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教案。
一、导入。同学们,周末的时候,你们的爸爸妈妈带你们都去过哪些地方玩呢?谁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同学们去过的地方还真不少,也很特别。其实,我们中国有很多风景独特的大方,每一个地方都想一幅美丽的画卷。瞧,黄老师这节课也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画。
大家仔细观察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用“我看到了”的句式来说一说。
—一条河,河水是黄色的,所以它叫黄河。它特别宽、特别大、特别长、特别有名。被称为是我国的母亲河。
—有一轮太阳。这是什么时候的太阳呢?——傍晚时候,也就是夕阳,它正一点点地往山那边落下去呢。
—那隐隐约约是不是还能看见远处的山峰?
—是的,还有一座楼房,这座楼叫什么名字,有人知道吗?——它叫鹳雀楼。它可是我国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四大名楼之一。因为它的楼上经常有一种像仙鹤一样的鹳雀鸟落在上面,所以这座楼叫?
这三个字可不简单,不是那么好写。同学们用你们的大眼睛看着老师书写这几个字。并连读两遍。(板书鹳雀楼)
二、新授。一)前两句品读。
孩子们,这幅画不但美丽,它的背后还藏有一个特别的故事呢。大家想听吗?那就听黄老师细细给你们说来。
话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正是我国的唐朝时期,有一位大诗人,在一个傍晚时分,来到了黄河岸边,他抬眼一望,看到傍晚的太阳正挨着远处的山峰慢慢落下了,太阳的光芒染红了整个天边。低头一看,滚滚的黄河水翻腾着要流向大海。面对这样的景色,诗人感到:
这里的景色真美。
孩子们,如果是你在欣赏这样的风景,你会说些什么?
—是啊,孩子们,你们的赞美让我也特别想用几句话把这样的美景写下来。谁来读读?
—夕阳靠着远山,慢慢消失了。
黄河向着大海,奔流而去了。
孩子们,让我们用美妙的声音一起读出来吧。
故事还没有完呢,我们继续。
你们知道当时的大诗人是怎么做的吗?他也很想把美景描绘出来,分享给别人,于是,他写下了这两句诗:谁来当大诗人,读出这种美景?
—某某大诗人,你来读。
—某某某大诗人,读。
全体大诗人们,一起读。
同学们,老师和大诗人的诗句都显示出来了,其实我们写的都是同样的风景。谁发现我们写的都有哪些景物?(说夕阳就板书夕阳,说黄河就板书黄河)那这样,男生读老师的句子,女生读诗人的诗句。
你读一句,她读一句。看看谁的读出来更美。
同学们,听你们读完以后,我也特别想过过大诗人的瘾,能不能让黄老师和你们这些小诗人们一起合作来读一读?这样,你们读前两个字,我读后三个字,我们试试。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样有意思不?有意思。来来,我们换换再来读读。我读前两字,你们读后两字。
好奇妙哦。黄老师刚刚读的时候,真的感觉自己就成了一位大诗人,眼前好像真的出现了一番景色。你们读的时候眼前会出现什么景物吗?
如果有,说明你有成为大诗人的天分,那可是天才。那是相当了不起的。谁来说说?
…你真的不得了,你肯定是喜欢夕阳落山的景色。你把夕阳落山的诗句,你再读读。呵呵,在你的朗读中,我听出了你眼中的夕阳是个急性子,落山特别快,因为你读得特别快。
—还有谁见过傍晚时的太阳?谁来说说,太阳快要落山时是什么感觉?
看我们的屏幕上,有两幅夕阳落山图,你们觉得美吗?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那你把这种感觉通过朗读读出来,来试试。
诗人除了看到夕阳落山,还看到了什么?
—黄河。(板书)
—对,黄河。有人见过黄河吗?没见过,没关系,老师让你们见识见识,我们中国第二长河,也是我们的母亲河的真面目。(ppt)
同学们,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来说说黄河给你的感觉,你会怎么说?
—黄河的水特别急,特别猛,让人感到害怕。
是的,如果站在黄河边上,你还能听到震耳的水流声。这样的景色很壮观大气。
那我们还能轻轻地、静静地读吗?
—谁来试试?
你读的黄河水还真是声音大,但是你读出来的黄河流不了多长。你是流了一下就没声了。谁能想办法通过朗读让黄河流向大海?
二)后两句品读。
孩子们,此情此景,怎能不让人喜欢。这时候的大诗人站在黄河岸边,他想,在更远处的地方一定还有更特别的风景,他是多么想看看啊。同学们,再仔细观察图,你能想个办法让他看到远方的风景吗?
他站在**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呢?你们的办法他听得见哦,赶紧来帮他。
站在一楼可以了吗?为什么站在楼上才行?
—因为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你们太棒了,这位大诗人听了你们的建议,他登上了这座楼,叫什么楼来着?他真的就看到了更远的风景,他高兴极了,于是把自己的想法写成了这样的诗句送给你们:来,赶紧读出来。
大诗人登上顶楼以后,才知道,真的和你们所说一样:要想看得远,就要站得高。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我就说你们以后也可以成为大诗人。
当诗人把看到的景色和想到的道理合在一起以后,原来,这就是流传很久很久的唐代著名的古诗《登鹳雀楼》,这位大诗人就是唐朝的王之涣。
ppt配乐,师配动作范读)
孩子们,这样读是不是更美?来来来,我们一起来试试。带上**,带上动作,带上这份美妙,来读读。
三)延伸。诗读得越来越有味道了,不如我们来进行一个游戏吧,这个游戏有两关,如果两关都过了,黄老师会有神秘的奖励哦。敢不敢来挑战?
关卡1、我来读,你来接。(古诗接龙)师读一句,生接一句。
关卡2、我来说,你来读。(师说翻译一句,生读相应的一句诗)
关卡3、我来问,你来答。(生活中可以用哪两句诗来鼓励我们要想获取更多的知识,就要努力学习,更进一步?)
恭喜同学们挑战成功!当古诗编成歌曲以后,也会别有一番美,老师把这首好听的《登鹳雀楼》的歌送给大家!**歌曲。
四)小结。这首古诗已经经历了两千多年,流传到现在,在我们的生活中,仍然能够处处运用其中深刻的道理,能够运用这些经典的诗句,依然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些字句里的浓浓的美。这就是我们中国特有的经典文化,它不会因为年代久远而变得过时,它的美不只是流传到现在,还要在我们的手里一直流传下去,永不停息……
今天的课就在这美妙的歌声中结束了,同学们,下课!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登鹳雀楼》教案
登鹳雀楼。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5个生字,会写5个字,能做到书写规范 端正 整洁。2.过程与方法目标 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知道诗歌的内容,明白 站得高,看得远 的道理。教学重点。学习生字 背诵课文。教学难点。理解诗歌内容,明白 站得高,看得远 的道理...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登鹳雀楼人教部编版
登鹳雀楼 教学目标 1 识记巩固本课生字。2 读诗句 想象画面,体会 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的道理。3 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4 拓展阅读两翼教材杜甫的名句和诗人畅当的 登鹳雀楼 背诵积累。教学重难点 读诗句 想象画面,体会 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的道理。一 教学环节1 出示课文插图。你看到...
精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登鹳雀楼》优秀教案
登鹳雀优秀教案。教案背景 1 面向学生 小学2 学科 语文3 学生课前准备 1 自学生字。2 初读古诗,了解古诗大意,给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3 用百度搜索查阅王之涣和鹳雀楼相关资料。4 画纸 彩笔。4 教师课前准备 百度搜索 登鹳雀楼 相关教学资料。1 找 登鹳雀楼 一课教学设计作参考。2 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