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六语12册课堂笔记

发布 2020-08-25 11:26:28 阅读 5625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2

一、填空。1、本学期,我们着重要养成的学习习惯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2、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不仅可以从课堂中获得,从课本中获得,还可以走出课本,走出课堂,在社会上获得,在大自然中获得。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自然界的各色景观,处处有学问,处处有语文。走向社会,亲近自然,不仅可以增长知识和能力,还可以磨练意志,陶冶情操。

所以在学好各门功课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学会读社会和自然这本无字的书,这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

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过程,也是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磨练意志,陶冶情操的过程。

4、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意思相同的名人名言:

必须和社会现实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鲁迅。

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鲁迅。

5、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意思相同的古诗句有: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6、我们要“在实践中学会运用”,你们曾参加过哪些实践活动?

读报剪报、制作《我的成长册》、写春联、参加演讲比赛、制作手抄报、出黑板报、布置图书角等。

7、看到故宫,你想到的成语有:金碧辉煌气势恢宏

二、积累有关习惯的名言。

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巴金。

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约·凯恩斯(美)

1、长江之歌。

一、字词。1、字音:

哺(bǔ)乳(rǔ)

尘埃(āi)

荡涤(dí) 灌溉(gài)

2、词语。1)释词。

荡涤:冲洗,清除;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

尘埃:尘土;

磅礴:气势盛大。

2)形近字。

溉(灌溉) 哺(哺育)

概(大概) 捕(捕捉)

慨(慷慨) 铺(铺路)

3、近义词。

气概(气势)

哺育(养育)

无穷(无限)

赞美(赞颂)

依恋(留恋)

荡涤(洗涤)

二、句子。1、理解句子。

1)“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这里把长江比作母亲,可见母亲的胸怀是多么宽广。

2)第一节第一句中的“走、奔”反映了长江的源远流长,宏伟博大,第二节中的“走、奔”表达了长江的古老悠久,气势磅礴。

三、课文内容。

这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作曲王世光,作词胡宏伟,课文采用第二人称,赞美了长江的“丰采”“气概”“情怀”,表达了中华儿女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

四、课文链接。

1、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全长6300多公里。

2、长江的源头是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的各拉丹冬雪山,由上海吴淞口流入东海,流经青海、**、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市自治区。

3、形容长江气势大的成语:波澜壮阔、气贯长虹、源远流长、奔腾不息、排山倒海、汹涌澎湃、

4、赞美长江的诗句: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五、仿写赞美长江的诗句。

你从贫穷走来,自信是你的丰采。

你向繁荣奔去,探索是你的气概。

你从山间走来,清新是你的丰采。

你向都市奔去,开创是你的气概。

你用丰富的物产,哺育大江南北。

你用宽大的手掌,托起一艘艘船。

六、补充。1.《长江之歌》从长江的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多姿多彩、贡献巨大等方面表达了作者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

2. 长江与黄河都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请写出有关黄河的古诗句: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三亚落日。

一、字音、字形。

屑(xiè)(木屑、纸屑)

溢(yì)(才华横溢)

玫(méi)瑰(guī)

盏(zhǎn)(灯盏、酒盏)

敛(liǎn) 徐(xú)

冠 guān(树冠、桂冠)

guàn(冠军)

兴 xìng(高兴)

xīng(兴许、兴奋)

悄 qiǎo(悄然无声)

qiāo(静悄悄)

涨 zhàng(涨溢、涨涌)

zhǎng(涨潮)

扩词:逊(逊色)(谦逊)(逊位)

溢(洋溢)(涨溢)(溢出)

屑(木屑)(玉屑)(不屑一顾)

丹(丹心)(丹田)(丹青)

溅(飞溅)(溅出)(水花四溅)

敛(收敛)(敛财)

玫(玫瑰)(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瑰(玫瑰)(瑰丽)(瑰宝)

盏(一盏)(灯盏)(酒盏)

二、词语。1、补充释义。

挺拔(俊)秀

悄)然无声。

美妙(绝)伦: 美好到了极点。绝:没有;伦:同类。

硕)大无(朋):大得无与伦比。硕:大;朋:比。

赤朱丹彤:本课指程度不同的红色。赤:红色;朱:大红色;丹:一般红色;彤:红色。

2、近、反义词。

近】依旧(仍旧)(照旧)

缘故(原因)(缘由)

光芒(光辉)

反】逊色(出色)

收敛(展开。

敏捷(迟钝)

3、含“日”的成语、谚语。

日积月累日新月异夸父追日一日三秋度日如年来日方长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4、与“赤朱丹彤”结构相似的成语:

琴棋书画、笔墨纸砚、

油盐酱醋、生旦净丑、

梅兰竹菊、锅碗瓢盆、

5、描写“日出”的词:

红日初升、旭日东升、

喷薄而出、6、描写“日落”的词:

夕阳西下、残阳如血、

日薄西山、落日余晖、

三、句子。1、描写落日的诗句。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唐·白居易《暮江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乐游原》)

2、三亚落日变化多端,一会儿像快乐的孩童,一会儿像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一会儿像动作轻快、敏捷的跳水员。

四、文章结构。

总—— 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中心句)

分 ——三亚洋溢着热带风情。

—三亚落日的美景。

总——这就是三亚的落日(照应开头)

五、重点段落。

一)第二自然段。

1、注音。软(ruǎn)软地

暖(nuǎn)暖地。

搔(sāo)着。

2、写出近义词。

洋溢(充满)

摇曳(摇晃、摇动)

