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12《论语》十二章导学案

发布 2020-10-14 00:58:28 阅读 7565

12 《论语》十二章》 导学案。

学习目标。一、学习重点文言词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二、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第一课时总第课时。

预习检测 一、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作品的有关知识,记住知识要点。

1、孔子:2、《论语》:

二、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

一)注音 说愠省逾罔殆箪堪肱笃论。

二)重点词语。

时习愠。信传:

立天命:耳顺罔:

殆逾: 川乐(之者):

曲肱于我如:焉斯:笃:

自主学习。一、读注释翻译全文,分组提出疑难语句,供师生当堂解决。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二、解疑释惑。

小结检测。一、 填空。

论语》是一部___体散文集,是孔子的___和所辑录的孔子及其**的言行录。宋儒把《论语》和合称为“四书”。

(语录门人再传**中庸孟子大学)

孔子,名___字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___政治上主张___鼓励人们___即“出来做事”。开___讲学的风气,传说有**___人,身通六艺者___人。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

丘仲尼儒仁礼治入仕私人三千七十二 )

二、判断题。

1)孔子是战国时期的人。 (

2)《论语》是孔子自己编写的书。 (

3)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 (

4)《论语》的“论”读“lùn”。

5)“三人行……”三”在古代表示多数,不是具体数字。 (

三、选择题。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三”的意思是: (

a.数字,表示具体数量。 b.表示多数 c.表示少数。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必”的意思是 (

a.必须 b.一定 c.必然。

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孔子是在告诫人们要珍惜 (

a.时间 b.逝者 c.河流。

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中,“信”应取哪种解释? (

a.书信 b.相信 c.信实,真诚。

5)孔子是哪家学派的创始人。

a.道家 b.法家 c.儒家

课后任务:背诵、默写全文。

第二课时总第课时。

思索领悟。一、课文里哪些话是谈学习态度的,哪些话是谈学习方法的?

二、“而”字是个连词,它的基本用法有两种,顺接和转接。课文中哪些是表顺接的,哪些是表转接的?

三、在新知与旧知、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上,在学与思、学与问的关系上,孔子是怎么看的?

四、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讨论:怎样看待“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课外延伸。一、与课文自相对照,谈谈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些,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应怎样改进?

二、 把文中成语、格言和警句摘抄在笔记本上。

巩固练习。一、填空:

1《论语》是记录的一部书,是家经典著作之一,共篇。孔子,名 ,字 , 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2 学与思辩证关系的一句话是。

3.青岛啤酒节开幕之际,主持人说: “孔子说过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

4当别人不理解自己时,我们应该不恼怒,保持应有的风范,正如论语中所说。

5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6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

7《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

8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

9.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

10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11写出五个在论语出现现在还使用的成语。

二、根据“而”字的用法归类。

1)学而时习之。(2)择其善者而从之。(3)人不知而不愠。

4)温故而知新。(5)学而不思则罔。

表并列的有表顺接的有。

表转接的有表修饰的有。

三、用现代汉语准确的表述下列语句的意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四、古今异义字。

君子古义今义可以古义今义。

匹夫古义今义罔古义今义。

水古义今义朋古义今义。

儿女古义今义。

五、一词多义。

可以为师人不知而不人不知而不。

为而温故而知知。

为人谋博学而笃志温故而知。

课后反思。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论语》十二章

论语 十二章学案。学习目的 1.了解孔子的哲学观念,理解孔子的基本理论 2.把握孔子的教育思想,体会孔子所倡导的 为学之道 3.掌握有关 论语 和孔子的基本文学常识 4.体味 论语 的语言风格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学习重点难点 1.孔子的仁学观念 2.孔子的教育思想 3.论语 的语言风格。一 作品简...

部编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11《论语》十二章 导学案

11 论语 十二章。方法指导 理解关键词的含义。把握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 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借助上下文去推测 判断词语的含义 2 注意句中隐含的意思 即言外之意 素材积累 颜回好学。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 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 孰为好学?孔子对曰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二章》导学案

论语 十二章。学习目标。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2.通过反复朗读培养文言语感,体会文言和现代汉语的不同。3.体会 论语 倡导的修身和为学之道。自主学习。1.补充知识卡片。1.文学常识填空。孔子 公元前551 公元前479 名 字 春秋时鲁国陬邑 今山东曲阜 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是家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