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阅读选文。
1 人虎说宋濂。
莆田壶山下,有路通海,贩鬻者由之。至正丁未春,民衣虎皮,煅利铁为爪牙,习其奋跃之态,绝类。乃出伏灌莽中,使侦者缘木而视,有负囊至者,则啸以为信。
虎跃出,扼其吭,杀之,或脔其肉为噬啮状。裂其囊,拨其物之尤者,余封密如故,示人弗疑。人竞传壶山有虎,不食人,惟吮其血,且神之。
已而民偶出,其妇守岩穴。妇闻木上啸声急,意必有重货,乃蒙皮而搏之。妇质脆柔,贩者得与抗。
妇惧,逸去,微见其蹠,人也。归谋诸邻,噪逐之。抵穴,获金帛无算。
民竟逃去。
呜呼!世之人虎,岂独民也哉?
译文】莆田的壶山之下,有路通向大海,贩卖(货物的)商人(都必须)经过那里。至正丁未年的春天,民(姑且当**名吧,也就是一个小百姓啦)穿上老虎皮,锻造出锋利的铁器作为爪牙,练习老虎跳跃的动作形态,特别像(了)。就出来躲在灌木草莽之中,派探察的人爬到树上**,有背着行囊的人来,就(学动物)啸叫作为信号。
(便像)老虎一样地跳出来,掐他(路人)的喉咙,杀了他,有的就将他的肉割成被噬咬的样子。打开他的行囊,挑选那里面最好的东西,剩下的密封如初,给人看了不起疑心。人们竞相传言壶山有老虎,不吃人,专门吮吸人血,并且传得神乎其神。
后来(有一天)民偶尔出门,他的老婆守在岩洞里。听到树上啸叫的声音甚急,心想必定是有贵重的货物,穿上虎皮去搏杀路人。妇女的体质单薄而软弱,商人得以有和她反抗之力。
妇人害怕了,(就)逃跑,(商人)稍微看到(一点)脚掌,(原来)是人啊。回去和邻居谋划,(便来)呼喝着追逐她。来到岩洞,缴获金银锦帛无数。
民终究还是逃跑了。
唉!世上的人伪装成虎的,难道只是一个民吗?
2 截竿进城。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①,初坚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②,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③。
笑林》注释:①执——拿。②俄——一会儿。老父(fǔ)—对老年人的尊称。③遂——于是。
阅读提示】如果说卖毛竹的人愚蠢可笑的话,那么,那个喜欢摆老资格、教训人的白胡子老头儿更加蠢笨。有些“老资格”总是喜欢按老经验、老规矩办事,他们不善于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考虑极简单的、甚至是一般常识范围内的问题,结果,出了很多馊主意。
3 纪昌学射。
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①。**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
飞卫曰:“尔先学不瞬②,而后可言射矣。”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③,以目承牵挺④。
二年之后,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⑤。以告飞卫。飞卫曰:
“未也,亚学视而后可⑥,视小如大,视微如著⑦,而后告我。” 昌以悬虱于牖⑧,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⑨,浸大也⑩;三年之后,如车轮焉。
以睹余物(11),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12),朔蓬之射之(13),贯虱之心(14),而悬不绝(15)。以告飞卫,飞卫高蹈拊膺曰(16):
“汝得之矣(17
—《列子》注释]
①觳(gòu)——把弓拉满。②尔——人称代词,你。瞬(shùn)——眨眼。
③偃(yǎn)卧——仰面躺着。④承——接。这里指用眼睛盯住。
牵挺——旧式织布机下的脚踏板。用两根绳子连着机上的部件,用脚上下蹬踏,牵动织布机上的部件。⑤锥末——锥子尖。
倒眦(zì)—刺到眼眶子眼前。⑥亚——其次。视——眼力,视力。
⑦微——不明显。著——显著,明显。⑧(máo)——牦(máo)牛尾,这里指牦牛尾巴毛。
牖(yǒu)——窗户。⑨旬——十日为一旬。⑩浸(jìn)——逐渐。
(11)睹——看。(12)燕角之弧(hú)—用燕国出产的牛角做装饰的弓。弧,弓。
(13)朔蓬之(gǎn)——用北方出产的蓬草茎做的箭秆。朔,北方。小竹,可以做箭杆。
这里指箭杆。(14)贯——穿过。(15)悬——这里指那根用来悬吊虱子的牛尾巴毛。
绝——断。(16)高蹈——跳起来。蹈,顿足,踏地。
拊膺(fǔyīng)——拍着胸脯。拊,拍。膺,胸。
17)汝——人称代词,你。
阅读提示】从纪昌学射的故事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学好基本功的极端重要性。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艺,都必须有顽强的毅力,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打下扎扎实实的基础,然后才会得到真正的提高。不费力气的“窍门”“捷径”是没有的。
我们阅读寓言故事,主要是从寓言说明的道理中接受启发和教育。对故事中描述的具体做法,不要随便模仿,比如象纪昌那样去锻炼眼力,弄得不好,可能会得到相反的效果。
4 捕蛇者说。
唐·柳宗元 ——选自《柳河东集》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niè)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xī)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luán wǎn)、瘘(lòu )、疠(lì),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dàng)其租入。
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sì)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shuò)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lì)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cù),殚(dān)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xǐ),饥渴而顿踣(bó),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jìe)也。曩(náng)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
