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桂花雨》教学设计

发布 2020-11-11 21:44:28 阅读 7510

一、课文内容分析。

这篇散文以“桂花雨”为题,给人以美好的遐想。伴随着阵阵芳香的桂花雨,我们与作者一起重温美好的童年时光,品味成长的滋味。

课文以“桂花”为主线贯穿始终,语言清新质朴,意味隽永,桂花雨是留在作者记忆中关于故乡最美好、最迷人的印象。全文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第自然段,描写了作者小时候最喜欢桂花,喜欢它迷人的香气。

第二部分为第自然段,主要描写了作者与母亲和乡亲们一起摇桂花的事情,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亲情和乡情。第三部分为第自然段,描写了作者离开家乡后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时时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字里行间弥漫着作者淡淡的思乡情怀和对故乡美好生活的回忆。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量和独立的阅读能力。对于浅显的课文,已具备一定的赏析能力,能够从文本中把握主旨,感悟作者所要传达的思想情感。本课是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学生通过前两篇课文的学习,已为这篇课文的独立阅读,体会作者思念家乡的感情奠定了一定基础。

本文是一篇散文,情感表达比较含蓄,如何让孩子读懂文本背后所蕴含的深深的思乡之情,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时,注重学生联系已有经验,采取角色扮演、对比感悟、多元对话、拓展阅读等方式引导学生在文字中体会作者浓郁的思念之情。

三、教学目标。

1.认识“箩、杭”2个生字,会写“懂、兰”等10个字,会写“桂花、懂得”等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桂花给“我”带来的回忆。

3.借助相关语句和资料,体会作者借桂花表达的感情。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抓住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重点)

2.理解文中第4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中两个“浸”字的不同含义。(难点)

3.体会“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的深刻含义。(难点)

4.通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难点)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美好的回忆,回忆往事是一种享受,你们平时也会回忆自己美好的往事吧?谁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作家琦君奶奶,一起重温她美好的童年往事,一起欣赏桂花雨,感受那份浓浓的情。(板书课题)

2.读着课题,你产生了怎样的联想?让我们深深地吮吸一下桂花迷人的香气,美美地读一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美好往事来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调动阅读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了解桂花,走进作者。

1.你们见过桂花吗?能说说你了解的桂花吗?

(1)学生汇报后,教师出示桂花**,补充介绍:

桂花是常绿灌木,高度可达15米。树冠可达2--3米,卵圆形,树皮粗糙。叶面光滑,硬革质,对生,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幼叶边缘有锯齿。

花簇生,有乳白、黄、橙红等色,香气极浓。桂花的品种很多,常见的有四种:金桂、银桂、丹桂和四季桂。

果实为紫黑色核果,俗称桂子。桂花叶茂而常绿,树龄长久,秋季开花,是我国特产的观赏花木和芳香树。

2.因为桂花的花香持久,沁人心脾,历代文人墨客经常会用美好的诗词歌颂它。你们读过哪些有关桂花的名句吗?

3.同学们,作家琦君奶奶也久久难忘这家乡的桂花,久久难忘和同学们一样年纪时感受过的——学生齐读课题。

4.大家看(出示课件),这就是作者琦君,她是当代台湾著名的作家,她的作品深受海内外读者的欢迎,被誉为“台湾文坛上闪亮的恒星”。

(三)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边读边想,联系上下文读懂生字,理解词语意思。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指名说说是怎么记住的。

懂兰箩婆糕饼浸缠茶捡。

(2)指名读生字词,及时正音。

桂花懂得糕饼茶叶木兰沉浸杭州欣赏姿态几大箩。

3.齐读生字及带生字的词语。

4.全班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5.指名分段读课文,指导读好课文内容,指导读好长句。

6.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四)学习第。

一、二自然段,感知“桂花香”

1.桂花雨是天上落下来的雨吗?那是什么雨呢?桂花落下如雨给人带来什么样的感受呢?(预设:美丽、开心)

2.说到桂花,给我们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预设:香)那么桂花雨就更香了。当我们沐浴在这香喷喷的桂花雨中,心里感到怎么样呢??

3.你们见过桂花树吗?课文第二自然段中,哪些句子可以用来形容这些桂花树呢?请你勾画在书上。

出示句子:“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

(1)作者说“桂花树笨笨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预设:从“笨笨的”体会出作者心中那份掩饰不住的亲切与喜爱。)

4.是呀,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也只是很小很小,得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见到金黄而又细小,朴素而又淡雅的小花,可作者喜欢的就是桂花,这是什么原因呢?

(1)出示句子:“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2)迷人是什么意思呀?是啊,桂花这醉人的香味令作者难以忘怀。一起读读,试着读出桂花迷人的清香!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一个词、一句话来感受语言文字的生动灵性,学生在细细品读的同时,深入体会文本,从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五)指导书写生字。

1、重点指导:懂、浸、缠3个字。

第二课时。(一)简洁入文。

1.同学们,今天让我们继续跟随作者去欣赏美丽的桂花雨吧!齐读课题。

(二)初闻桂花香。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桂花,知道了作者小时候最爱桂花,(板书:爱桂花)最喜欢桂花迷人的香气。桂花到底有多香呢?你能用文中的话说一说吗?

