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发布 2020-09-28 11:57:28 阅读 4009

第13课机器人导游。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机器人产生转弯的原理;知道如何让机器人转弯和如何控制机器人转弯的方向;知道通过设置机器人转弯延时来控制转弯角度。

2.能力目标:会编写机器人转弯的程序,能根据机器人运**况,调试出转弯的准确时间。

3.情感目标:感受到模块化解决问题的思想,体会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几个问题分别来解决的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

机器人转弯的原理。

课时安排:

1-2课时。

课前准备:

机器人;编程环境;机器人旅行场地。

教材分析:本课的意图是让学生控制机器人完成一个比较复杂的动作——走折线。学生已经有了控制机器人走线段的经验,所以本课的目标首先是让学生体会如何把这个比较复杂的“走折线”问题分解成三个小问题:

让机器人“走线段”——转弯”——再走线段”。“转弯”是新的任务,因此,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就是让学生理解机器人转弯的原理,会控制机器人转弯的方向和角度。

教学建议:1. 创设情境,引出主题。

可以展示机器人导游线路,宣布机器人的工作任务:沿着“绿─黄─红”折线路线完成导游任务。

2. 引导学生分析任务。

把这个任务分解成几个小任务来做?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

3. 探索机器人转弯。

1)引导学生通过现实生活的经验,理解机器人转弯的原理知识。可以通过分析汽车、履带车等转弯的过程来理解转弯。也可以让学生先用手控制机器人在场地上转动,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机器人左右轮子的转动情况,来体会机器人转弯的原理。

2)让学生动手试验,以分组交流讨论的形式来研究机器人转弯的方向和角度。

4. 综合三个任务,完成导游工作。

5. 活动小结。

让学生说说这次探索活动的收获和感受,总结把一个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分别处理的好处,总结研究转弯的方法。

练习建议:本课练习是让学生运用和巩固所学的转弯知识,设置向左转90°、向右转180°,两个要求的目的首先是让学生尝试转不同的方向,其次是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做**:180°是90°的两倍,转弯时间上是不是也正好是两倍?

记下转弯的时间,是为了给下面一课“机器人卫士”做参考。

附参考程序:

1. 乐高机器人程序。

2. 纳英特机器人程序。

第14课机器人卫士。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循环的基本原理;了解哪些情况下需要用循环的方法设计程序。

2.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使用循环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完成机器人巡逻一周和不停巡逻的任务。

3. 情感目标:通过相互帮助,共同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什么是循环。

课时安排:1-2课时。

课前准备:机器人;编程环境;机器人巡逻场地。

机器人巡逻场地。

教材分析:本课实际上是要求控制机器人走正方形路线,教材设计有两个意图:首先,机器人走正方形路线,学生可以实践“模块化”的方法,对任务进行分解。

机器人沿大楼巡逻一周,实际上可以分解成8个动作:4个“前进”和4个“转弯90°”,如果把“前进和转弯90°”看成一个小任务,那么巡逻一周就是执行4次小任务。这样分析以后,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就可以完成巡逻一周的任务了。

第二,教材对机器人卫士的要求是“不停地巡逻”,如果学生运用原有的方法和经验,也就是运用顺序结构编写程序,这样的程序势必会很长很长,这样使学生充分感受到顺序结构程序的局限性,从机器人周而复始走正方形的具体事件来引出循环,方便学生理解循环并从这个具体案例中体会和学习运用循环编写程序的方法。

教学建议:1. 创设情境,引出主题。可以展示机器人活动范围,宣布机器人的工作任务:不停地沿着大楼巡逻。

2. 引导学生分析任务并尝试,初步完成巡逻一周的任务。

3. 让学生思考完成巡逻2周、10周、100周的程序,让学生体会到程序的“太长太繁”。

4. 引出循环的概念:解释循环,并以巡逻一周为例,示范用循环的方法编写程序。

5. 尝试运用循环的方法编写巡逻指定周数的程序,完成巡逻任务。

6. 小结。

练习建议:本课练习1是对控制转弯方向技能的具体运用,让学生感受到对“循环体”做小的改动,程序的结果就会发生很大的影响和变化,从而进一步感受到循环的特点。练习2有一定的难度,这里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循环体”的抽象能力,找出这个任务中哪些动作是“重复执行”的,在这里,机器人走长方形路线的循环体应该是“前进一段(长)——转弯90°——前进一段(短)——转弯90°”,循环2次走完一周,走n周循环的次数就是2*n。

