来讲,我们进行看多幅图写话的时候,几幅图就分几段,但也可以把意思紧密相连的部分合并成一段写。)
三年级语文教案
1 燕子。学习目标 1 我能够自主灵活地学会本课9个生字 理解 赶集 聚拢 增添 掠过 偶尔 荡漾 音符 演奏 赞歌 生机勃勃 等词语。2 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并用多种形式读出作者对燕子的喜爱。重 难点 能运用单元提示语中读懂长句子的方法,能正确地理解长句子的意思。指导感情朗读课文。知识链接 燕子...
三年级语文教案
1 让我们荡起双浆。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首儿童歌曲的歌词,它描绘了一群少先队员课余时间荡舟北海,尽情欢乐的动人情景,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幸福生活。设计理念 通过 歌曲的录音,借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自学课文,生字词,再用引导 讨论 交流的方式理解课...
三年级语文教案
第十课 江南水乡 周庄。教学目的 1 自主学习生字,理解 灵秀 瑰丽 遥遥相对 等词语。2 理解课文,能背诵课文第2段,并能运用 是因为 是因为 的句式。3 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自主去感受周庄的独特秀美,以及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