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全册教案

发布 2020-11-16 00:46:28 阅读 5162

运动。一、动与静。

二、快与慢。

三、直线运动。

力。一、什么是力。

二、力的描述。

三、弹力力的描述。

四、重力。五、摩擦力。

力与运动。一、力的合成。

二、平衡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

三、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压强。一、压强。

二、液体的压强。

二、液体的压强。

三、连通器和液压技术。

四、大气压强。

流体的力现象。

一、在流体中运动。

二、科学**:浮力的大小(一)

二、科学**:浮力的大小(二)

三、沉与浮。

功与机械。一、功。

二、杠杆。二、杠杆(二)

三、滑轮。四、功的原理及应用。

五、机械效率。

六、机械能。

七、改变世界的机械。

授课地点: 多**教室

授课时间: 1课时。

仪器材料】 多****设备、机械运动演示课件等。

教学目标 】

1.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

(2) 知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

(3) 知道自然界中的机械运动类型;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经历实例分析、对比、交流与讨论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

运动和静止的关键取决于参照物。

教学过程 】

实践活动 】

通过**电影、电视剧或**有关机械运动的录像,用学生们感兴趣的影视方面的题材激发大家的兴趣和想像力,说明相对运动这个简单的物理知识在现实中也是有很大用处的。摄像师要以什么为参照物才能拍摄出我们平时在电视中看到的画面。学生课外收集相关资料,做一个小报告。

课后作业 】

学生活动手册的练习。

教学反馈 】

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积极自主探索的过程。探索是经过某些活动完成的,教师的教学过程应当是设计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在参与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掌握知识与技能,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节可通过设计**机械运动录像片的活动,提高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让他们在观察中思考、学习。

使学生的课堂反应积极主动,学习轻松活泼,印象深刻,掌握牢固。

授课地点: 多**教室

授课时间: 1课时。

仪器材料】 多****设备、 快与慢演示材料。

教学目标 】

1.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2) 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3) 理解速度公式,能用速度进行简单的运算;

(4) 通过对物体运动快慢的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初步的**能力;

(5)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1)实例分析、对比、讨论;

(2) 初步体会双元相关物理量建立的一般思维方法。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结合刘翔获得奥运会冠军的事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

速度的得出和理解是本课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过程 】

实践活动 】

让学生们收集各种代表物体的运动速度的资料,如陆地上最快和最慢的物体的速度,海中最快和最慢的物体的速度,天空中最快和最慢的物体的速度;以及国内各班列车、飞机的速度等。

课后作业 】

学生活动手册的练习。

教学反馈 】

教学活动是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积极探索的过程。老师的教学过程应当是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在参与过程中应让学生自己得出速度的概念、公式,从中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通过各种自然界中速度的对比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其进行观察,使其在观察中学习、思考。

目标:认识直线运动的两种类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运动一词,什么是运动?运动分不哪几类?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直线运动。

二、 教学“直线运动”

1. 直线运动分类: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2. 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在沿直线运动的各段路中,它的速度保持不变,在物理学中这种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3. 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在沿直线运动时其速度的大小经常发生变化,即在相等的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并不相等,这种直线运动叫变速直线运动。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可用平均速度表示:

v=s÷t练习:小明在百米赛跑中,前50m经历的时间是6.3s,跑完100m经历的时间是12.9s。他在100m内的平均速度是前50m内的平均速度是 。

从上题你发现了什么?(由此可见,平均速度是对某一段或某一段时间间隔而说的,对不同的路程或不同的量间间隔,平均速度一般来说是不同的。

4. 实验**:平均速度的测量(见教材)

三、 课堂练习:

1.完成发展空间。2.完成《课后练习与评价》

授课地点: 多**教室

授课时间: 1课时。

仪器材料】 多****设备;磁铁、铁钉、铜条、握力计、小球、弹簧、钩码、橡皮筋、木板、玻璃棒、纸屑、小车等。

教学目标 】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能分析简单情况下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2) 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 知道力的两种作用效果;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分析概括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经历实验分析、演示、讲解、讨论与分析过程。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的道理。

教学重点 】

力的概念。 教学难点 】

力的概念以及物体间力的相互性。

教学过程 】

实践活动 】

让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力的作用的现象做一个调查。通过调查,使学生认识到身边力的现象的普遍,同时将自己在课堂学到的物理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增加其对物理科学的兴趣。

教学反馈 】

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的过程。探索是经过某些活动完成的,教师的教学过程应当是设计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在参与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知识与技能,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节可通过设计**有关力的作用的演示实验、录像以及学生自己动手的活动,提高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在观察中思考、学习。

学生的课堂反应积极主动,学习轻松活泼,印象深刻,掌握牢固。

授课地点: 多**教室

授课时间: 1课时。

仪器材料】 多****设备、力的描述课件等。

教学目标 】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力的三要素;

(2) 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3) 知道力的单位;

(4)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经历实验、讲解、讨论、练习与对比过程。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的严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

力的三要素。

教学难点 】

力的图示。 教学过程 】

实践活动 】

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案教科版

11.2杠杆。学习目标 1 知道杠杆的特征,能在杠杆上确认支点 动力 动力臂 阻力 阻力臂的位置。能准确画出动力臂与阻力臂。2 会 杠杆的平衡条件 学习重点 难点 重点 杠杆的五要素画力臂 杠杆的平衡条件难点 把实物抽象成杠杆理解力臂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 课题引入 讲 人有一双灵巧的手,但是人力是有...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案

1.知识与技能。1 了解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能分析简单情况下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2 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 知道力的两种作用效果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分析概括能力。2.过程与方法。经历实验分析 演示 讲解 讨论与分析过程。3.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对...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全册

2012新教科版物理教案 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力。第一节力。教学目标 1 初步理解力的概念。2 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3 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学重点 力的概念。教学难点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学用具 弹簧 钢锯条 气球 磁铁 磁针 大头针 铁块。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我们在这一章中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