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huī)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xún xún)而起,视其缶(fǒu),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谨食(sì)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sì)夫(fú)观人风者得焉。
阅读提示】捕蛇者说》以独特的写法(衬托、对比)尖锐、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下赋税的苛酷,横征暴敛的残酷,揭示了广大人民遭受的苦难不幸,表现了作者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对残暴统治的强烈愤恨。文章通过对蒋氏三代宁可冒死捕蛇而不愿受苛政暴敛之害的描写,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横征暴敛的残酷,反映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疾苦的同情。
作者介绍:柳宗元(773—819),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
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与唐代的韩愈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并称 “唐宋八大家” ;祖籍河东(今山西省芮城、运河一带)。
汉族。唐太宗大历八年(773)出生于京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柳宗元出身于宦官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
一度为蓝田尉,**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柳宗元加贬永州司马(任所在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在此期间,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又出为柳州刺史,政绩卓著。
宪宗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初八(819年11月28日)卒于柳州任所。交往甚蕃,刘禹锡、白居易都是他的好友。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
哲学著作有《天说》、《天时》、《封建论》等。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刘禹锡保存下来,并编成集。有《柳河东集》。
5 与顾章书吴均。
仆去月谢病⑴,还觅薜萝⑵。梅溪⑶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⑷,孤峰限⑸日;幽岫⑹含云,深溪蓄翠⑺;蝉吟鹤唳⑻,水响猿啼⑼,英英⑽相杂,绵绵成韵⑾。既素重幽居⑿,遂葺宇其上⒀。
幸富菊花,偏饶竹实⒁。山谷所资,于斯已办⒂。仁智之乐⒃,岂徒语⒄哉!
注释】⑴去月:上月。 谢病:
告病,即因病辞官。⑵薜萝:即薜荔和女萝,植物名。
屈原《楚辞·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萝。”后以此代指隐士的服饰。
还觅薜萝,意思是说自己要隐居。⑶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内。
⑷森壁争霞:阴森陡峭的峭壁与天上的云霞争高。 森:
众多的样子。 壁:险峻的山崖。
霞:早晚的彩云。⑸孤峰限日:
孤特耸立的高峰遮断了阳光。 限:阻,这里指拦住。
⑹幽岫:幽深的山穴。⑺翠:
绿水。⑻唳:(鹤)鸣叫。
⑼啼:(猿)鸣叫。⑽英英:
和盛的样子,形容声音和谐动听。⑾绵绵:连绵不绝的样子,形容声调悠长。
韵:和声。⑿重:
这里是向往的意思。 幽居:隐居。
⒀葺宇其上:在上面修建屋舍。 葺,修建。
宇:房子。⒁幸富菊花,偏饶竹实:
幸好菊花、竹实很多。 富、饶:均为动词,富有。
偏:特别。 竹实:
又名竹米,状如小麦。 菊花、竹实都是隐士的食物。⒂山谷所资,于斯已办:
山谷中隐居生活的必需品,这里都已具备。 资:藉。
所资:所需的东西。 办,具备。
⒃仁智之乐:佳山秀水为仁人智士所喜爱。《论语·雍也》: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乐:喜爱。
⒄徒语:随便说说。
译文】我上个月因病辞官,回到家乡寻找隐居的地方。梅溪的西面有座石门山,陡峭的崖壁与云霞争高下,独立的山峰遮住了太阳,幽深的洞穴蕴含着云雾,深谷小溪积聚着翠绿。蝉噪鹤鸣,水声响猿猴啼。
和谐动听的声音相互混杂,声调悠长有音韵之美。我既然一向来推崇隐居,就在那山上筑了房子。幸而此地多菊花,周边多竹笋。
山谷中隐居生活的必需品,这里都已具备。这种地方被仁人智士所喜爱,**是随便说说呀!
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5 2课赤壁教案
1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2.学习并了解诗歌的意境。3.熟读并背诵诗歌。2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在历史当中学过赤壁之战这一历史事件,并且在课外名著 三国演义 中对赤壁之战有了很深入的了解,因而对于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来讲,从历史背景上来说是很轻松的。从诗词上来看,八年级学...
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学写书信教案
1教学目标。1 知道书信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2 掌握书信的基本格式,了解书信的特殊要求,学会写书信。3 用片段练习和综合性写作训练,树立学生写好书信的信心,养成乐于写信交流的习惯。2学情分析。书信,是一种传统的书面交流形式。但随着科技的进步,短信 聊天等交际方式逐渐取代了书信。因...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第五单元单元备课教案设计
人教社版语文教科书 八年级下册 单元备课资料。第五单元。第21课与朱元思书。教学目标 1 诵读 释词 译句相结合,积累有关文言实词 许 急 奇 好等 2 通过理解和分析,欣赏富春江上雄奇秀丽的景致,领会作者爱慕自然 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2 通过诵读训练,进一步培养对文言文的语感。教学重难点 1 在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