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教案 苏教版

发布 2020-09-27 10:30:28 阅读 5169

工作材料。

教案(苏教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地址**全文**地址课件www.5yk

简单的周期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0页~31页教学目标:

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2、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

让学生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规律。

国庆节公园、街道到处张灯结彩,彩旗招展。增添了节。

范文材料。工作材料。

日的喜庆气氛。(出示教材例1场景图)师:这是其中的一个美丽场景,我们一起看这一幅图,从图中,你都看到些什么?

(盆花、彩灯、彩旗),说一说你都发现了什么?(彩灯、彩旗、盆花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说一说排列的规律。

师:象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出现的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排列规律。[板书课题:

找规律]

二、自主**,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

过渡语:你们观察得特细致,说得很好,找到了他们排列的规律,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金钥匙。1、首先我们先看盆花(点击出示盆花小图)初步提问:

在图中,我们能看到几盆花?如果继续照这样摆下去,从左起第9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蓝色)第10盆花是什么颜色的?

(红色)2、深度提问: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花?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等待2秒,出示要求)[生先猜一猜]这仅仅是我们的猜测,猜测就一定正确吗?还得验证?还得有理由?

能把你的解决过程画在或写在纸上吗?[出示要求。]

提供足够时空,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试着解决;②待大多数学生形成初步的认识之后,再组织学生在小组里交流。

教师注意每个小组交流情况,发现不同的策略,帮助。

范文材料。工作材料。

有困难的学生,作适当调整。]3、全班交流。

引导:同学们已经在小组里交流了自己的想法,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意见介绍给全班同学?[学生站在位置上口头说,教师适时展示、写算式、追问][不打断]

学生小组可能提出如下的想法。[随生适当板书:画图推想计算]

1)画图的策略表示蓝花,●表示红花)第15盆是蓝花。教师提问:你一共画了多少个“圆”?

2)列举的策略:左起,第„„盆都是蓝花,第„„盆都是红花。第15盆是蓝花。

教师提问:其他同学明白这种想法的意思吗?(引导说出位置是单数的都是蓝花,双数的都是红花)(3)计算的策略:

把每2盆花看作一组,15÷2=7(组)„„1(盆),第15盆是蓝花。[学生说,师板书:15÷2=7(组)„„1(盆)答:

第15盆是蓝花。]针对算式,教师提问:能说说2是从**来的?

7什么意思?1呢?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结合前面学生画的**释:

点击演示○●○

范文材料。工作材料。

师述:像这样,每2盆花看作一组,把15÷2=7,那就有这样的7组。注意7的单位是“组”,而不是“盆”?

余下的1盆指得是哪一盆?为什么?强调:

第15盆花的颜色和每组中的第几盆花相同?三、欣赏、感受规律之美。、大自然中有着许多周而复始不断循环的现象。

(日出日落,月圆月缺,潮涨潮落,春夏秋冬„)2、生活中规律。(红绿灯、霓虹灯、室内布置、服饰刺绣等)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规律呢,也是这样的呀。

课后请你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生活的更多的有规律的现象,并且用我们的所学到数学知识美化我们的生活吧。

四、引导反思,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一些事物按一定的规律反复出现的现象,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同学们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许有规律现象,等待着我们进一步的探索。五、课后作业补充习题。

范文材料。工作材料。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观察物体(一)教学目标:

通过认真组织拼摆,观察和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使学生体会在同一位置看到相同的视图的不同摆法,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可能看到的视图,以提升学生对实物及视图进行转化的能力。

2、通过学习,使学生发展空间观念和借助想像和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的不同视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复习。

用4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分别将它拼摆成以下形状。请同学们分别说说它们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看,分别看到了什么形状?

指出:刚才的形状分别是由4个大小不同的正方体拼成成的,但由于拼摆的方法,观察的位置不同,我们在各个面看到的形状也不太相同,这节课,我们继续用物手中的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拼摆,进一步学会如何观察物体。二、教学新课。

刚才我拉用4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摆成了这个形状。⑴想一想,此时从正面看,你看到什么?

范文材料。工作材料。

提问:如果此时再添加一个小正方体,放在什么位置不影响正面看到的形状?你想怎么摆?

⑶指名汇报,并分别演示,启发学生再想一想还有些什么其他摆法。⑷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想一想,这几种办法摆放后,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再添加一个正方体摆放时有什么规律?

指出:在原来物体的前面或后面,与原来的某一个正方体对齐着放一个都可以。⑸请学生们仔细从上面侧面观察,提问:

这时看到的形状与刚才一开始的形状一样吗?小结:由于观察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形状是不一定相同的;在同一方位观察不同的形状,却是可能相同的。

⒉教学试一试:先还原成以上形状。

现在这里的几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从上面看一看,你看到什么形状?组织讨论:如果从上面看形状不变,再添加一个可以摆在哪儿?学生们分组讨论并操作。指名汇报,交流想法并摆一摆。

提问:此时再分别从正面、侧面观察,你们看到的形状一样吗?为什么?

