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发布 2020-09-21 17:35:28 阅读 9241

课题: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巩固练习。

教学内容:练习十四的第9—14题。

教学目的:通过巩固练习,使学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会较为熟练地应用这一规律,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为学习小数和复名数,小数乘、除法做好准备。

教学重点:通过巩固练习,使学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会较为熟练地应用这一规律。

教具准备:投影片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指名让学生说一说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指名让学生说一说如何应用上面的变化规律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进行扩大(或缩小)时应该注意什么。

3.填。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 )倍。

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 )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小数( )1000倍。

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小数( )1000涪。

小数点向( )移动—位,小数就扩大10倍。

小数点向( )移动—位,小数就缩小10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 )位,小数就扩大100倍。

小数点向左移动( )位,小数就缩小100倍。

二、小数点位置移动及其应用

1.做练习十四的第9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集体汀正时,每一题让学生说—一说做题时是怎样想的。

2.做练习十四的第10题。

学生独立做,教师行间巡视,集体订正,订正时,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做题时的想法。可提问:0.

85×100是什么意思?(0.85扩大100倍。

)可以怎样做?(把0.8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根据是什么?

、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做练习十四的第11题。

学生独立做,教师行间巡视,集体订正。订正时,教师仍可提问,引导学生说出做题的过程和依据。

三、判断对错。

做练习十四的第12题。

先让学生试着自己判断,订正时,让学土说说判断的理由。四、混合练习。

、做练习十四的第13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再集体订正。

2.做练习十四的第14题。

教师用投影片(或小黑板)出题目,指名学生回答。(积也扩:大10倍。)再请另一名学生说一说为什么,根据是什么。(根据乘法中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

3.在做第14题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做第15题。启发学生想:第一个因数扩大10倍,第二个因数扩大)那么,积应该扩大多少倍?

(应该扩大与因数扩大的倍数相同,即1000倍。)

4.小数和复名数。

课题: 小数和复名数(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4页例1、例2和下面的“做一做”,练习十五的第1---3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会把单位间进率是的单名数或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单名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会把单位间进率是的单名数或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单名数。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具准备:投影片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复习铺垫。

1.填空。10分米=( 米 4千克=( 克。

2米=( 分米=( 厘米。

6000克=( 千克 3吨=( 千克。

7000千克=( 吨 800厘米=( 米。

二、学习新知

教师:在实际计算时,为了使计算比较容易,通常把单位间进率是的单名数或复名数改写成小数的形式。也就是把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或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单名数。

1.学习例1。

教师板书:30分米=( 米 3分米=( 米

小组讨论:(1)分米数变换成米数,这是什么样的变换?

2)3÷10用我们所学过的知识.只要怎样做就可以了?

每组派代表回答,并在练习本上完成。

教师板书:350克=( 千克。

讨论:把克数变换成千充数是什么样的变换?要怎样算?

让学生自己填写括号。做完以后.教师让学生观察这两道小题

提问: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

都是怎样改写的?(除以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相应的位数。)

谁能试着总结出把低级单位的名数变换成高级单位的名数的改写方法?

让学生继续讨论。然后指名发言。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用投影片出示改写方法:

把低级单位的名数变换成高级单位的名数,要除以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只要按照进率是或1000,把小数点向左移动相应的位数。

2.完成第64页下面的“做—做”的第1题。

教师用投影片出示“做—做”中的第l题。

让学生独立试做。做完以后。集体订正.每一题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做的。

3.学习例2。

我们刚才学习的是把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单名数,现在我们再来看看把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单名数应该怎样改写。

教师板书:3米40厘米=( 米

教师:想一想应该怎样改写。如果先做40厘米=( 米,你会做吗?

指名让学生填写:40厘米=(0.4)米。

教师:3米40厘米=( 米,我们只要把米数3写在整数部分,把40厘米改写成0.4米,就可以了。

指名让学生填写,填完后。说—说是怎样改写的。

教师板书:4千克70克=( 千克

教师:谁会做这题,并且说—说是怎样做的?先同桌讨论一会儿,再发言。

指名让学生做,并说—说是怎样改写的。

教师:通过上面两道题。你能说一说把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单名数应该怎样做吗?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复名数中高级单位的数不动,就作为带小数的整数部分,只要把复名数中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小数。也就是除以进率,把小数点向左移动相应的位数。

完成“做—做”的第2题。

教师用投影片(或小黑板)出示“做一做”中的第2题。

让学生自己填写,填完后,指名让学生说—说改写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五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做,做完后集体订正,请几位同学说—说是怎样做的。

2.做练习十五的第2题。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做完后.集体订正,请几位同学说一说是怎样做的。

四、小结。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把进率是的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或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单名数的方法;知道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要除以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只要按照进率是,或1000,把小数点向左移动相应的位数。

复名数的改写,高级单位的数不动,就作为带小数的整数部分,只要把复名数中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小数即可。

五、课外作业。

练习十五的第3题。

板书设计: 小数和复名数。

例1: 3分米是多少米? 350克是多少千克?

3分米=0.3米 350克=0.35千克。

例2 3米40厘米是多少米? 4千克70克是多少千克?

3米40厘米=3.4米 4千克70克=4.07千克。

教学设想:这课知识总体上讲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但这课涉及的知识太多,个别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教学设计上采用了讲授与自学相结合的方法,这样有利于全体学生共同发展。

课后附记:课题: 小数和复名数(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5页上的例3、例4,完成例题下面的“做—做”,练习十五的第4—8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学会把单位间进率是的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或复名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把单位间进率是的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或复名数。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具准备:投影片或小黑板若干块。

教学过程:一、复习。

、填空。5米=( 分米:二( )厘米 3千克=( 克。

4吨=( 千克 6平方米c( )平方分米。

2米二( )厘米 7千米=( 米。

二、学习新课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如何把单位间进率是的单名数或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有时.有的题目算出得数以后,还需要把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中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或复名数。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改写的方法。

1、自学例3。

教师板书:(1把米数变换成厘米数是什么样的变换?

2) 你是怎样算的?

3)用我们学习过的什么知识,怎样做就可以了?

指名让学生填写0.35米=( 厘米。

0.58千克=( 克。

小组讨论:(1观察下面两道小题,想一想,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都是怎样改写的?

谁能试着总结一下把高级单位的名数变换成低级单位的名数的改写方法?

让学生先同桌讨论—会儿,然后指名让学生说,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用投影片(或小黑板)出示改写方法:

把高级单位的名数变换成低级单位的名数,要乘单位间的进率,只要按照进率是把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应的位数。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2018 2019学年度四年级秋学期集体备课教案。课题执教日期。从前面 右面 上面观察物体。执教班级。四 3 班 四 4 班。1.通过实际的观察 操作和比较,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能正确辨别从前面 右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能画出从前面 右...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要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 计算器的使用 有趣的算式 算式规律的探索 乘法交换 结合 分配律 简便运算 一 计算能力测试。1 直接写得数。2 列竖式计算。3 用递等式计算。4 用直线把相等的式子连起来。三 我会解决问题。1 学校组织植树劳动,平均每人植树4棵。一班有学生42人...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2015 2016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第三单元 主备人 王飞。使用人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设计。主备人 王飞使用人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义务教育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一个知识块,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教材围绕保护大天鹅共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