附参考程序:

1.乐高机器人程序。

巡逻一周的程序永不停止地巡逻的程序。

2.纳英特机器人程序。

巡逻一周的程序。

不停巡逻的程序。

第15课机器人避障。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认识机器人的传感器,初步了解机器人的传感器是如何工作的;初步学会分支结构的程序设计方法。

2. 能力目标:能把避障的实际问题转化成一个机器人信息处理的过程,能编写一个简单的程序来实现这个任务。

3. 情感目标:体会到机器人的智能性,进一步培养对机器人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机器人;编程环境;

机器人避障场地。

机器人避障场地。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通过让机器人完成“避障”来学习有关传感器的基本知识,进一步感受机器人的“智能”特点。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对传感器的认识,了解机器人中的传感器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从而对机器人的智能处理过程有一个初步的感受。

本课通过机器人避障的任务,强调障碍物出现的地方是“不可预知”的,因为不可预知,所以不能事先设定好固定的时间来躲避障碍,必须通过机器人自己来发现障碍物,这样引出传感器,让学生对传感器的作用有一个感受。

通过介绍一些常用的传感器,让学生了解机器人的“感觉器官”也是多种多样的,有像人眼睛一样的“红外传感器”,有像**一样的“触觉传感器”,有像耳朵一样的“声音传感器”……有了这些传感器,机器人就更“聪明”了。

由于使用了传感器,编写的机器人程序就不再是顺序结构的,这里可以让学生初步感受分支结构的机器人程序设计。

教学建议:本课可以分两课时,第一课时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引出主题任务,通过围绕机器人避障问题的**,体会到传感器的应用需求,从而引出传感器的知识,通过介绍多种具有传感器的机器人,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传感器的作用。介绍几种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声音传感器、触觉传感器等。

还可以让学生课后去收集有关传感器的知识,进行交流。

第二课时,主要围绕运用红外传感器来解决避障问题。先让学生了解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教师可以通过演示的方法展示传感器的效果。运用传感器后,有些机器人编写程序需要运用分支结构,如纳英特机器人,这里需要给学生讲解清楚如何把检测传感器的过程用“分支”模块来编写程序。

对于乐高机器人,由于对传感器功能进行了封装,每个传感器图标的实际意义是“保持前面的动作直到传感器的值匹配设定值”,如果直接使用传感器图标编写程序,使用方法和等待图标是类似的,不需要设置分支结构。当然也可以使用分支图标来实现。

练习2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任务,可以让有兴趣的学生做拓展。

四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设计思路 动员 明确任务 一起分析具体制作方法教授新知识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作品 作品展示 互相评点 教学目标 1.学会在powerpoint中插入声音及超级链接 新授内容 2.实践应用插入 背景 设计版式 艺术字 已有知识 制作声形并茂的美丽的海底世界演示幻灯片 意义构建 教学过程 师 今天我想和同...

信息技术四年级教案

第一课 申请起来很轻松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学习了浏览网页 网上搜索 保存信息等基本网络知识之后学习的,对于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交流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后面学习收 发电子邮箱起到不过缺少的铺垫作用。本课属于应用软件课。2 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1 了解msn的含义 2 通过自学和不断地尝试,学...

四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维度网为大家提供四年级信息技术教案,需要写四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的朋友可以参考使用一下,这是网络上的一篇优秀的四年级信息技术教案。教学目标 1 学会分页的方法,学会设置文字方向。2 培养学生审美观。教学重难点 学会分页的方法 学会设置文字方向。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 排版好和没排版好的 诗集 教学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