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0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发布 2020-09-27 04:21:28 阅读 5501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20课。

古诗两首。共2课时)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文中的两首诗都是千古传颂、脍灸人口的送别诗,都描写了送别好友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写。孟浩然也是唐代著名诗人,和李白是好朋友,彼此之间情谊深厚。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好友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了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

诗的前两行叙事,后两行写景,景中却包含着一个诗意的情节:帆影已消逝了,而诗人还在翘首凝望,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伴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诗人巧妙地将对好友的一片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自然地交融在一起,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送元二使安西》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安西是指安西都护府,在今天的新疆库车附近。友人元二将要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

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情别绪,而是别具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与祝福,使人不难想到这对好友频频祝酒、殷殷话别的情景。

二、总教学目标。

1.通过仔细观察,借助汉语拼音和形近字比较的方法,能准确无误认读5个生字,在生生评价中规范书写7个生字。

2.通过自读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3、通过自学思考、小组讨论,能弄懂诗句的意思。

4、通过思考品味、全班交流、情境学习、多重朗读的方式,能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和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5、通过品味诗的优美语言和意境,产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好习惯。学习重难点。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通过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能理解诗句的意思。

2.通过思考品味、情境学习、多重朗读的方式,能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1课时。一、课时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理解“西辞”“烟花三月”“尽”“唯”等词语。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二、课时重难点。

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三、教学准备。

1.黄鹤楼、广陵的**。2.《送别》的曲子。3.多**课件。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整体把握。

1.同学们,你们听过由诗谱写的歌曲吗?(师生一起吟唱《春晓》,)2.老师也非常喜欢吟唱诗曲,现在,老师唱一首歌,你们帮老师听一听看看这首歌在哪种场合唱较合适?(《送别》)

3.其实不仅歌曲能表达难分难舍的离别情意,古诗也有许多是表达与友人送别情意的。今天老师就向同学们推荐一首诗歌。(师转身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4.你能理解题目的意思吗?题目中哪个字的意思表示去呢?

5.你知道李白和孟浩然各是什么人吗?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补充)李白和孟浩然不仅是唐朝著名的诗人,还是好朋友,而且是一一师生关系。孟浩然是李白的老师。平日里,他们无话不谈而且兴趣爱好相同,都喜欢把酒吟诗、作对。

可以说李白和孟浩然是知己,是忘年之交,彼此之间的感情是难分难舍的。

6.题目中有两个词表示地点,你知道他们的地理位置吗?

出示课件:黄鹤楼和广陵的示意图,一边介绍他们的地理位置)二、通读诗文,理解大意。

1.我们读懂一首古诗,首先要读通古诗,再理解诗句的意思,接着借助画面想象当时的情景,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最后把诗歌背下来。这是种学习古诗的。

好方法。师板书:读通一一理解一一想象一一体会一一背诵)

2.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遇到生字多读几遍、,再读给同桌听一听。(指定两名同学朗读、师生共同正音、全班齐读一遍)3.同学们,老师写在黑板上的课题最后那个字怎么写呀?

明确:注意“陵”字正确书写,“陵”右上是“土”,下边是折文。4.

请各学习小组,根据自学要求自学,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学习成果最丰硕?(师用幻灯片出示学习要求:1.借助注释理解字词意思;2.联系词义理解诗句的意思;3.在古诗旁画出不理解的地方或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学生自学5分钟左右、师巡视各小组学习情况)

5.现在是展示你们小组学习成果的时候了,既然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上来汇报的时候,老师建议用“我们小组认为”等话语来汇报较为合适。

6.理解“孤帆”“唯”“尽”“烟花三月”“西辞”理解第。

一、第二行诗句的意思了。“好友孟浩然在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由黄鹤楼出发,乘船东行到扬州去。”第。

三、第四行诗句的意思是“我伫立江边,目送友人的小舟越行越远,渐新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看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天际”。

三、品读诗句,进入诗境。

1.集体的力量是伟大,看来通过自学,大家学到的内容还挺丰富的。好自己再读一读诗句,看看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理解“西辞”一边引导学生看黑板上的地理示意图,一边讲解:因为黄鹤楼在产陵的西边,孟潜然正要离开黄楼远去广陵,所以说成是“西辞”。(师板书:

西辞)2.为什么题目不用“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呢?我感党挺恰当的。同桌间可以议一议。

3.你们知道李白在什么时候送别好友孟浩然吗?能想象“烟花三月”是一种什么样的画面吗?

