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颐和园》评课稿

发布 2020-09-18 14:58:28 阅读 4229

颐和园》评课稿。

颐和园》是姚善真老师的一堂教学展示课。各环节结构安排合理,并运用各种手段激起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感受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美丽与神奇。

一、创新教学,令人向往。

课一开始,姚老师问:“这节课我们换种方式上课,你们愿不愿意?”这引起了学生引起强烈的阅读期待。

更可贵的是姚老师敢于挑战,大胆创新。读课文、学作文贯穿整个课堂,包括听课的老师都眼前一亮,收获颇多。

二、顺学而导,关注景点,感知整体骨架

颐和园》是一篇写景的游记。作者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描绘了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美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好文章。

为此,姚老师首先指导学生明确作者游览顺序,然后关注“长廊”的写作方法,品味其中的美。

三、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年龄小,对语文学习的深远意义是认识不到的。推动他们学习的力量主要来自于学习兴趣。所以,姚老师改进教学方法,努力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以生动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颐和园》的第二自然段时,让学生观赏颐和园长廊上的画的美丽景色。学生看到这些人物花草时,既惊奇又兴奋,学习兴趣非常浓厚,并能直观感受颐和园的美。《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既要组织学习活动,又要给学生以必要的点拨、辅导。在出示走廊上的画后,姚老师提问:

“看了这些画,你有什么想法?想说点什么?”学生只说出了辛苦,没有深入地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能干,更不会产生民族自豪感,教学难点就不能很好地解决了。

其实,在讲到“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完全相同的。”这句句子时,老师如果引导学生作深入的理解,然后再去让学生读,学生会读得更有感情,民族自豪感会从朗读中很好地体现出来了。最后感知长廊的写作顺序,引导学生字斟句酌。

四.学以致用,迁移微山湖。

最后的课外拓展迁移运用安排得很好,将阅读教学与习作结合起来,进一步落实了语言文字的运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听课的老师竖起大拇指,学生表现得很太精彩了,这和姚老师平时的训练分不开。以上也只是我对这堂课的粗浅认识。

教育真的是一门艺术,其中的种种,都需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去钻研、去琢磨。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颐和园》

2016 06 14 易公教育。一 说教材。颐和园 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语言生动优美 具体形象,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 1 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和爱美情趣的陶...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 颐和园

18.颐和园。授课教师靳美声。教学内容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颐和园 学习本课要求会写 会认的生字词 正确 流利 有感情朗读课文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大概知道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的。教学目标 1 会写 殿 廊 柱 等11个生字 会认 颐 耸 阁 等7个生字。2 正确读写 长廊 柱子 等词语。3 ...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颐和园》教案

颐和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学习生字新词。正确读写 长廊 柱子 神清气爽 建筑 佛香阁 金碧辉煌 宫殿 葱郁 掩映 朱红 隐隐约约 堤岸 雕刻 狮子 姿态不一 等词语。2.初步了解按游览顺序和抓住景物特点写游记的方法。3 颐和园 颐和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学习生字新词。正确读写 长廊 柱子 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