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7 26清平乐村居苏教版

发布 2020-11-16 11:09:28 阅读 6532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读懂课文,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祥和而宁静的意境。

3、感受农家生活的快乐、惬意、悠闲、和谐,体会诗人对于安居乐业的无限向往。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读懂课文,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祥和而宁静的意境,体会诗人对于安居乐业的无限向往。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了解“词”。

同学们,我们在一年级时候学过高鼎的一首诗,名叫《村居》。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村居》的词——《清平乐村居》。

二、初读课文,初步体会词的音韵。

1、看到“村居”这个题目,哪些图景浮现在你的眼前?辛弃疾笔下的村居又是一幅怎样的图景呢?让我们共同走近“村居”。

2、(屏示《清平乐村居》全文)请大家打开课本,放开声音来读读这首词。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它读正确,读流利。这个要求不高吧,那你就放开声音自个儿读。

3、指名读,哪些生字的读音你觉得需要提醒大家要特别注意,别读错了?

正音:翁媪、锄豆、剥莲蓬;

指导“剥”的读音。

板书:剥bao剥皮。

bo剥削。相媚好:夫妻恩爱、亲热。

4、屏示全文,指名生看着屏幕读,读响亮。

5、齐读。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村居”画面。

1、指名读,其他同学**插图,边看边想象词中每句话都写了什么?

这幅图朴实易懂,联系插图哪些句子你读懂了,相应解释——翁媪:老年夫妻。

相媚好:很亲热地在一起打趣交谈无赖:顽皮可爱。

3、说得真好。绿水村边绕,这溪水把几幅画连起来,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让我们在这潺潺的溪水声中再来读地读这首词。(放**,师生齐读)

4、古人用字讲究不重复,可这首词中用了三个“溪”字,重复吗?为什么?(不重复。

因为这里的三个“溪”表示不同的意思。第一个“溪”是说在溪岸上,第二个“溪”是说在溪东,第三个“溪”是说在溪头,就是在小溪的上游。)

词人会在哪儿呢?他在干什么?他看到了什么?

5、让我们再来读读,把词中的人和景印在心里。(放溪水**,引读。)

四、三读课文,体味“村居”意境。

1、谁来用一个字概括一下你读后的感受?

最好能用词中的一个字。——醉)

2、“醉”字好啊,(板书:醉)村里的景让人陶醉了。沉醉不知归路。那咱们就不回去了,和这家翁媪聊聊。引读: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1)“相媚好”什么意思?(互相夸奖赞美对方的好。)

2)想象一下,他们会怎么夸赞对方的好?

我们再来夸一夸翁媪吧。出示:读着“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我仿佛听到媪夸赞翁(或翁夸奖媪)说:。

3)执子之手,白头偕老。不由得想起了一首歌:“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他们还会夸谁?

着重引导学生体会大儿、二儿的勤劳、能干和孝顺等,过程中相机背诵《悯农锄禾》。

体会小儿的童趣、无忧无虑、自由自在,抓住“卧剥”一词。

过渡:“众里寻他千,蓦然回首,小儿就在溪头莲蓬处。”小儿是怎么剥莲蓬的?“卧”什么意思?(趴)

带进词中去读一读——(溪头趴剥莲蓬)好不好?为什么?(“趴”没有“卧”好,不生动。)

还可以用哪个字?(躺、睡。)带进去读一读——溪头躺剥莲蓬、溪头睡剥莲蓬)好不好?为什么?

那你认为小儿是怎么卧的?(可以是趴着,可以是躺着,还可以是侧着身子,想怎么卧就怎么卧,想怎么剥就怎么剥,怎么卧舒服就怎么卧。)

看他的小脚丫,你能让它们动起来吗?(引领学生以手代脚丫自在地动,使小儿悠然自得的心情跃然纸上。)

再看他的神情,他怎样剥的?送他一个词。

你有调皮的时候吗?父母是怎么责备你的?(调皮鬼、小捣蛋……)

看似责备,实则喜爱。所以说他是“无赖”。

3、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幸福、美满、和谐……)

我们不是在创建文明、和谐社会吗?这样的家庭你羡慕吗?

4、居住在这样的地方,词人肯定醉了。他陶醉在乡村生活的淳朴之中,陶醉在一家人的安居乐业之中,于是免不了要问上一句“白发谁家翁媪?”让我们一起来问一问翁:

你家这么多人就住在这茅屋里,又不是十分富有,为什么你们还总是笑容满面呢?(学生交流)

让我们一起来陶醉一番,陶醉在乡村的美景中,陶醉在一家人的相亲相爱之中。(齐声诵读,然后背诵。)

五、对比诵读,读懂诗人内心。

1、词人住在这村子里,他想到了什么?(相机板书:安居乐业)

2、这对于辛弃疾来说是最大的渴望。(出示文字:辛弃疾是一位伟大的词人,更是一位有谋略、有才华、有胆识的英雄豪杰!

