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木兰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发布 2020-09-15 09:33:28 阅读 3976

一、教材简析。

木兰诗》是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首古诗,这一单元选编的诗歌,大多篇幅短小、内容浅易。意在引导学生弄懂课文内容后,联系自身,联系社会,深入思考,逐步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遵循诚实守信的做人原则。《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叙了木兰女扮**,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赏、辞官还乡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的人物形象。

本诗为乐府民歌,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结构分明、语言朴素、感情浓郁,是初中语文课本中的优秀篇章。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一)、依据。

新课标主张“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中古诗文的教学重在于诵读,在诵读中培养学生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从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二)、学生现状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以前接触到的古诗文较少,文言知识积累少,加之受年龄、生活阅历的限制,对《木兰诗》中的一些诗句、字词以及思想内涵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但七年级的学生优势在于对知识的探求有强烈的好奇心,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我在设计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特点,扬长避短,精心安排教学环节,力求凸现读的重点,以读带品、以品带析,深刻挖掘文本的意蕴,让学生在读中有所得有所悟。(三)、确定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利用工具书解决文章的生难字词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③、了解互文、排比等修辞手法2.能力目标。

、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学会品读课文,从读中分析文章情感、人物形象③、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能力3.情感目标。

、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②、培养学生勤劳孝顺、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优秀品质。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品读课文,读出文章的风格旨趣,赏析文章情感和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艺术2、感受木兰的人物形象(二)教学难点。

对文章进行品评赏析,读出文章的意蕴,读出自己的感悟。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诵读法鉴赏法讨论**法启发式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五、教学过程(两课时)

一)课前准备。

1、向自己身边的人了解收集木兰的故事2、从书籍、电视、网络等媒介查阅有关资料(二)第一课时教学要点:

1、检查预习,利用工具书解决生难字词,了解乐府民歌常识2、朗读全诗。

3、疏通文意,概括诗歌的内容情节。

4、品读课文,分析全诗的思想感情,进而分析人物形象(三)第二课时教学要点:

1、指导学生再深入朗读课文,分析全诗的朗读节奏2、从字、词、句的层面上质疑**,分析诗歌的内在意蕴。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美国迪斯尼公司曾投巨资将中国的花木兰搬上了**银幕,轰动了世界,让全世界人民知道了这个英勇而美丽的奇女子。花木兰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女英雄,可她到底凭借什么魅力,打动了不同种族人民的心,以至于风靡世界呢?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在花木兰故事的最早**《木兰诗》中寻找答案吧。

(板书课题)

二)、简介“乐府诗”及“乐府”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乐府诗”是继《诗经》《楚辞》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双璧”。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作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查政治得失。(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故事。

1.范读课文(示范朗读带),学生在听中指出应注意的字音。2.检查预习效果,给加点的字词注音。

唧唧( )机杼( )军帖( )可汗( )鞍鞯( )辔头溅溅( )胡骑( )啾啾( )朔气( )金柝( )十二转百千强()扶将( )阿姊( )霍霍( )旧时裳( )理云鬓3.小组疏通文意,说说情节。要求学生以“木兰句式概括每节内容,横线上限填四个字。

停机叹息、替父从军、奔赴战场、征战沙场、辞官还乡、会见亲人、讴歌英雄)(四)、细读课文,感受木兰形象。

1.学生六人一组讨论:要求以“我从课文___读到木兰是一个___的人”句式来表述。

时间为10分钟左右),学生独立思考,大胆举手发言,明确自己眼中木兰的形象:学生的回答有:

学生1:我从课文“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读到木兰是一个勤劳的人,因为“复”字表明木兰纺线不是短时间的,而是长年累月都在做!

学生2:我从课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读到木兰是一个勇敢,坚毅,忠孝两全的人,因为木兰的叹息声是在为父亲担心,可见木兰的孝顺;“愿为市鞍马”的一个“愿”字充分表明木兰是一个勇敢,坚毅,勇于担当重任,热爱国家的人!

