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蜘蛛》导学案冀教版

发布 2020-10-14 00:55:28 阅读 7327

《蜘蛛》导学案。

堡子店镇中学乌平张博。

学习目标】

1.了解蜘蛛的生态特征以及本文所用的说明方法。

2.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本文生动说明的特色。

3.培养观察意识,用“新”的眼光去看“旧”的事物。

学习重点】了解蜘蛛的生态特征以及本文所用的说明方法。

学习难点】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本文生动说明的特色。

教法学法】自主合作**。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选用】多**。

第一课时。学习过程】

一、未雨绸缪(看谁迅速进入状态,静心自学)

课前热身温故知新。

回顾《蟋蟀》中所运用的说明方法等知识。

1.预习。自读课文,勾画生字生词,借助工具书解决。

利用各种手段,如书籍、网络等,搜集本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有关情况。

2.小试牛刀。

1)本文作者是 ,他是浙江绍兴人,, 评价)

2)(3)小品文是介绍自然科学知识的( )说明文,是一种兼有( )与( )特点的文体。它的特点是()性、()性、()性。

3)给下列字注音:

甲胄( )颈( )脊( )消耗殆( )尽寒颤( )

逃遁( )讪( )笑掸( )帚( )炮( )制。

4)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yōng( )肿抚mó( zǔ zhòu防yù( fù( 予。

玩弄于gǔ( 掌间 bèi( )觉欢欣关怀bèi( )至人才。

bèi( )出。

我认为重点词句还有。

二、课堂**。

1.自主学习(坚信自己,我能行)

略读课文,整体感知其大概内容。结合“自读提示”带着下列问题默读课文,做到不动唇、不出声,边读边在具体段落中勾画出相关的语句,读完后讨论:

课文先后介绍了有关蜘蛛的哪些知识?

蜘蛛是怎样捕捉飞虫的?

为什么蜘蛛能捕捉到飞虫?

蛛丝有哪些用途?

是否所有的蜘蛛都是靠结网捕虫的?

2.合作**(谦虚好学是美德,乐于助人更是美德)

细读课文,发现疑难,解决疑难,把握课文内容并巩固文体知识。

1)讨论第1段的谜语能否删去,并简述理由。

2)结合课后练习,明确作者是怎样具体说明蜘蛛捉“飞将”的?找出关键词句。那些“飞将”都被蜘蛛捉住了吗?

3)把说明蜘蛛捉飞将和说明蜘蛛的生理特点以及蛛丝的用途的文字进行比较,找出它们语言上的不同点,结合课文谈谈理由。

4)再迅速测览全文,找出课文的说明重点,并讨论为什么这样确定重点?

3.成果展示。

4.质疑问难。

能提出一个问题与能解决一个问题同样显出一个人的能力)

我的疑问:5.画龙点睛(看谁是画龙的点睛者)

6.平行训练(我努力、我进步、我成功、我快乐)

1)判断下列语句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如果来的飞将是带枪的,例如蜜蜂,蜘蛛见它被网粘住,赶到前面,用丝向飞将身上绕一下,转身便走,恐怕被它的标枪投着。(

蚕丝一般有一英寸的二十分之一的粗。园蛛的丝细到只有大约一英寸的一万五千到二万分之一光景,比蚕丝细得多了。(

还有管状腺,是做产卵的袋用的,一种梨状腺是把丝黏着时用的。()

2)本文在说明顺序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

3)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

蜘蛛在生物界中是“名件”。

名件: 它织网的技能之高妙,几乎使人诧异。

诧异:4)全文说明的重点在哪一方面?为何这样确定重点?

三、提高拓展。

但是最难捉的是披甲的飞将,比方有一个甲虫飞入网里,被兜住了,但是它的甲很厚,很重;不但如此,而且它的力气很耐久。它的六条脚东一推西一撑,好容易把这条腿缚住,那条腿又伸出来了。有时候缚了几转,又被它滑脱,啪的一声跌在地上。

蜘蛛只能恨然地在网上望一望。这倒还没有什么要紧,最可怕的是碰见媒赢。它静悄悄地忽然来了,振动它的翅膀,刺刺地向网里去一撞,急又离开。

网起了振动,蜘蛛以为已有物网住,匆匆地赶去捕捉时,不提防媒赢用了最敏捷的手段,突然把它用足抱住,迅速飞去。蜘蛛被它袭击时,很难得幸免的。它**去,被媒赢用刺刺得它全身麻木,封在泥房里,给螺赢的女儿长大起来的时候当“面包”吃。

空的蛛网从此不再行修补,逐日杀坏下去,至于飞散,消灭。

1.披甲的飞将难以捕捉的原因是什么?

2.蜘蛛捕食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3.作者描写蜘蛛是带着喜爱之情的,从哪些词语中能看出作者的这种态度?

