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5个生字,会写5个字,能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2.过程与方法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知道诗歌的内容,明白“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背诵课文。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内容,明白“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教学准备教师:多**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1、同学们喜欢听歌吗?(喜欢)正好,老师今天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下面请小朋友们一起来听听(**歌曲),好听吗?想不想学?
其实这首歌的歌词是由唐代诗人王之涣所写的一首诗谱成的,题目就叫:《登鹳雀楼》。今天我们。
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板书课题)
二、理解题意。
1、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呢?2、整理问题:①谁登鹳雀楼?
鹳雀楼在**?什么样子?③《登鹳雀楼》是谁写的?④鹳雀是什么?⑤“登”是什么的意思?3、师简介作者王之涣。
4、边介绍边板画鹳雀楼所处的位置。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古诗朗读录音2.自读,初步感知古诗内容。
1)请孩子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古诗。
2)你认为哪些字难读,需要给大家提个醒?在难读的字下做上记号。(3)学生交流,练读难读的字。(4)小老师教读难读的字。3.检查学生认字情况。
1)学生抢读,教师重点指导“登”、“雀”、“鹳”的字音。(3)教师抽读,适时鼓励。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识字,交流识字方法,互相检查识字情况。2.借助多**课件,师生共同交流难写的字,教师范写。重点指导“入”,将“入”与“人”比较记忆。
3.学生认真完成课后第三题的“描描写写”,为自己满意的字画上“★”五、精读诗句,悟意明理1.指导读诗,读出节奏。
(1)请生赛读,师生共同评价。(2)根据评价,画出诗的节奏。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能按照这样的节奏朗读吗?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自己练习练习。(3)同桌比赛朗读,互相评价。(4)全班齐读,注意读出诗的节奏。2.**对照,了解诗意。
1)反复吟诵,**对照,同桌互相说说诗的大致意思。
2)课件**与诗相配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诗句。全班交流对诗的理解,教师适时点拨。
第。一、二句:理解“白日”“依”“尽”“入海流”的意思。
这里教师应向学生讲清:鹳雀楼距离黄河入海处有千里之远,在楼上是看不到黄河流入大海的。这里的“入海”是说明“流”的方向。
说出这两句诗的意思。
第。三、四句:理解“欲”“穷”“千里”“目”“更”各是什么意思?说出这两句诗的意思。
3)反复诵读,启发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默读思考:这首诗主要写什么?哪些诗句的内容是诗人看到的?哪些诗句的内容是诗人的想法?诗人看到了什么?
3)作者登上鹳雀楼后,他能看见些什么呢?他会想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大胆地想象一下。
4)结合评价学生发言,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谈更上一层楼以后会看见什么?(5)教师小结:
要想看得远,就要站得高,登得越高,眼界就越开阔。六、背诵古诗。
1、学完整首诗,小朋友们能把它背下来吗?指名让两个同学背。2、后面坐着这么多老师,他们一定也很想听听小朋友们背这首诗,我们一起背给他们听好吗?(全班齐背)
3、理解并背诵了这首诗,我们再来听听这首歌,小朋友们一定会有不同的感受。(**歌曲)小朋友们可以跟着唱。
七、板书设计登鹳雀楼。
登高才能望远(课文插图的简笔画)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 登鹳雀楼教案 1 1 1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 登鹳雀楼教案 1 1 1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字。2.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从朗读诗句中理解诗的意境及蕴含的积极向上的哲理。教学重难点 1 学会本课生字,朗读 背诵课文。2 简单理解诗意,体会诗中蕴含的积极向上的情感。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精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登鹳雀楼》优秀教案
登鹳雀优秀教案。教案背景 1 面向学生 小学2 学科 语文3 学生课前准备 1 自学生字。2 初读古诗,了解古诗大意,给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3 用百度搜索查阅王之涣和鹳雀楼相关资料。4 画纸 彩笔。4 教师课前准备 百度搜索 登鹳雀楼 相关教学资料。1 找 登鹳雀楼 一课教学设计作参考。2 依据 ...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登鹳雀楼》组词优质课教案
登鹳雀楼 生字组词。1.完毕 用尽 说不尽 取之不尽。2.达到极端 尽头 山穷水尽 尽情 自尽。3.全部用出,竭力做到 尽心 尽力 尽瘁 尽职 尽忠 尽责 人尽其才 物尽其用。4.都,全 尽是白的 尽收眼底 尽释前嫌。1.靠,仗赖 依靠 依傍 依恋 依偎 依存 依附 归依。2.按照 依照 依旧 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