学生3:我从课文“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读到木兰是一个英勇善战的人,因为战争这么激烈,“十年”说明打仗时间很长,又死了很多人,而木兰还能活着回来,足够证明她的英勇善战!还有,我从课文“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读到木兰是一个不慕**厚禄、情系故乡、眷恋家园、热爱和平生活的人,因为木兰立了赫赫战功,因功受赏,可是她依然作出“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的决定,在她看来,打仗好像并不是为了建功立业,也不是为了**厚禄,纯粹是为了保卫国家,使百姓能过上安定的生活,这种精神难能可贵。

学生4:我从课文“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读到木兰是一个热爱生活、善于打扮、美丽可爱的女人,因为喜欢打扮自己是女人的天性,能打扮自己,说明对生活是充满希望的、热爱的;这些人也是可爱的、美丽的!

学生5:我从课文“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读到木兰是一个机智,小心谨慎的人,因为木兰是一个女人,在军队里和战友们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竟然没有被发现,很难做到,可木兰做到了!

教师在其中适时做出赞赏性和鼓励性的评价,如:你分析的非常好!全班为你鼓掌!教师板书: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情)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

教师小结:木兰之所以能流芳百世,因为她是既有女儿情怀,更具英雄气慨的古代杰出巾帼英雄形象,在替父从军的行为中我们看到了她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

2.请学生举例古今中外的其他巾帼英雄(如穆桂英、梁红玉、刘胡兰、秋瑾、邓颖超、撒切尔夫人)。

五)、深读课文,走进木兰内心世界。

假如你是木兰的父母、伙伴、当朝天子和《木兰诗》的读者,说出此时你最想说的话,在随笔本上写的片段作文。

六)、拓展延伸。

木兰是一位“奇女子”。她替父从军是一种孝,保家卫国是一种忠。那么我们现在作为中学生在现实和平的生活中,又应该怎么样来孝顺父母,报效祖国呢?请你谈谈自己的想法。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品味凝练语言2、完成课后习题二。

3、的片段作文“木兰,我想对你说”写在随笔本上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写木兰深明大义,代父从军的句子是2)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3)写战争激烈紧张的句子是4)诗中描写边塞战地夜景的两句是5)突出木兰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品德的句子是6)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男子的议论句是八)、板书设计:

木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情)

兰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

诗巾帼英雄孝父爱国、渴望和平。

六、教后反思。

木兰诗》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一块瑰宝。一直以来,它都被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绝对是一篇经典。

在设计本课时,我力争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注重创设情境,注重运用了自主、合作、**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研讨的能力。精心设计,层次清晰,环环相扣,经过实践,取得了较好教学效果。但在教学中,也反映出了以下几点不足,比如:

学生的知识面还不够宽,学生的朗读能力还有待提高,学生六人小组合作**时,气氛还不够热烈,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等。这些在我以后的教学中,都会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加以改进。

木兰诗》第一课时

课前激趣 师 上课。师 聊天式的 同学们,你们喜欢交朋友吗?生 喜欢。生 纷纷地举起了手 师 走到同学中间,和学生握手,然后深情地 老师最近刚刚结识了一位新朋友,今天我带来了她的 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位新朋友带给我们的感动和震撼,相信,这位新朋友的传奇故事会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中。教师多 展示花木兰...

木兰诗说课稿 第一课时

七年级语文下册 木兰诗 说课稿。第一课时 一 教材简析。木兰诗 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首古诗,这一单元以祖国为主题,选编了五篇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从各个角度表现不同时代 不同国家的人民热爱祖国 发愤图强的美好情操。木兰诗 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叙了木兰女扮 代父从军,征战沙场,...

木兰诗》学案 第一课时

初一年级 下 语文学科学案姓名 一 看书后检测 这首诗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2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初步理解,复述木兰故事。3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与结构。引导学生思考 填空 理清情节 木兰停机 决心 从军 奔赴 十年 拒赏 与亲人 4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