2.出示句子:“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1)读完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哪些词感受到的?

(2)你能读出桂花这浓郁的香气吗?

(3)“没有不”在这里指什么?

(4)哪个字能说明它真的香?理解“浸”的意思,品味“浸”字。

老师小结:一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浓郁,向四周弥漫,这芳香足以让十几家邻居一同分享。(板书:味道香)

(5)如果你是作者的邻居,你有什么感受?闻着花香,你想做些什么呢?

(预设:如果我是作者的邻居,我会想摘一些来泡泡茶。)

(6)指名读、齐读句子,感受桂花的浓浓花香。

(三)品读“摇花乐”

1.作者喜欢桂花,不仅是因为桂花很香,还因为什么呢?

2.是啊,摇桂花给她带来了快乐。直到她长大了,离开了家乡,还是时常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板书:摇桂花)

3.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作者很喜欢摇桂花呢?用直线画出来,并在旁边简单写写自己的感受。

4.出示句子:“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

(1)这句话中哪些字词特别吸引你?(预设:大事、老是、缠)

①生活中,什么样的事你认为是大事?可见,摇桂花对作者来说非同一般,非常喜欢,非常重视。

②你什么时候会缠着你的爸爸妈妈?你是怎么做的?

③你觉得当时作者是怎么缠着母亲的?可能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同桌演一演。

④现在你能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吗?(预设:急切)指名读句子。

5.出示句子:“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人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1)摇啊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桂花像什么一样落下来?

(2)学生角色体验:纷纷扬扬的桂花落在了你的( )落在了你的( )你的( )你的( )可以说是落得我们( )

(3)此时此刻,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喊?

课件出示:我( )地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4)齐读句子:“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人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5)想象说话:天真可爱的琦君,使劲地摇呀摇,桂花像雨一样落下来,她和小伙伴们蹦跳着,欢笑着,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多么美丽而又温馨的画面。同学们,简简单单的3个字,摇啊摇,摇出了什么?

(板书:开心乐)

课件出示:我们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呀摇,摇出了( )

【设计意图】“摇花乐”是文章的重点部分,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段落。采用读一读,想一想,演一演,说一说的方法使学生身临其境,读出情味,体会到摇桂花带来的欢乐和喜悦。

(四)感受故乡情。

1.就这样摇呀摇,让前后十几家邻居浸在浓郁香气中的桂花都纷纷扬扬地摇落了,可在作者的笔下,却说: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课件出示: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2.同学们,为什么说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中呢?请你快速地浏览一下课文,找到依据来说一说。

3.是啊!生活中处处有桂花:

桂花的清香,桂花糕的香甜,桂花的丰收给全村人带来了享受,带来了快乐!整个村子的人们不仅仅是沉浸在桂花的香气里,更是沉浸在了浓浓的乡情里。桂花的香气已不受季节的束缚,香甜四季。

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个自然段,相信你会有新的体验。(齐读第四段)

【设计意图】由“浸”字带动全句,通过品读词语,引读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桂花永远香在人们的心里。它的香,已不受季节的束缚,香甜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五)走进作者,品悟乡愁。

1.作者和母亲原先住在浙江温州的瞿溪,家里有个大院子,种满了桂花。十二岁迁居杭州。杭州有个叫“满觉垅”的地方,种满了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可是母亲说——

课件出示:“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统编五年级语文上册 《桂花雨》相关

桂花雨 文本链接。桂花 也称木犀,木犀科。常绿小乔木,高达 冠卵圆形。叶对生,硬革质,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全缘或具疏齿。花簇生叶腋或顶生聚伞花序,黄色或白色,极香,花期中秋。核果椭圆形,蓝紫色,翌年夏初成熟。原产我国西南 华中等地,今各地普遍栽培。变种较多,有金桂 银桂 四季桂。是传统的名贵香花,城...

五年级语文上册《桂花雨》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7 桂花雨。教材分析 桂花雨是留在作者记忆中关于故乡最美好 最迷人的一个印象。作者先写了自己最喜欢桂花,喜欢它迷人的香气,接着写了摇桂花的事情,最后写了离开家乡后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却时时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读着这篇文章,感觉到桂花的香气弥漫在...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7 桂花雨 《桂花雨》课时作业

科目 语文课题 7.桂花雨 年级 五年级班级 姓名 学号 一 读拼音写汉字。p o ch y u q h n zh uw n zh ng t qi n g o b ng g n j nl n j 二 辨字组词。捧 龙 熟 述 棒 尤 热 迷 三 按句意写出用同音字组成的词语。1.使东西来回摆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