他出生于被金人侵占的北方,亲眼目睹了自己的人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他的整个生命的重心,是念念不忘的抗击金兵,收复自己的故国故土,让百姓能够过上安宁的生活。然而他却屡次遭受奸臣打击而被贬官,一贬就是近二十年。

这首词是他被贬居住在远离战场的江西上饶写下的。)

3、词人二十多年闲居在上饶老家,可是看似居安的他却一直充满忧虑,忧虑着北方战场。这首词是辛弃疾少有的田园诗,他大部分的词都是像《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样的英雄爱国诗。

1)出示:《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师范读)

2)这首词开篇就“醉”,你读读这首词想一想:词人因何而醉?

3)整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洋溢着爱国激情。)哪一句写出了他有一腔热血,却报国无门?(“可怜白发生”。)

4)俗话说“酒后吐真言”,醉酒之后,诗人念念不忘的是什么?

学生交流,指名读一读。(配上激昂的**)

4、读之后说一说,这首词和《清平乐村居》有什么区别?

清平乐村居》是表现乡村生活的田园诗,《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一首什么词?(壮词英雄词)**可以看出来?(齐读诗句)

词人由看到一家人的安居乐业,想到了天下:老百姓多么渴望过上和平安居的生活啊!词人多么希望天下所有人都能“醉在村居”啊!

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村居”,享受一下一家人的其乐融融。——齐读村居)

此景、此情、此刻,一句话“醉在村居,醉在村居!”让我们用我们的“吴侬软语”和着《清平乐》的曲子一起来吟诵这首词。(配乐,师生一起吟诵词。)板书:景。

清平乐村居醉人。

安居乐业。清平乐村居》教学反思。

清平乐村居》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表现农村生活的词作,以极简炼、形象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真挚的情感,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全词不用“人在图画中”的咏叹来直接抒发主观感受,而是置身局外,静处闲看,移步换景,客观描摹,选取了特具画意诗情的人物活动镜头。词中以“溪”萦回映带,意脉连绵,情思不断,组合成了江南农村的清秋风景画和劳动风俗画,字里行间表达了词人对安宁平静的农村田园生活的喜爱,抒发了对安居乐业的生活的陶醉之情。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儿童的语言发展,而语言的发展又只能通过言语实践活动来激发。所以在教学中,我在言语情境中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进行表达,创设了多处的语言实践活动,从而实现课文语言向学生自身语言的内化,同时注重引导学生读图,让学生在原有能力的基础上,向课文的更深处行进,受到美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

辛弃疾的退金心愿未了,怎么会流连田园生活?细细琢磨,我对词中的“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作为全词的中心词,这个醉,究竟是谁的“醉”?我反复诵读,研究资料,有了新的发现:

1、《清平乐·村居》就是作者晚年遭受议和派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归隐江西上饶地区闲居农村时所写的。此时的作者心情忧闷,终日借酒浇愁,这是“醉”。

2、词的上片描写了乡村清秀的景色,下片写了三个儿子的勤劳孝顺、天真可爱,所以就有了“醉里吴音相媚好”。

3、词人看到这样的景这样的人,这样的生活,也陶醉了。

4、辛弃疾希望大宋处处都是这样的景象——国泰民安,人们安居乐业。但是,词人是否真的“沉醉不知归路”?不,他的心中仍有报国热情,还有满腔热血!

他更挂念的是抗金大业,所以,他这是居安思危,忧国忧民!

所以,《清平乐村居》的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也要让学生体会作者心中的追求。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4点进行学习:

1、揭题后,问:“提到农村,你会产生怎样的联想?”将孩子们带到清新秀丽的田园之间。

2、通过多形式的读词,从词中读出“村居”的美好画面进行描述,理解词的意思,进入词中要表达的意境。

3、看图描叙小儿“卧剥莲蓬”的动作、神态,品味“无赖”;联系生活中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理解到这是一种喜爱。

4、品“醉”字,词中的翁媪为景、为儿而醉;作者为这温馨一家而醉,为和谐的画面而醉。进而明确指出:在辛弃疾眼里,只要前方的将士们舍生忘死,保家卫国,后方的人民方才能生活安宁,能靠自己的辛勤劳作养家糊口,这就叫“国泰民安”!

这就是辛弃疾毕生追求的理想!“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所以,辛弃疾一生都力主抗金,希望以匹夫之责,精忠报国,让大宋江山永远如诗如画,人民生活永远安康!

这就叫“居安思危”!

因为有了对教材更深层次的理解,课堂之中,孩子们与词人的精神世界也进行了一次对话,对于历史,也加深了了解。

五年级语文教案《清平乐村居》教案

1 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 借助朗读 想象 表演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3 理解这首词的意思,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重点难点 1 给画配文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2 给词配乐吟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 一教时。教学步骤 一 原型启...

五年级语文教案《清平乐村居》教案

教育资料 五年级语文教案 清平乐村居 教案3 理解诗中语句,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的意境,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背诵这首词。引导学生进入诗词的意境,发挥想象,进行再创作,可以画成图画或扩展成一篇散文或故事。教学过程 一 题解。清平乐是词牌名,这首词是诗人晚年遭受议和派排斥,打击。壮志难酬。归隐上饶...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6清平乐村居

26清平乐村居。教学目标 1.学会本首词中的生字,借助注释理解 茅檐 相媚好 翁媪 等词的意思。2.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会背这首词。3.理解这首词的意思,体会所表达的感情,并在想象的基础上将词所描绘的情景较具体的写下来。4.理解词上下片意思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选材的能力,从词的学习中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