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小学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二)
教材简析】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六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教材在安排根据平面图确定图中任意两地的相对位置时,先通过创设情境,发现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然后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引出如何确定任意两地的相对位置。
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以及积累了一些确定位置的感性经验,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用上下、左右、前后和8个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通过四年级上册的学习,认识了在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在此基础上,本单元将进一步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的认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拓展知识视野,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进一步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结合具体情境,能根据平面图确定图中任意两地的相对位置(以其中一地为观察点,度量另一地所在方向,以及两地的距离),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4、能运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
生活的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能根据平面图确定图中任意两地的相对位置。【教学难点】自建参照系,确定位置。【教学准备】三角板、量角器、作业纸。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去哪些地方玩过?出去玩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二、合作**。
1、确定大本营的具体位置。
乐乐在去大鸣山游玩时就迷失了方向,她想找到大本营的位置。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确定位置。(板书确定位置)帮助她找到大本营的位置,商量商量,再在作业单上画一画写一写。
在观测点上建立方向坐标,确定方向,大本营在大鸣山北偏东45度。要找到大本营光确定位置还不行,还要确定距离。大本营在大鸣山北偏东45度,距离大鸣山570米。
也可以说大本营在大鸣山东偏北45度,距离大鸣山570米。
小结确定大本营在大鸣山的具体位置的方法,先确定观测点大鸣山,建立方向坐标,确定方向,最后确定距离。
2、确定大鸣山的具体位置。
大本营的同学收到了乐乐发出的求救信号,现在从大本营出发到大鸣山搜救乐乐。帮助他们确定大鸣山在大本营的什么位置?独立完成任务二。
大鸣山在大本营的南偏西45度距离大鸣山570米。3、探索相对位置之间的关系。
确定了大本营和大鸣山的相对位置,你有什么发现?观测点不同,方向相反,距离相等。
在确定大本营和大鸣山的相对位置的时,要找准观测点,再确定方向和距离。
4、用数对确定具体位置。
确定大本营的位置数学迷是这样画的,你们能看懂吗?大本营的位置用数对的怎么表示?(4,4)第一个4表示的是什么?
大本营所在列对应坐标轴横轴上的数是4。第二个4呢?大本营所在行对应坐标轴纵轴上的数是4。
用数对表示位置先看横轴对应的数,再看纵轴对应的数。宝塔的位置用数对怎么表示?(1,2)小清山呢?
(4,1)
看来生活中不光可以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还可以用数对确定位置,确定位置的方法是多样的。
三、巩固应用。
1、王老师有一个朋友到宜昌来游玩,可是他到的时间我正在上班,不能去接他。就把汇合的地点和公交路线图发给她,你们能帮助她找到汇合地点吗?同桌2个人之间互相说说,并任务三中记录下行驶路线。
回去的路线该怎么走呢?和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2、我跟朋友在中心广场,从中心广场到商店、**厅、学校该怎么走?以中心广场为观测点,量一量,写一写,完成任务四。
师:有了你们的帮助,相信我们一定会玩的很开心。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今天我们学会了如何确定两地的相对位置,主要是先确定观测点、再确定方向、最后确定距离。希望今天所学的知识能帮助同学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确定位置(二)
观测点方向距离大本营在大鸣山的北偏东45度距离570米大鸣山在大本营的南偏西45度距离570米。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确定位置一北师大版
确定位置 一 确定位置 一 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六确定位置 中的教学内容。本节内容是利用方向与距离确定某一物体的具体位置,仅靠单一的方向或距离是不够的,只有当这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对小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为此,教材创设了学生熟悉...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确定位置二北师大版 2019秋
确定位置 二 内容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 确定位置 教学目标。1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2 结合具体情境,能根据平面图确定图中任意两地的相对位置 以其中一地为观测点度量另一地所在的方向以及两地之间的距离。3 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重点 能根...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确定位置苏教版
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案。教学内容 苏教版课程标准四年级下册第98 99页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行与列,知道确定第几列 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并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2 能力目标 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抽象成用列 行表示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