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夸父逐日》公开课教学设计

发布 2020-10-24 08:03:28 阅读 8757

3夸父逐日。

教学目标】1.认识并会写2个生字;理解“逐走、大泽、未至、邓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理解一些文言字词,逐步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体会神话故事的特点,感悟古代劳动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理解这个故事所揭示的意义。【教学重点】

1.认识并会写2个生字;理解“逐走、大泽、未至、邓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理解一些文言字词,逐步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教学难点】

1.体会神话故事的特点,感悟古代劳动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理解这个故事所揭示的意义。【教学素材】

1.《嫦娥奔月》《盘古开天地》《后羿射日》《女娲补天》《夸父逐日》**。2.《夸父逐日》的幻灯片。

3.搜集有关歌颂夸父精神的诗或诗歌。【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神话故事吗?神话故事有神奇的想象、生动的故事,往。

往寄托了劳动人民美好的愿望和追求。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张精彩的**,大家想看吗?边看边猜猜每张**讲了哪个故事?(幻灯片出示)

嫦娥奔月:传说嫦娥偷吃仙丹,飞上月球,给人们带来了对月球的无限遐想。盘古开天地:盘古分清了天和地,造福了后人。

后羿射日:传说后羿力大无比,有雄心壮志射下了九个太阳,是力量的象征。女娲补天:

传说女娲用五彩石补上天上的窟窿,给人们带来了安宁的生活。2.出示《夸父追日》的**,知道这个神话故事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夸父追日》。(幻灯片出示)(板书课题)

二、识记字型,指导书写。(幻灯片出示)1.点拨写法,识字记型。

1)渭:“胃”上下重心平稳,“田”扁,“月”竖撇变竖。(2)邓:左部偏短且向上;右部的竖为悬针竖。2.检查字词,反馈情况。三、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加以理解。(幻灯片出示词语意思)

逐走:追赶,赛跑。大泽:大湖。未至:没有赶到。邓林:桃林。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说一说: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在小组内互相说说。

课文主要讲述了巨人夸父追赶太阳,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的故事。

四、熟读课文,置疑解疑。

1.生自由读课文。

2.思考:(1)夸父为什么要追日?

2)他是怎么追日的?(3)夸父追到日没有?

4)夸父逐日表现了夸父的什么精神?寄托了古人怎样的愿望?

幻灯片出示)

3.小组合作**,选出代表回答问题。4.生生互评,教师点评。五、细读文本,理解课文。

1.师范读课文,生思考:夸父追到太阳了没有?从哪一句话可以看出?2.理解句子“夸父与日逐走,入日。”(幻灯片出示重点语句)

1)**:故事开门见山,讲夸父与日逐走,你对夸父的举动,有什么想说的吗?

夸父此举是远古时代人类与自然搏斗的精神的概括,是人类无畏与自信精神的壮丽赞歌。

2)思考:“入日”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呢?

入日:赶到太阳落山的地方。说明他已接近了太阳,他追赶太阳的目的达到了,这是他以生命为代价而实现的。

3.找生朗读课文,生思考:夸父在追日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4.理解句子“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幻灯片出示重点语句)

1)联系上下文,理解“欲”“饮”“河、渭”“大泽”的意思。欲:想要。饮:喝。

河、渭:黄河与渭河。

2)概括句子的意思。

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河喝水;黄河、渭河的水不够他喝,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

3)讨论: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体会到了夸父在追日的过程中经历了艰难险阻,重重困难,以及夸父征服自然的顽强意志。

5.生齐读课文,并思考:夸父逐日,结果究竟如何?

6.理解句子“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幻灯片出示重点语句)(1)结合课文,理解“道”“弃”的意思。道:路途中。弃:遗弃。

2)概括句子的意思。

还没赶到大湖,半路上就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了桃林。(3)你是如何理解“弃其杖,化为邓林。”这句话的?