参***:小试牛刀。

1)周建人政治活动家生物学家。

2)文艺性科学文学科学文学通俗。

3)4)略。

自主学习:首先介绍了蜘蛛的生活习性,即结网捕虫的情况(第1~3段);接着介绍了蛛丝产生的生理特点(第4段);然后介绍了蛛丝的用途(第段);最后补充介绍不结网的蜘蛛(第7段)。②蜘蛛是靠结网来捕捉飞虫的。

③蜘蛛能捕捉到飞虫是由于“它的身体结构之巧妙”,即其生理特点决定的。它体内的各种腺放出的液体有不同的作用,有的遇空气凝结成丝可以结成网,能网住飞虫;有的虽不能凝结成丝,却有粘性,附着在丝上,能粘住撞在网上的飞虫。④小孩用来作捕虫网;西方人想用它来代替蚕丝织手套、袜子;把圆蛛丝装到天文望远镜上,可以比较星星的位置。

⑤不是所有的蜘蛛都做网,如狼蜘蛛、蝇虎、蝎子、八脚等都不做网,它们自然也不靠结网捕虫,而是用力去搏取。

合作**。1)谜语不能删去。它既生动形象地概括了蜘蛛的生活特点——结网捕虫,又赞扬蜘蛛高明如诸葛亮;不仅说明了蜘蛛在网上的位置,描绘了蛛网的形状,而且“稳”“单捉”等词把蜘蛛捉飞将那种稳操胜券的心理十分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这种饶有趣味的开头使文章一开始就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又自然地总起全文,更体现了文章语言的生动性。

2)蜘蛛捉“飞将”有成功也有失败。蜘蛛捕捉飞虫“有各种各样捉拿的方法”。作者把蜘蛛成功捉‘飞将”的情形分作三类:

一类是蜘蛛用擒拿法捕捉的蚊、纳等小飞虫;一类是用捆缚法捉拿“力气较大的飞虫”;一类是用游击战对付“带枪的”“飞将”。失败的则分为两类:一类是“甲很厚,很重”,“力气很耐久”的“披甲的飞将”;一类是“最可怕的”爆赢,蜘蛛不仅捉不到它反而被它俘虏。

(关键词句。

3)蜘蛛捉飞将的那两段文字语言很生动,后面的文字要平实得多。作者在说明蜘蛛捕捉飞虫时运用了生动的描写,他恰当地使用了一系列动词、形容词,并且采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力求形象生动,准确传神,富于变化,因而既使枯燥的昆虫知识显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又使读者获得形象的感受,从而具体地了解蜘蛛的生活习性。说明蜘蛛的生理特点及蛛丝的利用的两部分语言是平实的。

如谈到蛛丝的利用时,作者将蚕丝和圆蛛丝作对比,如果是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就不能准确地显示二者孰粗孰细,而采用具体数字一比较,结论就让人确信无疑。从而显示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文章内容的科学性。(说明的语言何时要生动,何时要平安,应该根据说明的内容来决定。

不管使用何种语言都要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符合科学的客观实际。)

4)课文的重点是说明蛛丝的利用。作者用较长的篇幅来说明蛛丝的实用价值,具体说明了人们对它的利用过程。这是因为科普小品不仅要丰富读者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

人类观察自然、认识自然的根本目的在于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让自然为人类服务、造福人类。

平行训练。1)①举例子 ②列数字、作比较 ③作诠释。

2)课文是按照由表及里的说明顺序——逻辑顺序,说明了蜘蛛的生理特征和人类对蛛丝的认识与利用。

3)①蜘蛛织网技能之高妙、身体机构之巧妙,使之成为是生物界由名的东西。

蜘蛛织网的技巧让人感到奇怪。

4)课文的重点是说明蛛丝的利用。作者之所以这样写,是因为科学小品不仅要丰富读者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人类观察自然,认识自然的根本目的在于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让自然为人类服务,造福人类。

提高拓展。1.“它的甲很厚,很重;不但如此,而且它的力气很耐久。”

2.甲虫难捕,网常被损坏,甚至有时还会遇到天敌,丢失生命。

3.捕甲虫失败时的“恨然”以及被螺赢捕食的“难得幸免”等词。

七年级语文下册蜘蛛学案

蜘蛛 教学设计。巨鹿县育才学校张军芳。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生字新词。2 了解蜘蛛的生态特征以及本文所用的说明方法 说明顺序。3 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本文生动的说明特色。4 赏析本文生动行象的描写,准确凝练的表达。过程与方法 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通过重音 停顿和语调表达自己对蜘...

七年级生物上册鱼类导学案冀教版

如对您有帮助,欢迎 支持,谢谢!七年级生物上册 鱼类 导学案冀教版。一 学习目标 能说出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2知道常见的鱼类及鱼类的主要特征。3知道变温动物的概念。4知道常见的淡水鱼类与海洋鱼类 学习重难点 鱼类适于水生生活的特点二 学习过程 一 预习检测 鲫鱼身体呈形,体表长有。...

导学案冀教版英语七年级上Unit

unit 4 food and restaurants 单元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本单元围绕学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吃饭 就餐及谈论自己喜欢的食物为主题,通过反复练习,掌握与之相关的单词 短语 句型及对话,并能熟练运用。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单元的语言点,了解英语国家的语言习惯,学会礼貌待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