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湘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发布 2020-11-04 23:21:28 阅读 9867

1教学目标。

1 认识、会写“壁、缘、鉴、徘、徊、渠”6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这两首古诗。

3 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句所描绘的景象及诗中蕴涵的哲理。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诗句所描绘的景象及诗中蕴涵的哲理。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3.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教学活动。

一)激情导入,揭示题意。

l “苍润高逸,秀出东南”的庐山,自古以来就是游览胜地,备受文人墨客的青睐。因此,历代出现了许多歌颂庐山的诗篇。同学们,你们熟悉的有哪些?

教师视学情整理、归纳。《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课件出示以上两首诗,学生有感情地齐读。

2 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了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题西林壁》。今天,我们来学习这首古诗。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 结合注释,理解诗题。(题西林壁:书写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

4 谁知道苏轼的生平?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教师整理、归纳:

苏轼(公元1037—2024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本诗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

二)整体感知,激发质疑。

1 自由练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2 指读正音,教师范读。3 自由读,指名读,注意停顿,注意读出古诗的韵味。

4 诵读古诗,利用工具书或注释了解诗的大意。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诵读的辅导,在读中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大意,为下一步教学作铺垫。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配套练习册答案 第二单元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配套练习册答案 第二单元。5 古诗词三首。我会写 牧。遮。醉。锄。蓑。我会填 1 草铺横野六七里。逗弄。2 不是遮头是使风。怪不得。3 白发谁家翁媪。互相逗趣,取乐。4 卧剥莲蓬。顽皮 淘气。我知道 1 唐。吕岩。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对安然自乐的生活的一种向往。2 宋。杨万里。聪明...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配套练习册答案 第二单元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配套练习册答案 第二单元。5 古诗词三首。我会写 牧。遮。醉。锄。蓑。我会填 1 草铺横野六七里。逗弄2 不是遮头是使风。怪不得3 白发谁家翁媪。互相逗趣,取乐4 卧剥莲蓬。顽皮 淘气。我知道 1 唐。吕岩。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对安然自乐的生活的一种向往2 宋。杨万里。聪明顽皮的儿...

湘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读准字音,疏通字词和了解课文内容。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自主 合作 的学习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品味精妙语言,以达到提高语言分析能力,接受情感熏陶的目的。学习比喻 拟人等修辞手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的热爱大自然 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学情分析 学生仍较多地沿袭了小学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