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一、谈话提示课题。
同学们还记得黄河吗?它是我国第二大河。从青海省流出,经过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区,在山东流入渤海。
在黄河流过的山西永济县有一座着名的高楼,叫鹳雀楼。(板书部分课题:鹳雀楼)一千多年前的一个傍晚,诗人王之涣登上这座楼,看到远处太阳正在慢慢地落下,楼下滔滔的黄河水奔流东去,兴奋不已,写下了一首诗(板书“登”完成课题)《登鹳雀楼》。
齐读课题。注意读准“登”字。
这座楼后来被黄河水冲毁,但是这首诗,却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二、范读课文。
三、自学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要求:1.借助汉语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画出本课要求掌握和要求认识的字,读准每个字音。
四、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
楼入穷目更层。
登鹳雀依。2.朗读课文。(指名朗读,齐读)
五、了解课文大意,指导朗读。
1.登上鹳雀楼,诗人看到了什么?(指导看图:远处,太阳靠近山头,慢慢地落下去。楼下,黄河水奔腾着,流向大海。
2.读诗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教师示范读出夕阳夕下、河水滔滔的情境,再学生反复练读。
3.眼前的景象吸引着、鼓舞着诗人,他想怎么样?读第。
三、四行。教师讲解:诗人想看到更远的景物,就对自己说,我应该再上一层楼。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联系登高活动,明白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4指名读: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朗读课文。以不同形式反复练读。
六、识字、写字指导。
入:与“人”、“八”比较。组词:入口、出入、进入。
穷:上边是穴宝盖儿,写法与宝盖不同。
目:比“日”多一横。
更:第一笔横较短,是间为扁“日”,第六笔长撇顶在横中,直穿“日”后撇向左下方,捺起笔在“日”的左下方,撇捺要平衡。
层:外面是“尸字头,里面是”云“字。
楼:左窄右宽。右边”米、女“上下各半。”米“最后一笔是捺,”女“第一笔是撇点,最后一笔横稍长,托起上部,组词训练。
七、抄写生字(完成课后练习2)
八、复习生字,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包括要认识的字)。
练习背诵。以个人、小组、全班等形式练习背诵。
3.完成课后练习3。
小学语文二年级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二年级 登鹳雀楼 教学设计资料。教学目标 一 谈话提示课题。同学们还记得黄河吗?它是我国第二大河。从青海省流出,经过四川 甘肃 宁夏 内蒙古 陕西 山西 河南等省区,在山东流入渤海。在黄河流过的山西永济县有一座着名的高楼,叫鹳雀楼。板书部分课题 鹳雀楼 一千多年前的一个傍晚,诗人王之涣登上这...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登鹳雀楼》教学设计之二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 登鹳雀楼 教学设计之二。1 识字8个。2 写字3个,认识新笔画学习笔顺,先里头后封口。3 背诵教学重点 山的书写,背诵 登鹳雀楼 教学难点 认字。教学方法 引导法 图示法。学习方法 讨论法 自学法 想象法。教具 识字卡 小黑板。学具 生字卡 识字卡 10个 卡。导学步骤 导学步骤...
二年级语文教案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登鹳雀楼 教学设计。二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会本课6个生字,初步理解诗文所表达的涵义。2 过程与方法 结合,在反复品读中联系生活体验,展开想象,诗歌的丰富意蕴。3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其蕴涵的哲理,学习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学习资源分析 1 教学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