师点击课件,出示“烟花三月”的美雨画面)

4.让我们把从美丽画面中获得的美好情感带人入古请中,一起再次美读古诗吧!

四、赏读诗句,深悟诗情。

1.(点击课件,出示课文插图)想象一下,李白和孟然在离别时可能会说些什么?同桌两人分别扮演李白和孟浩然,演一演、说一说。(****《送别》)

2.(伤感地)帆影已远逝了,诗人李白仍粗首东望,此时他的心情如何呢?你试着读一读,看看怎样才能读懂诗人此时的心情?(**继续放)(师指定三。

名同学朗读诗歌,并组织点评)

五、阶段总结,布置作业。

1.这一节课,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投入。现在该是收获的时候了。请从“课堂大闯”中,任选一个过关題,你们有信心获胜吗?(师以幻灯片出示“课堂大闯关”要求:

1.我能有感情地吟诵这首诗;2我能理解每句诗的意思;3.我能吟唱这首诗;

4.我还知道李白写的其他诗歌;5.我也知道其他有关友人送别的诗歌。6.我能为这首歌谱曲吟唱。板书设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读通---理解---想象—体会—背诵。

西辞。五、课堂检测。

一、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广陵指的是现在的江苏省南京市。()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他被后人誉为“诗仙”。(3.

诗人与友人送别的地点是广陵的黄鹤楼。()4.“故人”是老朋友的意思,在这里指的是李白。

()5.诗人送别友人的时间是阳春三月。()二、解释下列词语。

1)故人2)下3)尽4)惟。

三、填空。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___诗,前两句轻快流畅,意境优美,后两句情景交融,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

2.因为黄鹤楼在___的西面,在黄鹤楼辞别去广陵,所以说“西辞”。3,从一句中能看出来这首诗是在阳光明媚、百花盛开的的春天写的。

4.首句点明送别的时间是___地点是___

5.这是一首送别诗,但诗中只字未提送别,诗中最能表现诗人对朋友的深情。

厚谊、依依不舍之情的句子是。

第2课时。一、课时目标。

1.巩固已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理解“更”“阳关”等词语。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3.

比较课文中的两首送别诗和收集到的其他送别诗,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好习惯。

4.继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二、课时重难点。

1.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2.比较课文中的两首送别诗和收集到的其他送别诗,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好习惯。

3.继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三、教学准备。

1.渭城、阳关的**。

2.《阳关三叠》、《二泉映月》的曲子。3.多**课件。

一、知诗人,解诗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位著名诗人写的一首古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他的经典诗句。

他是一王维,关于王维你们对他有哪些了解呢?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写的是王维特意从长安城赶到渭城的事,他来做什么呢?(齐读课题。

师板书送元二使安西”)

2,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安西远在新疆,离渭城那么远,可以不去吗?二、读诗句,晓诗意。

1.下面谁来读一读,看看诗中都告诉了我们什么?注意要读得清楚。生:“渭城朝雨汜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舍””是多音字,在这读舍(shè)表示旅社、旅馆的意思。

生范读、评读、赛读)

2.大家读得都很清楚,要像老师一样有感情地朗读,要了解诗所表达的内容。请你们利用书中的注释、手中的工具书自学、不懂的地方可以与组员共同解决。

学生自学、讨论、交流、汇报)三、寻诗眼,悟诗情(一)寄情酒更浓。

1.通过我们对全诗的学习,一幅朋友送别图在我们的脑海中展现。元二与王维到底是一对怎样的朋友呢?想一想,从诗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2.你们注意到“酒”了吗?这酒他们是怎样喝的?

只有谁才会这样喝酒。中国的酒文化可以说是源远流长,喝酒成为了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酒逢知己千杯少”。在元二即将远行之际,这“劝君更尽一杯酒”是一杯怎样的酒呢?

3.这么悲伤地送别你的好朋友,一杯酒够不够?(反复读)(二)触景情更深。

1.已经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透过窗子,向外望去,哪些景物又勾起了他们离别的伤感?

