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科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学习情况一般,大部分同学积极向上,能够按时完成作业,积极听讲思维活跃、善于思考,大胆发言,书写比较认真,学习的潜力巨大。但后进生数量也不少,亟待提高。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在本学期的数学教学应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1.帮助后进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加强课后辅导,对其作业降低要求。
2.强化培养、训练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把学习习惯的好坏与期末数学成绩的评价相结合。
3.多鼓励和表扬学生,多开展一些数学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课堂“数学之星” 的评选,严格要求的同时鼓励学生上进。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有:
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在学习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
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 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 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 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
五、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1. 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及模型
2. 演示分数用的教具
3. 其他教具教师还可以根据各部分教学内容的需要自己准备或设计制作一些教具和学具。如教学体积时制备1 m dm3模型,容纳1 l、100 ml液体的量杯;教学因数与倍数时,可根据教科书上的图制成教具等。
教师还可以根据需要自己制作其他适用的教具。
数学学科第十册第一单元计划。
一、教材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或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和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发展空间观念。结合本单元的学习, 还安排了数学游戏“设计镶嵌图案”。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 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3. 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
4. 让学生在上述活动中,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三、教学建议。
1.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
2.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探索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
3.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图形的旋转。
4.通过大量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图形的对称和旋转变换,增强空间观念。
四、教时分配。
本单元内容可以用4课时进行教学。
课时计划 设计者: 总第 01 节。
课时计划 设计者: 总第 02 节。
课时计划 设计者:总第 03 节。
课时计划 设计者: 总第 04 节。
数学学科第十册第二单元计划。
一、教材分析。
通过四年多的数学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整数知识(包括整数的认识、整数四则运算),本单元让学生在前面所学的整数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整数的性质。本单元涉及到的因数、倍数、质数、合数以及第四单元中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都属于初等数论的基本内容。
本单元的知识作为数论知识的初步,一直是小学数学教材中的重要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获得一些有关整数的知识,另一方面,有助于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 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的倍数的特征。
3. 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三、教学建议。
由于这部分内容较为抽象,很难结合生活实例或具体情境来进行教学,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1)加强对概念间相互关系的梳理,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概念,避免死记硬背。
2)由于本单元知识特有的抽象性,教学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四、教时分配。
这部分内容可以用6课时进行教学。
课时计划 设计者: 总第 05 节。
课时计划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精品资料欢迎 方程的意义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知道什么是方程的解,什么是解方程,并弄清等式与方程的关系。2 会判断什么是方程,会解一步计算的方程,并会检验方程的解。3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检查 验算习惯。教学重点 理解方程的意义。教学难点 理解等式与方程的关系。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我们...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长方体的认识。江油市永胜小学 邹德军 135 教学内容 长方体的认识 课文27页 29页例题1和例题2 以及课文第31页练习五第1题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立体图形,认识长方体的特征。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 想象 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3 情感态度价值观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分数的基本性质 一 教案。网络 2009 10 06 23 35 15 标签 教案五年级数学 奥数精华资讯免费订阅。教学目的。1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应用 性质 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 培养学生观察 分析 思考和抽象 概括的能力 3 渗透 形式与实质 的辩证唯物主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