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问题的应用题。
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初步形成两个物体相对运动的空间观念。
引导学生探索并发现速度、时间、路程这三个相关量之间的关系及变化趋势;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的过程,并掌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
2.让学生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数学活动,获得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联系生活素材,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3.培养学生积极**和创新的精神以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建立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相遇问题中速度和、相遇时间和总路程之间的关系。
一、复习导入。
1.张华从家里向学校走来,每分钟走60米,4分钟到校,他家离学校有多少米?
2.张华家距学校240千米,每分钟走60米,几分钟走到校?
3.张华家距学校240千米,4分钟能走到校,每分钟走多少米?
二、**新知。
1.创设情景:有一天,小丽放学回家,打开书包正准备做作业。
发现没在意将同桌小强的作业本带回了家,她赶紧给小强打**通知他,两人在**中商量了一会,如果步行的话,有几种办法可以让小丽把作业本还给小强呢?同学们你能帮助他们想出几种办法呢?”
2.小组集体讨论: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答案)
a、小丽送到小强家;
b、小强来小丽家取走;
c、两人同时从家出发,向对方走去,在途中相遇,小丽交给小强。
3.计算机模拟生活情境: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两个人行走这段路程有什么特点?
思考:(1)有几个人?(2)从几个地点开始运动?(3)怎样的时间出发最好?(4)运动的方向是怎样的?(5)这样运动的结果怎样?
板书:两人、两地、同时、相向、相遇。
师:“两人同时从家里出发,向对方走去”,也叫做“两人同时出发,相对而行,直至相遇”,或者“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直至相遇”。
板书相遇问题。
思考:你觉得他们会在什么地点相遇?相遇时是否是在两家距离的中点?为什么?
4.通过看图,你还知道了哪些信息?根据这些相关信息,你能解决什么问题?
教师先引导学生来研究“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的问题。
5.请同学根据图意和问题口编应用题。
小强和小丽同时从自己家出发,相对而行。小强每分走65米,小丽每分走70米。经过4分钟,两人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思考:两人所走的路程和与两家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6.列式解答。
学生自己分析解题思路:
请用第一种方法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提问:题中只有一个4,为什么算式**现了两个4?
师:经过4分两人相遇,说明相遇时两人都行了4分,因此我们也可以把这个时间称为相遇时间。相遇时间在这种解法中要用到两次。
请用第二种方法的同学说说你的解题思路又是什么?
引导学生对两种解法进行比较,看看这两种解题方法有什么异同,体现了什么运算定律。
总结数量关系式:
请同学们观察这两种解法,你更喜欢哪一种?根据这种解法你发现在相遇问题中,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有了这个数量关系式,你知道相遇问题中路程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三、巩固练习。
1.甲乙两个工程队同时修筑一条公路,10天修完,甲队每天修280米,乙队每天修300米,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
2.志明和小花同时从两地对面走去。志明每分54米,小花每分52米。经过5分钟相遇,两地相距多少米?(用两种方法解答)
如果把“两地相距530米”变成已知条件,把题中3个条件中任意一个变成问题,你们能编道新应用题吗?小组内互相说说。
四、教师小结:谈收获。
五年级数学上册相遇问题1教案冀教版
相遇问题的应用题。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初步形成两个物体相对运动的空间观念。引导学生探索并发现速度 时间 路程这三个相关量之间的关系及变化趋势 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的过程,并掌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2.让学生过观察 比较 分析等数学活动,获得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 联系生活素材,...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相遇问题 优质教案
第1课时相遇问题。教学内容。教材 页相遇问题教学提示。教材通过 的形式呈现了一辆卡车和一辆小轿车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对行驶的有关数据和 经过几小时相遇 的问题,以及学生个性化的解题方法。特别给出了列表法。在教学时让学生参与进来,进行相遇问题的演示,经历相遇过程。列表的方法学生可能想不到,教师可以作为参与...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相遇问题13冀教版
相遇问题。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会解答简单的相遇问题,能表达自己的想法。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讨论 自主解答 相遇 问题以及交流算法的过程。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 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自主 的学习习惯和创新意识。教学重难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