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第一组要点

发布 2020-11-06 09:57:28 阅读 4388

第一组课文。

要点:走进西部。

一、草原 (选自老舍 《内蒙风光》了解他的其他作品:《猫》《母鸡》《骆驼祥子》)

1、字词。音:蒙(měng)古好(hào)客似(sì)乎。

义:一碧千里:表现绿的范围广翠色欲流:表现绿的程度浓、深。表示绿的成语还有:千山一碧、万古长青、苍翠欲滴。

一碧千里:一字千金、一泻千里、一日千里。

近义词:勾勒——勾画渲染——涂抹疾驰——奔驰清鲜——新鲜洒脱——潇洒。

迂回——环绕

反义词:高歌——低吟拘束——洒脱大方——羞涩

3、重点句: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这句话写出了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是这一段的中心句。

2)那些小丘的线条……轻轻流入云际。

将草原比作一幅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突出了草原的辽阔、碧绿的特点,其中: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那样。写得特别好,让我觉得整个草原犹如一幅巨画,而我置身在诗情画意的境界中。

3)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将蒙古人民迎接汉族客人的队伍(鲜艳的服饰,飞驰的骏马,飘舞的衣襟衣带)比作一条彩虹。这样的比喻不但写出蒙古族服饰的色彩鲜艳,也写出了蒙古人的热情欢快,形似而且神似(热情、欢快)

4)走了许久,远远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这句话改成“远远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河”好吗?为什么?

答:不好。原文先写比喻,最后再揭示原来是河,这样写能让人体会到作者见到河时的那种兴奋和惊喜的心情。

4)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这句诗的意思: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这句诗是全文的中心句。

4、本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通过作者第一次访问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蒙古包、奶茶、奶豆腐、手抓羊肉等),最后以凝练的诗总结全文。(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间的团结。

)文章同时也通过描写蒙古包外亲切握手、蒙古包内热情款待、饭后联欢话别这几个情景写出了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

二、丝绸之路。

1、字词。字:匕(bǐ)首。

近义词:精神饱满——精神焕发矗立——屹立欢腾——欢悦美轮美奂——美不胜收。

反义词:商旅不绝——人迹罕至美轮美奂——丑陋不堪。

2、重点句。

1)中国使者拱手致谢……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中国使者的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

3、篇。1)课文首尾呼应,(省略号的作用:列举的省略、省略了重复的词语、话未说完、说话断断续续、语意未尽。

引号的作用:特定称谓、表示特殊含义、讽刺或否定、引用、表示强调破折号的作用:解释说明、声音的延长、话题突然转变、意思递进)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的历史文化,说明了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2)资料袋: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亚欧的通道,东起长安,西至罗马。进行**的货物中,以产自我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丝绸之路”因而得名。

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出使西域的张骞,投笔从戎的班超,西天取经的玄奘……

三、白杨(本文作者袁鹰。

1、字词。近义词:软弱——脆弱沉思——深思分辩——争辩。

反义词:动摇——坚定陷入——跃出模糊——清晰软弱——坚强隐藏——表露。

2、重点句。

1)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也不动摇。

背诵这段话。

借物喻人的典型句子。一方面描述了白杨的外在特点:高大挺秀,不择环境,不惧灾害,茁壮成长;一方面表现白杨的精神:

忠诚无私,尽职尽责;不怕困难,坚强执著。这正是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奉献精神。

2)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设问句爸爸以白杨自勉,托物言志。勉励自己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不软弱,也不动摇。

3)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一棵高大的白杨树指爸爸,几棵小树指他的孩子。

通过父亲神情的变化,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爸爸自己已扎根边疆,献身边疆。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也就是他希望自己的子女如小树一样经受锻炼,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才。反映了老一辈的西部开拓者“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博大情怀。

3、篇:1)借物喻人(白杨——边疆建设者) 托物言志(白杨不择环境,不惧灾害,茁壮成长——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

2)文章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神态、语言描写)。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父亲神情的变化暗写他心理的变化)

文章由树及人,从孩子关于白杨的争论开始,引出爸爸对白杨特点的介绍;最后写爸爸看到在风沙中成长的小树,希望孩子们也能像白杨一样。

3)父亲几次神情变化的原因。

第一次“出神”和“沉思”,因为看到车窗外高大挺秀的白杨触景生情,想到环境,想到自己和战友,浮想联翩;

第二次“微笑”,因为听到孩子关于白杨树的争论是那么天真幼稚;

第三次“严肃”,因为他与孩子谈白杨特点,尽管孩子们不懂,而实质在借树喻人,托物言志;

第四次“又陷入沉思”,因为由树想到了子女,从自己想到孩子的未来;

最后一次“浮起一丝微笑”,因为想到孩子们也将扎根边疆,为事业后继有人而感到欣慰。

4、小练笔:

爸爸是一个热心的人,哪儿需要帮助,他就在哪儿出现。不管遇到刮风下雨,不管身体是否有病,他总是那么喜欢助人为乐。

四、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词:近义词:妖娆——妩媚狰狞——**贯通——连通。

反义词:妖娆——淡雅高昂——失落。

2、重点句。

1)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这句话既是课文的题目,又在文中反复出现四次。既是筑路大军的誓词,也是作者行文的线索。

2)难怪一些西方**预言:……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这句话强调了工程艰巨、要求很高、难度很大,衬托了西部建设者们的勇敢、实干与创新精神。

3)风火山,这座万年冰山露出了狰狞的面目,给筑路大军来一个下马威!

下马威”一开始就向对方显示威势。文中指刚开工时,就遇到控制温度的难题:温度太低,混凝土无法凝固;增温则洞壁遇热融化,造成洞壁塌滑。这些困难,都属于世界级难题。

3、篇。课文记叙了在自然条件恶劣,施工条件艰苦的情况下,西部建设者们以智慧和力量贯通风火山隧道的经过。赞扬建设者们无私奉献、乐观向上和科学创新的精神。

青藏铁路是一条全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全长1142千米,从柴达木盆地格尔木,越过青藏高原,达到雪域圣城——拉萨。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第一组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本组以 我爱读书 为专题编排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都紧密围绕着阅读。会不会读书,决定着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古今中外的成名人士,无不从阅读中汲取营养。窃读记 生动细致的刻画了作者窃读的心理和滋味,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渴望。小苗与大叔的对话 通过小女孩和北大著名学者对阅读的交流,使我们得到...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组检测

一 看拼音写词语。s tu y hu j ch l m o f m x n ji ng j sh 二 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1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如生不 其 五 缤 夜日银 素寝忘 美 美飘带料不 2 多音字组词。m ngbz o 蒙薄凿。m ngb ozu 3 写出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渲染 摔倒 拨...

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组作文园地

作文园地。写一篇读后感。大家知道,书籍是人类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们进步的阶梯,是少年儿童成长的营养品。读书能促进我们健康向上,在书海中遨游能丰富我们的知识,陶冶情操。本组课文选取的都是与读书有关的内容,同学们学习以后一定会有很多的收获与感悟,拿起笔把你的感受写下来。写作小锦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