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古诗三首。
学习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字,掌握多音字“挑”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意,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感情。(重难点)
4、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和思乡的感情。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
秋天来了,果子成熟了,庄稼丰收了,这是一个喜悦的季节。可是,秋天来了,树叶也开始飘落了,美丽的花儿也开始凋零了,青青的草地也枯黄了,所以,这个季节又是悲伤的。古往今来,有很多的诗人用自己的诗记录了秋天的景色,也抒发了自己的感受,小伙伴们,你知道描写秋天的诗歌有哪些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首关于秋天的诗。
2、读古诗,识作者。
1、听录音范读古诗,感受韵律之美。
2、指名学生读第一首古诗,并提问:这首古诗的作者是谁?你了解他吗?
学生回答,师补充。
杜牧 (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人,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注明的诗人,散文家。其诗在晚唐成就很高。与著名诗人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3、学生自告奋勇读第二首古诗,并提问:这首古诗的作者是谁?你了解他吗?
学生回答,师补充:
苏轼 (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今四川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与他的父亲苏洵,他的弟弟苏辙合称“三苏”。代表作有《水调歌头》,《赤壁赋》等。
4、学生读第三首古诗,同时提问以上问题。
学生回答,师补充: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南宋诗人。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写景抒情,字句精美,长于白描。其诗有写江南水乡之美的,有写田园生活情景的,都意境深远,颇有风味。
代表作品有《游园不值》《夜书所见》。
3、用工具,识生字。
学生自读古诗,结合课下注释,查阅工具书,给以下生字注音组词并识记。
豫骄红送色
指名学生读生字词,在练习本上写三遍,带上拼音组词。
多音字 挑行。
4、熟读成诵。
组织学生分组读,男女生读,接龙读,自由读达到背诵。
5、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
1、感受作者描写的景色,体会意境,理解诗意。
2、赏析古诗,学会翻译古诗,把握主题。
教学过程。1、复习检查,背诵《山行》
2、诗意理解。
山行解释诗题,山行:在山中行走。
远上寒山石径斜寒山:指深秋季节的山。径:小路。斜:倾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生:生产,生出。
思考:第一二两句古诗写了哪些景物?
深山、石头铺成的小路、白云、隐约可见的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坐:因为。枫林晚:傍晚的枫树林。
霜叶红于二月花霜叶:经过深秋寒霜之后的枫叶,枫叶经霜打之后颜色红艳。红于比……更红,比二月花的颜色更红。
思考:诗人又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答:霜打的枫叶比二月红花还红。
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哪个字能体现出来?答:表达了诗人喜爱枫赞美秋天的感情,从“爱”字能体现出来作者的感情。
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写的?
由远及近的顺序,远上寒山,表明作者是在远处观察描写,停车**,表明作者驻足欣赏,景色就在眼前,触手可及。
思考:第三四两句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三四句之间是一种因果关系。停车坐爱枫林晚是果,原因是霜叶红于二月花。作者因。
为被美丽的枫林景色所吸引,所以下车驻足欣赏。表现作者对这片秋景的喜爱之情。
3、结合词语解释,试着翻译古诗,比比谁翻译的优美。
沿着弯弯曲曲的石头铺成的山间小路,远远的看到在那白云缭绕的地方有生活的人家,不由的停下车来欣赏这片深秋的枫林景色,是因为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红花还要红艳。
4、复习检查第二首诗,找同学背诵《赠刘景文》
5、分小组找出诗句中不理解的字词,相互**解决。
尽:这里指凋谢。无:
没有。擎雨盖:遮雨的盖子。
这里指荷叶,擎,托,举。残:残败。
犹:还,而且。君:
对对方的尊称。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是“您”的意思。
6、思考。前两句诗描写的是哪些景物的景色?你从那里看出来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描写的是荷花和残菊的景色,从“荷尽,菊残”可以看出来。遮挡雨点的荷花叶已经没有了,衰败了,但是还有开败了的菊花的残枝败叶还在跟深秋的寒霜做斗争。表达了诗人对深秋的菊花的敬佩赞美之情。
后两句诗中,橙黄橘绿时是什么季节?诗人是怎么评价这个季节的?
橙黄橘绿时是丰收的秋季,诗人用一年好景君须记表明作者认为这个季节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
全诗中,哪些词语表明了这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诗歌?
荷尽,菊残,霜枝,橙黄橘绿。
7、全诗赏析。
此诗前两句色彩暗淡,描写枯荷残菊,但仍旧傲霜凌寒,气节不倒。后两句色彩明丽,用橙黄橘绿更能彰显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所以结合题目《赠刘景文》,可知此诗是作者赠予好友刘景文的,意在劝勉朋友,人生虽有荷尽菊残之时,但仍要傲霜凌寒,切莫消沉,困难只是一时,不应只看到荷尽菊残的悲凉之气,而更应该看到橙黄橘绿的光明之色。
表现了诗人广阔的胸襟和对朋友的劝勉。
8、提问学生背诵《夜书所见》
9、题解,夜书:晚上写;书,写。夜书所见即晚上写的时候看到的。那么作者看到了什么呢?我们来看全诗。
10、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萧萧,指风声。动,打动。客情:旅客的思乡之情。
从这两句中哪个地方能看出来诗人是旅居在外客居他乡的?