2.客舍是什么意思?王维是山西人,他住在客舍中,说明他孤身在外。现在朋友也要离开家乡了,客中送客,他感到更加伤感了。

3.细雨蒙蒙、客舍青青、柳色清新,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啊!让我们闭上眼睛,用心去感受。

生:“渭城朝雨汜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配乐朗读)(三)路艰心更忧。

1.真的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了。“送君千里终有一別”、此次分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安西距离渭城有多远?

2.那让我们先来看看这幅唐朝地图。(出示课件;出使安西路线图)元二从安西的渭城出发,途经阳关,最后到达安西。穿越大半个中国,行程三千多公里,就是骑马也要走好几个月。

3.那阳关以西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出示课件:狂风呼啸的茫茫戈壁、沙漠)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想到了什么?

4.而此时此刻的渭城呢?(出示课件:

雨后柳色清新,一片生机勃勃的画面)5.渭城这里有老友相伴,对酒当歌。(出示课件:

朋友间饮酒作诗画面)安西那呢?(出示画面:夕阳西下陪伴元二的只有一匹孤独的骆驼。

背景**:二泉映月)看到这样的画面,你又想到了什么?

6.是啊!渭城这里蒙蒙细雨,柳色清新;安西却是狂风怒吼,黄沙漫天;渭城这里有好友相伴,安西的他却是孤身一人,举目无亲。

此行路途艰险,生死难料。这一切都是好友王维所担心的,这样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这是种怎样的心境啊!让我们再来通读这首诗。

生配乐齐通全诗)(四)唱诗情难舍。

1.雨后柳色清新,相送依依不舍。这又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啊!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诗中,用心去感悟。(出示课件:古诗情境**)

2.千杯送别的酒,万句祝福的话,此时此刻已难以表达朋友间依依不含之情。听,是谁唱起了这优伤低沉的曲子。(教师和着曲子吟唱)

生看着屏幕中的情景**,听着教师深情地吟唱,有的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师:这是后人根据这首诗所做的曲子,叫《阳关三叠》也叫《渭城曲》。听,这熟悉的曲子再次响起,让我们再次诵读,读出诗的韵味,读出你的感受。

在古等曲《阳关三叠》的背景**中学生再次通读全诗)四、拓展延伸。

1.此时此刻,你又有什么话要对他们说呢?四、布置自选作业。

1、搜集李白、孟浩然、王维的其他诗作,朗读、欣赏、摘抄。2、让学生自主选择文中一首诗改写成记叙文。3、结合自己的感受创作古体诗或现代诗。

4、搜集(如:边塞诗)一类诗歌,比较、赏读、摘抄或写体会。板书设计:

送元二使安西情深义重。

五、课堂检测。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黄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a.的。b.去,到。c.代词,代指人或事物。2.故人西辞黄鹤楼()

a.死(指人)。b.故意,存心。c.老,旧,过去的3.送元二使安西()a.使者。b.出使。c.假若,假使4.劝君更尽一杯酒()

a.饮完,喝干。b.都,全。c.全部用出。二、阅读古诗,回答下列问题。

一)(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借景抒情的诗句是:

2)《送元二使安西》中,写景的诗句是:

3)想象一下,诗人王维在劝朋友喝酒时会说些什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试卷

一 看拼音写词语 9分。p ng h ng l n du y zh z n t ng di o l ng x j k ng ku ng l su d ng r n h o t o d k 二 选择正确的字填入 中 10分。风 雪头 节 负 名。丁 立飘 里能 善 1 隔融嗝。化壁打 间雪。2 爆暴瀑...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阅读

一 积累填空。1 默写课内古诗,能写上一两句送别名句。2.每当上工 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是那么 前面的 后面的 上去,的声音,像 的 给人画一般的美感。3.那 如同 必将 传下去。二 课内阅读 搭石 家乡有一句 紧走搭石慢过桥 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作文

从这一天起,桃桃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跑到老奶奶家为她端水喂药。看到衣服脏了,还捲起袖子帮奶奶洗衣服。过了几天,老奶奶的病终于痊愈了。这多亏了小桃桃的细心照料,老奶奶一手搂着她的脖子,一后亲切地抚摸着桃桃红扑扑的小脸蛋,激动地说 奶奶幸亏有你的照顾了,你就是奶奶唯一的亲人啊!桃桃低着头小声说 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