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古诗两首》

发布 2020-10-26 02:33:28 阅读 3757

古诗两首。

教材分析:《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四大家”之一的范成大的代表作品。范成大六十一岁时,在石湖养病期间写下了六十篇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各十二首,总题“四时田园杂兴”。

诗篇把农民的勤劳,淳朴的美德通过儿童天真活泼的举动不经意地展现,更显童趣盎然。

教学目标:学习本课生字;背诵两首古诗;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写的景象,通过领会诗句内容,感悟古诗选词炼句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乡村生活,陶冶爱美的情趣,养成积累的习惯。

教学重点:背诵两首古诗;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养成积累的习惯。

教学难点:感受乡村生活,陶冶爱美的情趣,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构想:引导学生对诗的内容及表达的情感作浅易的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共同交流,各抒己见,培养学生**学习意识和主动学习的习惯。采用各种形式的朗读:

自由读,分组读,再读中理解,读中体会。

教学准备:搜集范成大的资料;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学习《四时田园杂兴(一)》这首诗的含义和思想感情。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1、同学们,你们都学过哪些古诗呢?谁愿意背给大家听?今天,咱们再来共同学习一首,题目叫《四时田园杂兴》。

2、课文朗读。介绍作者。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其诗题材广泛,对农民的痛苦,官吏的残暴等都有反映,诗风清逸淡远。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

)二、释题并初步感知课文。

1.释题:“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杂兴就是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相当于平常我们读到的诗歌中的:

无题。只是诗人们有感而发,即兴记下。)

2.教师范读全诗,学生小声自读并思考: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3.指名试读全诗,引导回答上面问题。

三、学习诗文内容。

1.自由读文,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理解的词语,并记录自己的疑难问题。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昼:白天。耘:除草。

耘田:在田里除草。

绩麻:把麻搓成线。

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

未解:不懂。

供:参加。耕织:耕田织布。

傍:靠近。桑阴:桑树下。

4.引导学生试着解释全诗:

白天除田草,夜里搓麻条,村里的男女都担家。幼童不懂耕田织布,也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呢!

5.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后两句表现孩童天真可爱的行为,目的是什么?(有力地衬托出农民勤劳简朴的生活)

6.放声自由读诗,想像其意境,体会农民一家辛勤劳动的生活。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指导背诵。

五、总结。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亲切朴实,通俗浅显,富有泥土气息。没有刻意追求的痕迹,文笔清新轻巧,生动自然,犹如信手拈来。

描写了紧张而又愉快的劳动场面和田园生活的美好。犹如一幅生动的农村风俗长卷,充溢着江南农村浓郁的乡土气息。

六、布置作业。

作业设计:背诵全诗,预习下一首诗。

板书设计:四时田园杂兴。

农民一家辛勤劳动

田园生活的美好。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学习《四时田园杂兴(二)》这首诗的含义和思想感情。

学生学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读通诗文。

1、谁来说说上节课我们是怎样学习古诗的?

2、按照学习方法自学古诗。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诗文。

引导学生基本弄清诗歌的意思。

[注释]①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

②麦花:荞麦花。荞麦是一种粮食作物,春秋都可以播种,生长期很短。花为白色或淡红色,果实磨成粉供食用。

③篱落:篱笆。用竹子或树枝编成的遮拦的东西。

④蛱(jiá)蝶:蝴蝶。

[简析]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天长了,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门前没有人走动;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

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诗人用清新洗练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田园作了非常细致,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诗中的意象有:梅子,杏子,麦子,菜花,太阳,篱笆,蜻蜓,蛱蝶。

而这些景物分别描上颜色,金黄,雪白,还有几个表现生动地表现大自然的景象的关键字:肥,稀,长,过,飞。色彩的搭配,状态的临摹,景物中的动静结合,跃然纸上的是田园的清新,宁静,安逸恬淡,一尘不染……

前两句也只是朴实的描绘所见所闻,其味道有点像: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虽说只是一组熟悉景物的堆砌,但是内在的联系,使得整个意境,豁然眼前,这又让上想起一句:

诗中有画。这在诗歌中叫“白描”手法。

二、想像意境,体会感悟。

1、在学生初步读懂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诗句来想像诗中的意境。

2、指导学生观察插图与诗中哪些句子相映照,想像诗句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通过吟诵加以感悟。

3、朗读吟诵,背诵诗句。

在学生体会感悟的基础上一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熟读成诵。

作业设计:1、朗读吟诵,背诵诗句。

2.让学生体会、想像诗句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背诵全诗。

板书设计:四时田园杂兴。

清新。田园的静。

安逸恬淡。一尘不染。

课后反思。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反比例的意义 集体备课。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正比例和反比例 的第三节 反比例的意义 指导思想 反比例的意义 这一节教材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设计系列情景,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存在大量相关联的量他们之间有着共同之处从而引发...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1

课题 养花。教材分析 养花是一篇传统课文,是老舍先生1956年底创作的。当时 反右 斗争已经在全国展开,时任北京市文联主席的老舍,创作受到种种限制。但是他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他借记叙养花的这件小事,抒发自己的这种感情。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自学能力较强,自主阅读性较高,相信借助学习评价单能很好的完成。...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备课

精品文档。编写者 王永林。单元主题。圆柱和圆锥。执教时间计划课时。10课时。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教学目标。本单元是在学习了长方体和立方体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学里学习立体图形的最后阶段,知识的综合性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都比较高,因此,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圆的基础知识都是本单元的认知基础。同时,数学思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