客字。诗人深夜站在秋风阵阵的江边,你能想象他当时的心情吗?
孤独,凄凉,思念家乡。
11、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知:料想。挑:用细长的东西逗引。篱落:篱笆。
那远处篱笆下的一处灯火,料想是有儿童在捉蟋蟀吧。
这两句中,诗人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看到了篱笆间灯火,想到了儿童在捉蟋蟀。
只想到捉蟋蟀吗?
这两句作者兴致高昂,一转前两句孤独凄凉之笔锋,肯定是由儿童捉蟋蟀的情景更深的联想到自己童年时期的快乐生活,也像眼前的儿童一样无忧无虑,这就更衬托了诗人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
12、整体赏析。
全诗动静结合,以景衬情,运用对比手法,以儿童挑促织的乐景,衬托自己思念家乡的哀情。
13、课下作业。
试着总结三首古诗的主题。
14、教学反思。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学习目标。1、识记并会默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并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3、想象文章描绘的美丽景象,体会课文表达的喜悦和赞美之情。
4、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巴掌怎么会是金色的?又怎么会铺满水泥道呢?金色巴掌指的是什么呢?有哪位预习过的同学可以告诉大家。
对,金色巴掌就是指的像巴掌一样的金色的法国梧桐树的落叶。因为到秋季,树叶变成金黄色,大小和人的巴掌大小差不多,所以作者称为金色巴掌。这里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步入这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去领略秋天的美好吧。
2、范读课文,感受秋天的美好。
**录音,或者老师范读,学生默读的方式,初步感受课文的基调。
3、学生默读课文,画出自己不认识不理解的生字新词,做好标记。
学生小组讨论,查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多音字。铺觉。
词语解释。明朗:光线充足。
熨帖:1、用字用词等,贴切,妥帖。2、心里平静。3、舒服。4、事情完全妥当。本文是第三种意思。
凌乱:不整齐,没有秩序。
湿漉漉:形容物体潮湿的样子。
增添:添加,加多。
同学齐读,分组读生字词,课堂识记。
4、学生默读课文,熟悉课文。同时按小组**以下问题:
a、题目中的“金色巴掌”指的是什么?
法国梧桐树的落叶。
b、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写“我”上学路上看到的法国梧桐落叶铺满水泥道的美景。
c、试着给全文划分层次。
天空(明朗)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叶落(紧紧的粘)
水泥道(彩色的地毯)
d、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想象文章描绘的美丽景象,体会课文表达的喜悦和赞美之情。
2、理解文中重点句子,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过程。1、回顾上节课内容,指名学生读课文。
2、**分析课文,学生分小组默读课文,**以下问题:
1、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美吗?从课文中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美,从“水泥道像铺满了一块彩色的地毯……一直到路的尽头”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2、水泥道在我眼中成了一幅美景,为什么会这样呢?或者说为什么“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很美呢?
作者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用心观察,能随时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3、作者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观察的?
从上到下,天空明朗--地面
由动到静,叶落---落叶。
整体到局部,水泥道--每一片落叶(金色巴掌)
3、找出文中你喜欢的句子,说说你的体会。
例: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铺满落叶的水泥道比作一块彩色的地毯,把落叶比作印在地毯上的图案。
例:每一片法国梧桐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的写出了落叶的颜色和特点。
例:你瞧,这么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小雨靴比作小鸟,形象地写出了小雨靴在落叶间行走的样子。
4、写作方法赏析。
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用人们比较熟悉的事物,来比方不熟悉的事物,使人容易理解,而且生动形象。例如: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等句子。
试着写几个比喻句,拟人句。
5、主题总结。
课文通过写一夜秋雨后,水泥道上落满了金色的梧桐叶,将水泥道装扮得更美的情景,赞美了秋天的美好,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启示我们,要用心发现生活中的美。
6、板书设计。
由上到下。天空(明朗) 地面(潮湿)
有序。由动到静观察。
铺满金色巴掌叶落(紧紧的粘) 落叶细致。
的水泥道 (熨帖、平展) 描绘。
由整体到局部。
水泥道(彩色的地毯) 每一片落叶。
(金色的小巴掌)
7、教学反思。
6秋天的雨。
学习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能和同学们交流读后的体会。
、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展开想象。
、情景导入:自然界中有许多美妙的声音,同学们,你们想欣赏一下吗?下面我们做一个听录音猜声音的游戏,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然后说一说你听到了哪些声音。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备课
第二单元备课。一 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四篇课文和一个练习,外加一个口语交际。本组教材是围绕 名人故事 来编排的,略读课文选的是有关名人诚信方面的,精讲课文也是关于名人生活的,体现教材的整体性,注意前后联系。二 目的要求 1 学会本单元内所有的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字...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试卷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一 读拼音,规范地写词语。y j zh m n zh n b i l k ch n sh 二 用 画出句子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1 在 c n z n 这块土地上,藏着许多宝藏 c n z n 2 我一转 zhu n zhu n 身,摩天轮在旋转 zhu n zhu n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试卷
砀城一小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班别姓名成绩出卷人 李俏。一 选一选,给正确的打 8分 二。拼读词语,把字端正 匀称 美观地写在田字格里。8分 y n ji u r n m shk o ch ch n u zh n b i zh m ng l sh 三 照样子,写词语。6分 自言自语。严严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