夸父留给后人的这一片绿荫,不仅为继往开来者提供了休憩的场所,更重要的是向人们展示了夸父顽强不屈、死而不朽的拼搏精神,激励着人们为战胜自然,造福人类而永远奋进。

7.生背诵课文《夸父逐日》。

六、拓展延伸,感悟主题。(幻灯片出示)

1.你对夸父的行为有什么看法?说说你想对夸父说些什么呢?

a、夸父是一个古代神话英雄,他不向自然屈服,敢于和自然斗争,甚至为此献身,更令人感动的是,死后,他的手杖,还要化成一片桃林,将顽强的生命延续下去。我想对夸父说,你具有勇于探索、不怕牺牲、造福人类的可贵精神,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

b、夸父有探索自然、征服自然宏大的志向和巨大的力量和气魄。我想对夸。

父说,我应该像您一样树立宏大的志向,为祖国建设做贡献。

c、夸父逐日,简直是比鸡蛋碰石头还自不量力。我想对夸父说,夸父你真是自不量力啊!

2.结合时代气息,解释成语“夸父逐日”的意思。

夸父逐日”这个成语有三个方面的意思:(1)比喻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2)表现了人们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坚强决心。(3)比喻自不量力。

3.古代劳动人们征服自然的代表人物,除了夸父还有谁?说一说他的故事和他反映出来的精神。

愚公。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能。愚公说:

“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后因感动天帝,所以天帝命大力神搬走两山。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惊人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的道理。

七、分享资料,认识人物。(幻灯片出示)1、生朗读余光中的诗。

夸父。为什么要苦苦去挽救黄昏呢?

那只是落日的背影。

也不必吸尽大洋与长河,那只是落日的倒影。与其穷追苍茫的暮景,埋没在紫蔼的余烬,——何不回身挥杖,迎面奔向新绽的旭阳,去探千瓣之光的蕊心?

壮士的前途不在昨夜,在明晨,西奔是徒劳,奔回东方吧,既然是追不上了,就撞上!

2.生朗读陶渊明的诗。

读山海经。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俱至虞渊下,似若无胜负。神力既殊妙,倾河焉足有?余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

3.品读《夸父》和《读山海经》,结合课文,再次感悟人物特点。八、教师小结,总结全文。

这篇古代神话表现了夸父胸怀大志、英勇顽强的精神,反映了古代先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的意志。希望同学们,无论是在学习生活中,还是以后的工作生活中,都要继承和发扬夸父逐日的精神。【板书设计】

与日逐走——入日。

夸父逐日饮于河、渭难解渴胸怀大志顽强追赶太阳。

北饮大泽——未至勇于探索甘愿造福人类遗弃手杖化邓林。

教学反思】从课堂的整体来说,抓住了学生的思维,学生能很好的进行思考,课件的精心设计和巧妙运用,较好地营造了融洽、民主、协商、对话的课堂教与学气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很好地辅助了教学,优化了课堂。本节课如果在读文、译文过程中利用小组合作,既能达到全员参与又可节省时间将会更好!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夸父逐日教案

3.夸父逐日。创意说明 夸父逐日 是一篇短小的文言文神话故事,篇幅短小,内容精练,意蕴丰富,易理解。学习本文,除朗读背诵 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了解神话故事反映的内容外,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说话能力 思维能力。本文按照了解神话 品读神话 拓展神话激活思维的过程来学习。教学目标 1.背诵全文,积累文言...

语文S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夸父逐日

夸父逐日。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把课文读通 读顺 读懂,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 2.领悟夸父的执着精神。学习重点 难点 易错点 重点 把课文读通 读顺 读懂,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难点 领悟夸父的执着精神。学习方法 学生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词,根据自学提纲小组讨论理解课文。知识结构 夸父 追赶太阳 勇敢追...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夸父逐日》语文教案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 夸父逐日 语文教案。教学目标 1 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汇。2 了解神话故事的含义及夸父形象。教学重点 3 拓展思维训练 口语训练。教学重点 4 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 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1 神话是我们文学天地中灿烂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