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整理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x

发布 2020-10-29 20:17:28 阅读 7109

课题1。混合身边的物质课型新授课。

引导学生通过沙和豆子的混合与分离活动,知道物质混合后有。

知识目标。的不发生变化;

教学目标。情感目标。

指导学生学习按观察物质混合与分离的基本方法进行观察;

能力目标。活动的机会。

教育学生要学会和同伴合作,保证本组每个同学都有进行实践。

教学学习观察物质混合与分离的方法和程序,重点。

教学学习根据观察到的事实、判断物质混合后是否有变化。难点教学用具。

挂图、投影仪。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讲授。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通过沙和豆。

1观察。观察活动:沙和豆子。

学生主要学习活动(自主、

子的混合与分离活动,知预。

测:沙和豆子混合后会怎样。

后有的不发生变化;2**。

**:混合、搅拌|观察:发生变化了吗?

合作、**)设计。

道物质混合。

根据观察到。

分离:用筛子分离沙和豆。

的事实、判断。

子。是否有变化。

观察比较:分离后与混合前。

同样方法学习油和水的混合。

3整合。的特性。

3整合:知道混合物及它。

物质混合后。

板书设计:沙。

混分。豆子。

合离。保持它们的特性。

教学反思:1、教学的成败得失:

2、学生的信息反馈:

3、今后的教学建议:

课题。知识目标。

教学目标。情感目标。

能力目标。课题:混合身边的物质(二)课型新授课。

参加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知道物质混合后发生了变化。

了解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物质大都使是混合物,人们根据需要制。

造各种混合物。

会判断物质混合后是没有变化的,还是发生了变化。

教学混合小苏打和白醋,观察混合以后发生的现象。重点。

教学。研究混合以后发生的现象,根据科学事实做出判断.难点教学用具。

挂图、投影仪。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讲授。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观察小苏打和白醋。

交流、导入——**活动。

2、猜测:小苏打和白醋。

**活动:小苏打和白。

混合后会怎样呢?

醋的混合。3、混合小苏打和白醋,观察混合以后发生的现象。

经验。一定的生活。

学生主要学习活动(自主、

学生对简单。

合作、**)设计。

的混合有了。

通过上一节。

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

合以后的现象。

比较沙、—比较沙、豆子的混合。

豆子的混合。

和小苏打、白醋的混合—

5、根据观察到的科学事实。

苏打、白。做出判断——混合后发生。

醋的混合—了变化,生成了气体。—总结。

化。和小后不发生变些物质混合。

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

4、研究小苏打和白醋混。

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有—

板书设计:混合身边的物质(二)

混合后的情况特点。

沙和豆子。小苏打和白醋。

教学反思:1、教学的成败得失:

2、学生的信息反馈:

3、今后的教学建议:

课题教学。能力目标。

目标。情感目标。

分离混合物课型新授课。

知识目标。能用多种方法正确操作粳米和面粉的分离,并能想办法分离生。

活中的其它混合物;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进行思维的意识;

经历分离混合物的过程,体验科学**过程和方法。

知道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分离物质的方法,教学重点。

教学。知道粳米、面粉、铁钉、木屑等物质的一些知识。

难点教学用具。

挂图、投影仪。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讲授。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一、

看图交流,谈话引入。

二、组织**活动。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促成学生回顾自己的科。

学**,体验科学**的。

方法和过程,进一步深化认识。

1、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分。

1、分离粳米和面粉离混合物的方法?

1)讨论还有哪些分离混2、组织讨论:如果让你分合物的方法离粳米和面粉,你认为可(2)分组讨论用什么方以用什么办法?法、工具分离粳米和面粉3、分组讨论采用分离粳米(3)记录、交流分离的方和面粉的方法、所需的工法和过程。

具、并分组操作。4、记录、交流。

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

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 谁流得更快一些 教材内容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3课。教学目标 1 科学概念 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液体黏度的影响。2 过程与方法 进行 并用对比实验进行验证 理解公平实验,为保证公平,需要保持除变量之外的其他条件相同。3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认识到公开的 民...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植物的叶 教学设计。执教 福安市坂中中心小学林琴。指导 福安市教师进修学校赵义平。福安市坂中中心小学陈丽芳。一 教材 学情分析。植物的叶 是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植物 单元中第5课时的内容。本课是在观察了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的个体之后,出现的专门观察植物器官的内容。为后面...

2019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地球的形状

2020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附板书设计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作业设计。6.地球的形状。教材简析 地球的形状 是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太阳 地球和月球 的第六课。通过前面5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太阳和月球的基本特征,知道两者的形状都是球形,同时也建立起地球的形状是球形的科学概念。而本节课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