3、这段话分别从天空、海面(白鸥)、椰树、沙滩等方面写出了三亚具有的热带风情。

4、写特点。

天空(蓝) 海面(蓝) 海鸥(白)

椰树(挺拔俊秀)

沙滩(细亮、软暖)

5、这段中“担心”一词表达了作者对三亚海之蓝,鸥之白的喜爱之情。

二)第四自然段。

1、仿写。蹦跳:朱红、甘甜、饥饿、死亡。

醉醺醺:红通通、绿油油、黄澄澄。

2、段意:描写了落日的变化过程。

3、落日变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收敛光芒——慢慢下沉——顽皮地蹦跳——悄然无声地入水。

4、联系句子理解词语。

生怕”一词表现了人们全神贯注地欣赏落日之美,表达了作者对三亚落日景象的留恋和珍爱。

六、课文内容。

1、三亚在海南岛的最南端,属于热带海洋季风气候,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称。

2、这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美丽风光的赞美。

七、延伸。1、形容三亚落日的成语:美妙绝伦、无与伦比、变化多端、千姿百态、美轮美奂、美不胜收。

2、为三亚落日设计广告语:

三亚落日甲天下;

到三亚不看落日,乃憾事一桩;

三亚落日,美妙绝伦,看了震撼,不看遗憾。

东方夏威夷,落日有诗意。

3、为三亚设计广告语:

三亚风光,举世无双。

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去三亚真遗憾。

4、三亚名胜古迹:天涯海角、鹿回头、落笔洞、漱玉温泉。

三亚以优美的海湾、纯净的海水、洁白的沙滩著称于世。

3、烟台的海。

一、字音、字形。

湛(zhàn)(湛蓝、精湛)

石凳(dèng)查“几”部。

汹(xiōng xióng)涌

痴心(cī chī)

凝(líng níng)重。

锲(qì qiè)

过(滤虑)

险(峻竣)

忙(碌绿)二、词语。

1、填字成词并解释带点字。

气势(汹)(汹)

如(痴)如(醉)

前(赴)后继:投入,参加。

飘飘(悠)(悠)

水平如(镜):镜子

崇)山(峻)岭:崇:高;峻:山高而陡 (呢)(喃)细语

蔚)为壮观:盛大

锲)而不舍:雕刻;舍:放弃。

2、写词语。

1)烟台的海可美了,可谓是蔚为壮观、风景如画。

2)带海的成语:人山人海、排山倒海、五湖四海、海阔天空、刀山火海、精卫填海、浩如烟海。

3、区别词义。

明朗①指光线很足(那天晚上月色格外明朗。

初秋的天气是这样明朗、清新。)

指明显、清晰(听完报告,他的心里明朗了。)

三、句子。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座壮丽的舞台。(比喻、排比)

1、仿写:(1)美丽的草原,是一块翡翠,是一张硕大的地毯,是一幅连绵不绝的画。

2)妈妈的爱,是黑暗中的明灯,是风雨中的大伞,是冬日里的火焰。

2、理解。说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因为它像画一样美丽多姿;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因为它是烟台人的物质、文化生活的依托;是一座壮丽的舞台,是因为它为烟台人的生存、发展创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四、文章结构。

总概括介绍北面临海独特景观。分。总。

画”“风景线”“舞台活剧”

五、重点段落。

一)第二节。

1、写近、反义词。

凝重[近](庄重)

反](轻浮)

锲而不舍[近](坚持不懈)

反](半途而废)

2、摘录段中数量词:千万头、数丈高、数百斤、十几米,从中体会到涌浪的气势和力量。

3、这段话主要写的是冬日烟台海凝重的特点,可分为两层,第一层写烟台冬日的海浪汹涌的壮观景象,第二层写烟台人和游客不畏严寒,不怕风浪的豪迈情怀。

4、文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涌浪比作小山,比作是暴怒的狮子,形象地写出了涌浪不可阻挡的气势;把巨浪轰响比作雷鸣,形象地写出了巨浪拍打堤岸的壮观景象。

5、“壮丽的风景线”指烟台人和游客顶着寒风,到海边以数丈高的巨浪作背景拍照留念。

二)第三节。

1、本段主要写了春日烟台的海,从嬉笑、害羞等词可以看出,描写中主要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2、这段话中“海”具有轻盈的特点,突出了烟台人勤劳的特点。

三)第四节。

1、联系课文,理解句子。

海浪与堤岸的呢喃细语。”

呢喃细语”的意思是小声地说话,在文中指海浪拍岸的声音,这里把海浪与堤岸当作人来写。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12册916课作文序列

训练内容 从 如梦令 或者 渔歌子 中任选一首想象它所描绘的景象,想一想,把他写下来。教法提示 一 教学时,对诗词进 景教学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理解两首诗词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可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或在学完全诗后进行。二 结合课文插图进行想象。三 同桌互说,并相互补充。四 小组内练说相互补充。五 教师针...

六年级12册试卷

实验小学六年级 单元测试。班级姓名分数 一 常用记号连线 每题三分,共十五分 升记号。重音记号。延长记号。顿音记号。换气记号。二 填空 1 力度记号 强中强很强 弱中弱很弱。渐强渐弱。2 民歌的体裁有山歌。3 国歌的词作者是田汉,曲作者是。三 选择 1 4单项选择,5 7多项选择 每题三分,共二十一...

苏教版 六年级12册生字词汇总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之生字词句子整理。第一组。p m r oyu n n n zhu n d nm o c w j shu u k i tu 帕米尔高原 浓妆淡抹 陶瓷 屋脊 硕果 开拓 n y zh j n k n k ij n h n x n b d o f n f n b k ...