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夸父逐日教案

发布 2020-07-17 06:11:28 阅读 6371

3.夸父逐日。

创意说明]夸父逐日》是一篇短小的文言文神话故事,篇幅短小,内容精练,意蕴丰富,易理解。学习本文,除朗读背诵、积累一些文言词汇、了解神话故事反映的内容外,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说话能力、思维能力。本文按照了解神话—品读神话—拓展神话激活思维的过程来学习。

[教学目标]

1.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汇。

2.了解神话故事的含义及夸父形象。(教学重点)3.拓展思维训练、口语训练。(教学重点)

4.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神话是我们文学天地中灿烂夺目的瑰宝。女娲造人的故事还记得吗?

你还读过哪些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2.**《夸父逐日》flash动画,学生根据画面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复述故事。

3.讲述神话的产生和特点及《山海经》。二、整体感悟(品读神话)1.师配乐朗读。

2.生自由朗读,勾画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解决。逐走:竞跑,赛跑。欲得饮:想要。饮于河:黄河。大泽:大湖。邓林:桃林。

3.展示朗读,学生个体和集体朗读结合,激发兴趣。学生当众朗读,师生一起评点(可以从字音、语气、语调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4.全文仅37个字,但故事情节波澜曲折,这篇神话共分几个画面来描述夸父?

明确:逐走,入日——渴,饮于河渭——北饮大泽——道渴而死——弃杖化。

邓林。三、问题**。

1.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在这篇神话中,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

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2.你对夸父追日的行为有什么看法?

你能不能写一段夸父临死前的内心独白?

明确:夸父是一个古代神话英雄,他不向自然屈服,敢于和自然斗争,甚至为此献身,更令人感动的是,死后,他的手杖,还要化成一片桃林,将顽强的生命延续下去。勇于探索、不怕牺牲、造福人类的可贵精神。

对夸父这个人物,学生会有分歧,可能有学生认为夸父是不自量力,教师对此也不要断然否定,应该保护学生争论问题的积极性。可以从神话故事的特点方面引导学生从积极方面理解夸父的行为,从而理解夸父的宏大的志向,巨大的气魄。)

夸父临死前的内心独白:学生自写,然后交流。

3.对《夸父逐日》的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应如何理解?

夸父口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那么,什么是“邓林”呢?“邓林”实有基础,在现在大别山附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

据清代学者毕沅考证,“邓”“桃”音近,“邓林”即“桃林”。“邓林”为地名之说,与“邓林”即“桃林”之说并不矛盾。我们可以认为,“邓林”既是地名,也是“桃林”,“邓林”这一地名是因“邓林”的“桃林”之义而得名的。

此处,“杖”与“桃林”同为木,形象上有相通之处;夸父的口渴如焚,与提供甘甜多汁果实和成片绿阴的“桃林”,在内容上也是相合的。夸父遗下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这一结尾,以富有诗意的高度想像力,丰富了《夸父逐日》这一神话的内涵,丰富了夸父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

4.成语“夸父逐日”(“夸父追日”“逐日”)意为: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5.背诵课文。

语文S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夸父逐日

夸父逐日。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把课文读通 读顺 读懂,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 2.领悟夸父的执着精神。学习重点 难点 易错点 重点 把课文读通 读顺 读懂,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难点 领悟夸父的执着精神。学习方法 学生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词,根据自学提纲小组讨论理解课文。知识结构 夸父 追赶太阳 勇敢追...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夸父逐日》语文教案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 夸父逐日 语文教案。教学目标 1 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汇。2 了解神话故事的含义及夸父形象。教学重点 3 拓展思维训练 口语训练。教学重点 4 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 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1 神话是我们文学天地中灿烂夺目的...

语文S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夸父逐日》公开课教学设计

3夸父逐日。教学目标 1.认识并会写2个生字 理解 逐走 大泽 未至 邓林 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理解一些文言字词,逐步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3.体会神话故事的特点,感悟古代劳动人民探索自然 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理解这个故事所揭示的意义。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