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

发布 2020-10-10 16:08:28 阅读 9031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

单元分析】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学习内容安排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本单元认识图形是其中“图形与几何”的部分,主要有“认识角”、“长方形与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以及“欣赏与设计”等四个主题。

下面将分别从这四个主题来具体设计教学,预计总共用4个课时。

注:本教学设计只设计教材上基础知识的内容,其余巩固和练习等内容不在本教学设计之内)

课时一:认识角——对角的初步认识【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而通过对“角”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因而,本课时是为后面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奠定基础的。

教材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这部分内容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及方法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实物,如玩具积木、礼物盒等,为学生提供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空间和平台。

一方面,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合理奖赏、及时反馈、适度竞争等方式,以激发其学习动机;另一方面,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促使其学习动机由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化,调动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理念】1.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参与性,并参与学生小组合作的**,了解学生情况,推动活动有序、有目的的进一步发展。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学生自由**、自主研究、小组合作等的空间和时间。同时,允许差异性的存在,尊重学生的个性特色和思维创新以及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特点。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建立角的正确表象,直观认识平面图形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比较角的大小,清楚角的大小与角的边长的长短无关。2.数学思考。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会生活中处处有角。3.解决问题。

通过小组合作,**并尝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及分享交流的精神。4.情感与态度。

创设生活情境,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于学生能够初步的认识角及其特征。难点在于初步建立角的几何模型,引导学生**出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

教学方法策略】

本教学主要采用实物展示、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方法和策略,为学生提供自由**、自己动手的机会空间。具体操作将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教学预期】能达到教学目标,但教学也是一个生成性的过程,因此,对于课堂上的生成性问题,要做好临时应变的准备,最终尽可能实现预期目标。

教学流程】一、课前准备。

ppt课件,活动角。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角。

1、出示时钟、剪刀和红领巾,并抽象出角。

1)课件演示钟面上时针和分针从12时开始转动,时针和分针停下时形。

成一个锐角,然后时针和分针再从12时开始转动形成直角,分别抽象出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

2)从课件出示剪刀张开,刀刃分别形成锐角和钝角,并抽象出剪刀刀。

刃组成的角。

3)课件出示红领巾,抽象出红领巾的边组成的锐角和钝角。2、引入新课。

板书课题——认识角。

二)操作交流,认识角1.角的判断,认识角的特点。

教师于黑板画出一**形,如下所示:

1)学生观察,找出角的相同点,判断以上图形哪些是角。(2)概况:这些角都有一个点和两条直直的线。3.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

1)教师结合课件中的角介绍角的顶点和角的边。(2)学生说一说其他角的顶点和边。

教师小结并板书: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组成的。(3)画角,并介绍角的记法与读法。

教师示范画角,首先画出一个顶点,再沿着这个顶点分别画出两条直线,标出“顶点”、“边”,在画的角上标出符号“1”板书:记作:∠1,读作:

角1。注意角的符号,与少于符号“<”的区别:角的符号是撇横,小于符号是撇折。

学生在练习纸上画角,指出所画角的顶点和角的边。4.找角。

1)课件出示**,学生在**上找出角,并指出角的顶点和角的边。(2)找出身边物体上的角,并并指出角的顶点和角的边。(课桌的角,文具盒上的角等等)。

5.与生活中的角进行比较。(1)出示生活中的角。

书本折出的角、半圆形大饼切下的角、正方体盒子上切下来的角等等。(2)学生小组讨论:生活中的角与数学中的角有什么不同?(3)集体交流,建立角的几何模型。

4)不同点:数学中的角是平面的,生活中的角是立体的:数学中的角的边是直直的,生活中的角的边是可以弯曲的。出示教材第62页最后一题中的图形。三、合作**,比较角。

1.探索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1)完成试一试第一题。引导学生对角的大小进行比较。

2)教师出示两个大小区别不大的角,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3)小组合作交流,探索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当两个角的大小区分明显时,可以用眼睛直接去看出角的大小。②当两个角的大小区别不明显时,可以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的大小。用重叠法比较角的大小时,使两个角的顶点重合、一边重合,看另一条边进行比较。

4)练一练。

课件出示多组角,学生比较每组中的两个角的大小。课件出示两个角后,学生先用眼睛看并判断出哪个角大,然后课件演示两个角顶点重合、一边重合的过程,学生再判断哪个角大。2.了解“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

1)出示大小不同的角,并用重叠法比较。将大角的边剪去一段,让学生讨论哪个角大。

思考:为什么大角的边被剪短了,这个角还大呢?

2)拿两个同样大的角,将其中一个角的边剪短,讨论哪个角大。

3)课件出示激光光束形成的角,使学生直观感受到角的两条边是可以无限延长的。

4)得出结论: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和它的开口大小有关。四、延伸活动,巩固练习。

判断哪些是角,角的大小比较。

设计反思】就教学手段和目标我而言,本堂课通过实物展示、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方法和策略,为学生提供自由**、自己动手的机会空间,主要在于引导学生**对角的初步认识,对知识的把握较为清晰,同时学生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就教学理念而言,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照顾到了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合作的时候留下了充分的**时间。

就教学评价而言,在本教学过程中,注意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多角度的对回答问题的学生进行评价。

总体来说达到了教学预设目标,但是,我在尽量的避免给孩子们造成大量的负担,课后的作业也很少,我不希望他们成为做题的“工具”,极不赞成“题海战术”的方法,但如果不适当的联系,就不能加深学生对新知的认识,我很难找到一个平衡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铅笔有多长 说课稿 上传 汪波更新时间 2012 6 4 19 55 21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铅笔有多长 说课稿。乐平市实验小学 汪波。一 说教材。铅笔有多长 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节课毫米 分米的认识,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并...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与此同时,本节课中为了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首先让学生根据图书馆提供的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并由他们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解决,使学生不仅提出和解决了用已有知识能够解决的问题,而且通过自主探索 大胆尝试,想出了计算 的多种方法。对于学生自己想出的各种算法,教师都让学...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说课稿

数一数。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第四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这一课以活动的形式呈现教材,从标题来看,具有情境性与活动性。从内容看,学生学习了有价值的数学,教材在创设数学活动的主题与情境中,很自然的渗透人与自然,人与他人及人与自我等关系的价值。教学目标 1 通过事例体会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