⑵还原之后,让学生从侧面看一年,记住你所看到的。提问思考:如果从侧面看形状不变,再添一个可以摆在哪儿?

学生分组讨论并操作。指名交流汇报并摆一摆。

提问:相怀想,如果此时你从其它几个方面去观察,看到的形状会一样吗?为什么?

范文材料。工作材料。

小结:观察物体时,在同一个位置看到的相同的视图可能有不同的摆法,而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可能有相同的视图,但也可能不同。三、巩固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⑴出示图并说明要求⑵学生独立完成,如学生有困难可让学生先摆一摆⑶集体订正。⒉“想想做做”第2题右边两题。⑴按要求请同学们先照着样子摆一摆。

⑵请学生们依次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

再请同学们同时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让学生们比一比在同一个方位看到的形状是不是一样的。

“想想做做”第3题。⑴独立完成⑵分组汇报。⒋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全班交流,如果学生感到困难,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四、全课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布置作业完成家庭作业书观察物体地一课时练习2、观察物体(2)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辨认相应的视图,体会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

2、通过学生的观察,操作,想像与推理,发展学生的。

范文材料。工作材料。

空间观念,形象思维和推理能力。教学重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难点:体会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出示:

请同学们依从这组立体图形的正面、左侧面,右侧面观察,说说看到了什么?

如果将这组立体图形分开面两**形,我们有将如何来观察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来学习的内容。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⒈让同学们照样子摆一摆。⑴请同学们分组,每人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进行观察。⑵比较观察的结果。

提问:从正面观察,为什么看到的形状却不同?⒉教学试一试。

提出要示:如果从上面看,形状不变,还可以如何摆?小组讨论,并动手摆一摆。全班交流摆的方法。

提出要求:如果从侧面看,形状不变,还可以如何摆?小组讨论,并动手摆一摆。全班交流摆的方法。三、巩固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⑴同学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说说自己是如何想的。⒉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⑴提出要求,使同学们明确。⑵根据要求,学生动手摆一摆。

再从相应的位置看一看,验证是否符合要求。⒊完成。

范文材料。工作材料。

想想做做第3题。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布置作业完成家庭作业书观察物体练习练习六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视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2.教学生尝试着画视图进一步巩固空间观念教学准备:尺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

上节数学课我们学习了"观察物体"说说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板书:视图出示两张图。

问:你觉得这两张图有什么不同?

指出:我们在观察一个正方体的时候,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前面、右面和上面。

图1画的就是我们平时能看到的情况,而图二是在图1的基础上添上了3条虚线,这样就使图看起来立体的效果更强,可以完整地看到正方体的六个面,像这样的图,我们可以叫它"透视图"我们要会观察视图,大家一起动手画一个正方体。

范文材料。工作材料。

二、练习:说一说。

先完成书上的问题。

问:谁能像这样子也来提问考靠大家?随学生的提问其他同学解答。

注意学生在出题的时候要说清楚是从哪个面观察得到的是怎样的排列的几个正方形?

你能用几个小正方体搭出下面的楼房模型吗?追问:图2看到的是3个正方体是不是真的就3个?

观察这类图要注意什么问题?3.先数一数各有几个正方体再摆一摆(图略)提醒:图2和图3都是2层的。

2层的视图要注意上面正方体的下面虽然看不到,但肯定是有的一定要数进去4.思考题:

下面的几张**分别是谁拍的?连一连。

连完后请学生说说自己在连的时候是怎么考虑的?连完后有什么发现?注意让学生发现相对的面。

如前面和后面左面和右面在观察的时候,上面多的那一块的方向是正好相反的。

三、尝试画较为复杂的视图。

范文材料。工作材料。

用4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摆成从右面看到的是2.用4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摆成从右面看到的是课件。

范文材料。

苏教版2024年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教案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总第 24 课时。课题 观察物体 1 时间 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教学内容 教材32 33页例题。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通过辨认从前面 右面 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进一步深化对实物和视图关系的认识。培养初步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过程与方...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要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 计算器的使用 有趣的算式 算式规律的探索 乘法交换 结合 分配律 简便运算 一 计算能力测试。1 直接写得数。2 列竖式计算。3 用递等式计算。4 用直线把相等的式子连起来。三 我会解决问题。1 学校组织植树劳动,平均每人植树4棵。一班有学生42人...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一 量一量 做一做。1 请你动手量一量下面角的度数,写在括号里,并在横线上写出它们是哪一种角。2 说出下面各角的名称。二 先估计下面各图形中的最大角和最小角的度数,然后量一量。三 1 用量角器画一个70 的角 2 用量角器画一个120 的角。四 先按要求算出下面各角的度数,再动手画一画。1 平角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